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背后的金融帝国 金融狂潮背后的魔手



几年来,为涤清2000年高科技泡沫破灭带来的低迷投资气氛,美国银行业大力创新,试图营造出一种锐意进取、勇冒风险的新文化。金融炼金术 士们手捧“衍生品炼丹炉”,催生出各种金融衍生品“仙丹秘丸”,令金融行业亢奋异常。超级术士的金手指似乎可以点石成金、点债成金,概念标新立异,衍生品层出不穷,让整个金融界为之癫狂。借钱豪赌花的是便宜钱,垃圾债券变得越来越值钱,信贷衍生产品被金融术士们锻造成最为时尚的金丹……这市场令人眼花缭乱。全球各地,大大小小的投资者们抢购衍生品黑匣子,却并不知道买来的是何等货色。金融狂潮,究竟谁在其后推波助澜?眼下次级债的崩盘及山雨欲来的金融风暴,日趋加重人们心中疑虑。

    编译/于葵

  爆炒举债成为金融界近期最强的主旋律。全球金融市场上,流动性突然泛滥成灾。狂潮之下,金融“快钱”、“便宜钱”、“虚钱”成了投资者的最爱。钱不再只是钱,是数字,是游戏,是豪赌,是虚幻。人们愈发愿意接受新经济理念,凭借着对未来憧憬,实现眼下最为快捷的致富。

  金融狂潮造就了大大小小的新经济爆发户,他们的生活极尽奢华,让许多一生勤力的工薪族目瞪口呆。比如在美国,致力于病理研究的某教授突然发现他几十年的辛苦,尚赶不上儿子初涉华尔街工作的入门级奖励。

  几年中,金融巨头们战果辉煌:华尔街五大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贝尔斯登-10年里收益翻了4倍,其中来自客户贷款的收益明显激增。2003~2006年间,令人瞠目的数据不断出新。美国金融股价格全线大肆攀升,而收益的升幅愈来愈依仗于客户贷款的激增。与此同时,更多的合伙企业转制为上市公司,商业银行大举进入投资银行领域,欧洲等各地的金融企业也试图加入金融霸权的争夺战。据美国财政部新公布的数据,6月份712亿美元流入美国金融市场,其中522亿美元进入公司债券市场,创下了历史纪录。而长期以来外资主力投资的国债市场流入资金仅为79亿美元,远低于5月份的276亿美元。2004、2005两年美国人住宅再贷款总额为2.9万亿美元,而人们通过再贷款等途径提取现金增加消费的数额,高达数千亿乃至上万亿美元。目前,最新的次级债务市场已经达到1.1万亿规模。现有上市与私人企业借贷证券持有率增长1995年为GDP的2.2倍,2004年已经增长到GDP的3.3倍。大小金融商家在此豪赌并大肆斩获,胃口大开,交易越做越大。

  人们要知道这些兴风作浪的魔手到底是谁?究竟在干些什么?

  政府:”看得见的手”

  有人说,金融借贷飙升是政府政策有意造成的。

  21世纪初,低迷的美国经济令许多产业遭受重创。很多大公司纷纷宣称巨额亏损,裁员与削减成本成了最常听到的字眼。

  正常的金融风暴之后,最有可能的结果本该是经济衰退,然而这次,全面的经济衰退却没有发生。

  原因在于,美国政府着意通过低利率在不动产市场创造繁荣,提升美国住房拥有率,而房价冲天又使得业主透过低成本融资捞足好处。

  新的金融工具能让人们实际上享受富有:住宅房价上涨后,银行鼓励人们以房价增值为抵押,在原有房贷基础上再贷款。房产升值使每个人感到富有。透过净值贷款,业主们把自己的房屋变成了自动提款机。而正是居民和政府的消费支撑着美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

  美国住房贷款市场的”欣欣向荣",正符合美国政府的初衷与国策。当时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减息计划配合布什政府的减税措施,而美国人的反应也正中政府下怀:虽然道琼斯工业指数重挫几千点、纳斯达克指数跌掉了一半多,但房地产价格却一路攀升,各类房屋净值信贷产品成为2002年度最热卖的零售金融产品,堪称市场的新亮点,很多投资者都把这里当作逃逸美国经济严冬的世外桃源。

  于是举债狂潮大肆兴起。普通民众以低廉的成本获得贷款,大手大脚地花钱。

  这部分款额以前在美国的经济中微乎其微。然而,在短短5年内,房屋净值贷款基本上已经占到美国GDP的2.5%~3%,相当于3000亿美元。从0到3000亿,这部分钱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美国的消费。美国债务的五大方面-国内债务、国际债务、金融债务、公司债务和家庭债务-都持续地创下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分贷款实行浮动利率。

  一些令人担忧人的数据显示:2000年第三季度,个人收入增长率为3.7%,而贷款增长率为8.7%,然而到2002年第三季度,个人收入增长率下降至为3.3%,而贷款增长率却增至11.2%。关于家庭理财安全限问题,一些专家指出,理论上来说,每户每月长期借款数值,包括房屋贷款及信用卡,不应超过每月毛收入的36%。据悉,过去,一般家庭的年收入与房屋借款的比值大约为1:2,而现在则超过1:6,看来现实的美国大众家庭已经不再理会所谓的家庭理财安全限了。

国民债务增速远远高于国民经济及国民收入增速,有人说美国正在变成欠债王国。连续几年,美国个人破产率创下惊人记录。很多美国人没有现金去买房子或供子女上学,只有大批欠款在手。经历过10年的空前繁荣之后,许多美国人习惯了高薪厚禄的生活方式,还钱困难,又无法对突发事件或下滑的经济环境做出必要的自我调整,不惜靠欠债继续维持豪华舒适的日子。2004年公布的数字显示:美国国民欠债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总数达到34万亿美元,即无论男女老少,人均负债高达11万美元!

  一些研究机构指出,当借款人的欠款超过20%,无力偿还贷款的机会就会增加3倍。如果地产下跌,大规模套现房屋净值的热潮就会使问题更加恶化。

  新巴塞尔协议:证券化业务“兴奋剂”

  令全球金融界瞩目的新巴塞尔协议(BaselII)定稿时,争论焦点在于是否允许贷款坏账准备足以抵销预期损失以及实际发生的损失。很多人争辩说,银行实施贷款业务就意味着会产生潜在坏账。不少人士,包括美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均认为巴塞尔委员会实施的标准范围过窄,有些观点也显得自相矛盾,因为巴塞尔法规仅较好地定义了预期坏账。美国货币监理署(OCC)认为对此尚须根据本国银行与会计师们的理解做出准确判断。

  此外,由于新巴塞尔协议即将全面实施,目前,银行及各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管理都已提到银行主管们的议事日程上来。新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不仅要正确评估及有效管理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同时还要针对其自身的操作风险。银行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并展示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与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资产负债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合一趋势正在加强。

  业界人士认为,近来资本市场上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简称CDO)生意风生水起,也是受到正在计划实施中的新巴塞尔协议相关政策的刺激。

  协议政策鼓励银行打包、分销并转让其风险资产,以避免高额资本管理成本及其风险。这些政策进一步推动银行打包风险资产,并在资本市场大肆兜售信贷证券化产品,从而使资产组合更加多元化,并降低相应风险。据摩根士丹利估计,美国用这种方式分销长期按揭证券已经从1995年的29%大幅增加到目前的78%。与此同时,欧洲的相同证券交易,也从1999年的12%增至53%。欧洲一家迅速崛起的金融企业、意大利UniCredit银行的老板声称,他们的机构已经在欧洲及东欧地区开展540~680亿美元的相关业务,并且在进一步拓展之中。

  金融机构:推销术炉火纯青

  为了涤清低迷的投资气氛,近年来,很多美国银行及金融机构大力进军零售银行业务。许多银行纷纷将其银行分支机构转轨为”金融零售商店”,以期形成更强劲的销售攻势。与此同时,银行销售人员更加主动地向客户兜售各式各样的新产品,以适应客户新的需要并拉近银行同客户的关系。可以说,10年间美国银行界营造出以销售为导向的新文化。

  金融企业致力于提供一系列配套的金融服务产品,注入大量资金改造现有系统,力求提供最新潮金融零售产品。名目繁多而且花样翻新的新型产品不断推出,如:网上多功能银行服务、透支保护、欺诈保护、消费奖励、各种形式的贷款等等。

  银行在推销金融产品过程中,推销术日趋纯熟,创出一个个亮眼的新增长点。

  此间,一批金融中介机构是房屋净值贷款热卖交易中受益最大的一族。他们依仗手中握有大批量的下家,逼迫上家批发商放给他们超长时间锁定利率的让利贷款产品,同时还总能从批发商那得到想要的价格,并顺带着要求一些免费附送产品。前一段时间,他们弄到许多大宗贷款,利率锁定时间达6个月之久,甚至更长。一些技巧纯熟的经纪甚至还能将利率锁住超过一个整年度。

 与此同时,在房地产市场上,个人购房者也将其房贷杠杆用到极致,一时间出现了千奇百怪的房贷模式,购房者几乎不付首期,或者在年限内付利息而不付本金。对于普通购房人而言,房屋带给他们极大的杠杆效应,银行拱手相送1:5甚至1:10的杠杆利益,如果房价爆升,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如果房价大跌,则把烂摊子扔回银行,自己的损失有限。

  金融精英善于制造盲从的羊群效应。一些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市场拓展方式令对手垂涎,比如,先是大肆争抢时髦的”最优"互联网项目,随后又一窝蜂地去追捧”次优”按揭和房屋净值贷款项目。货币监督机构认为房屋净值贷款还是个未经验证的产品,风险最后究竟会转嫁到谁的头上,尚不得而知。

  但游戏的规则永远是:一个风潮过后,银行和众多金融机构又群起追逐下一个热门业务,其中不乏纯市场推销术的金融癫狂游戏。

  "创新":金融术士”衍生品八卦炉”

  银行设计金融衍生产品的本意是规避转化风险,但实际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这些貌似设计精妙复杂的产品破坏力甚大。近些年,金融术士们为行业打造的信贷”金丹"五花八门,”黑匣子”证券产品包罗万象:从美国次级债到日元币值,从远期铜交易到灾难保险;从通用汽车债券到赞比亚国债,只要你想得到。

 友邦背后的金融帝国 金融狂潮背后的魔手
  一些成长迅速并受到市场认可的产品,如商业住宅按揭贷款支持债券,传统借贷产品,包括按揭、信用卡应收账款、汽车贷款乃至音乐版权,都已接近成长高点,其成长空间无疑有限。而最有潜力的成长产品,则属于一些新生代的金融衍生产品和信贷结构化产品,如信贷违约掉期(creditdefaultswap,简称CDS)和债务抵押债券(CDO)。最有代表性的是CDS,这是一种保护购买人利益的保险合约形式产品,过去5年中成长了一倍,规模达到20万亿美元。CDS结构包括多重复杂变量,内含诸多杠杆和捆绑债券,并以分割份额销售。据悉,2006年总共发行了价值4890亿美元的CDS产品。

  华尔街和伦敦的金融术士们根据风险与回报,创造出打包捆绑CDS,并实施份额等分切片的数学模型。CDS在带给底层购买者3%风险的同时,也给了他们争取更大回报的空间。除非整个系统崩溃,顶层购买者的风险则小得多。

  如此使得银行可以分离并交易信用风险。虽然的确免除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但却使二级市场的风险提高。对于银行来说,无疑是开了座金矿,但外来者却无从知晓其中的风险程度。面对这个谜一样的”黑匣子",投资者时刻感到不安,乃至恐慌。

  华尔街精英们绞尽脑汁打造新奇的衍生金融产品,然而他们所锻造这副金丹往往使得金融商家虚火窜升。所谓高收益金融衍生品只有通过高风险杠杆放大,才会为投资者带来高额收益,但是这样的产品往往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市场一旦逆转,灾难便接踵而至,惩罚也会超过其曾经向往的回报。

  当市场降温、金融风暴来临时,人们才发现,所谓的国际投行信用产品组合是如此糟糕,而扇动风暴的蝴蝶翅膀就是那些打包分销的金融巫师们。

  高杠杆”定时炸弹"

  美国对冲基金历来在国际金融市场横冲直撞、引发震荡。为了和他们的对手角力,对冲基金凭借金融杠杆的乘数效应,以小搏大,大肆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近来他们用借来的钱投资信贷产品证券化市场,无疑进一步增加了金融版块的震荡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美国,金融企业的私密性常可以导致某对冲基金同时向十几个金融机构借巨款,而这些贷款机构彼此间却无从知道这位债户到底向从其他机构融借多少资金。

  私募股权基金是另一个让人担忧的领域。近两年,特别是2007年上半年,金融市场高杠杆并购交易大幅攀升,人们关注并亲历蛇吞象的金融游戏。杠杆收购虽非一般意义上的”空手套白狼”,但它的确是一种高风险金融操作,不仅需要雄厚资金支撑,更需要高超运作能力。

  据有关统计,2006年全球并购交易总值创历史新高达到3.79兆亿美元,比2005年的交易总值增长38%。又据Dealogic公司2007年统计,当年全球企业并购交易总额已超过2万亿美元,较去年同期金额高出60%,初步估计全年全球并购交易总值有望超过4万亿美元。

  美国私募基金并购案广泛使用杠杆收购,即以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做抵押来获取贷款。收购的资金来自借贷,还款是依靠收购之后变卖收购资产。由于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私募股权基金有效利用别人的”便宜钱"大肆操作。根据标准普尔的统计,2007年第一季度全球范围内的公司和私募股权基金共发债1830亿美元,较2006年第四季度增加了25%,相当于2004年全年水平的4倍。而融资的大部分被用于杠杆收购。

  有专家称:全球并购交易高潮所蕴含的风险不可小觑。很多并购是盲目跟风,一旦整个经济环境逆转,或是融资成本上升,很容易就会陷入困境。特别是杠杆收购会导致一些企业过度举债,有可能陷入偿付危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7153.html

更多阅读

发现商机 发现医药政策背后的6个商机

对于医药行业而言,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策年。药品降价风暴来袭,仅仅是一系列药价管理政策的前奏,国家发改委强硬的药价政策有点儿出乎业内的意料。   与此同时,其他监管政策也一起将医药企业推到了更尴尬的境地。这

欢喜联盟 “联盟主义”背后的欢喜与悲痛

“团结就是力量”是我们所熟悉的一首歌曲的名字。如今的医药业为谱写“新歌”,忙的不亦乐乎。由沪、京、津、渝、穗五大城市的五大医药商业巨头发起的“中国医药商业经济联盟”即日宣告成立。五大公司拟通过行业联盟的方式抵御医药

标准背后的博弈 3G标准中立立场的背后

系列专题:3G营销观察如果混网模式成立的话,那CDMA2000无疑是最大的失意者。即使有联通的CDMA方便地跨越CDMA2000的诱惑,但面对国家大局的时候,联通这张网显然还略显单薄。毕竟3G所带来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变化,吃惯了标准亏的中国,在面对3G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mp3 MP3专利第一案背后

“如果珠海炬力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没有做到今天的45%,而是5%或者10%,恐怕SigmaTel也没时间去提起诉讼。”   “专利的申请需要时间,在国内,至少也是一年之后才能拿到。目前的情况应该是炬力的许多专利证书还没有拿到。”      

沉默背后 沉默带来更多猜想——联想背后的资金谜局

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用于收购的巨额资金来源和使用,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资金压力和对联想业务的影响。但联想对此刻意保持的沉默,使业界产生了更多的猜想。 根据联想公布的消息,此次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联想将付出17.5

声明:《友邦背后的金融帝国 金融狂潮背后的魔手》为网友飞吻狂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