名义工资率主动上升后,如果货币当局关注短期就业和经济增长,就会“被迫”增加货币供给,所以最后还是货币增加推动了通货膨胀率上升。
文/宋国青
在过去几次通货膨胀率比较高的时候,都出现了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说法,现在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上一次是2004年(在年同比的含义上),那时工业品出厂价格尤其生产资料价格的升幅远高于消费价格的升幅。到2004年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升幅为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同比升幅为8.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达到了10.9%。从2004年底到2005年初,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是存在着上游价格向下游价格的传导作用。根据这个逻辑,很多分析者预测2005年的消费价格通胀率会相当高,即使下降也不会比2004年全年的3.9%低多少。不过,从2004年下半年货币供给方面的情况看,通胀率有相当大幅度下降的倾向。 这样就将两种逻辑挤到了不能和平共处的角落。在《证券市场周刊》发布的季度宏观经济预测中,对2005年二季度通货膨胀率的预测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我在“五一”期间专门为周刊写了一篇题为“货币是王”的文章,讨论有关问题。这篇文章的第一段是,“按照一种考虑,上游产品价格的变化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会传导到下游,虽然在幅度上可能有所减弱。我不同意这个模型,因为其中没有货币”。 后来发生的情况是2005年通货膨胀率(同比)迅速下降,从头两个月平均的2.9%下降到了9月份的0.9%,全年平均1.8%。2005年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从上下游传导角度解释不通,但从货币供给的角度看是理应如此。正因为这样的变化,通货膨胀率上下游传导的说法消沉了一段时间,毕竟逻辑是臣事实是主。 与通货膨胀率上下游传导作用一致的逻辑是通货膨胀率的国际传导作用。这里的问题同样是没有货币。在浮动汇率的情况下,如果国外通货膨胀率很高而国内货币供给收紧,会发生本币升值(名义汇率)的结果,按外汇计算的较高的通货膨胀率经过汇率变化折成本币的通货膨胀率就低了。在中国原来那样固定汇率的情况下,只要货币供给是趋紧的,那么国外价格上升引起的主要是价格的结构性变化,即可贸易商品价格上升而不可贸易商品价格相对下降,仍然可以保持总的通货膨胀率与货币情况的一致。 工资上升引起通货膨胀的逻辑与货币决定通货膨胀率的逻辑并不矛盾。但这里的机制是,名义工资上升引起消费需求增加导致通货膨胀,而不是名义工资上升引起企业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升。从这点来说,成本推动这个短语用在这里容易引起误解。名义工资率主动上升的后果是,如果货币当局不通过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就业和产出将要下降;如果货币当局关注短期就业和经济增长,就会“被迫”增加货币供给。所以最后还是货币增加推动了通货膨胀率上升。 剩下的问题是工资率怎么能“主动”上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工会压力。这个解释在逻辑上是通顺的,但还有两个问题。一是在一个具体国家的一段具体时间,工会到底有没有强大到能够使工资率主动上升的程度。另一个问题是致命性的,名义工资主动上升引起了通货膨胀率上升,最后真实工资到底能不能上升。如果真实工资不能上升甚至下降,那么工会迫使名义工资上升---假定这是可能的,最后没有给工人带来好处,工会所为何事?如果说是利用货币幻觉来欺骗工人,有政府和货币当局再也轮不到工会来买好。 名义工资率上升能不能引起真实工资上升的问题,差不多就是通货膨胀率上升能否引起就业增加和产出增加的问题,或者说费利普斯曲线存在与否的问题。在一段时间,主流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率上升可以引起就业的增加,所以货币政策纵容了通货膨胀。后来发现,至少较长时间的高通胀根本不能引起真实经济活动包括就业的增加,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就不管别的只管稳定通货膨胀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也推不动通货膨胀。 在中国的情况下说工会推动全国工资率上升肯定是开玩笑,当然政府对于国营部门工资水平有很大甚至完全的决定作用。在早些年,国营部门占的比例很大,政府推动的国营部门工资水平的提升确实是一些年份通货膨胀率上升的一个原因。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只是经济计划的会计,没有脱离计划的货币政策。计划定了,财政部钱不够,就到中央银行去拿,也就是印票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根本就是一回事情。现在国营部门的份额小多了,国营部门的工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参考市场工资,国营部门工资主动上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是很小的。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北京高华证券特别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