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王中兴 根据央行最近公布的10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户存款下降5062亿元,创下了多年来单月储蓄下降的最大跌幅。应当看到,造成10月份储蓄下降的动力不仅来自于股市的投机,还由于负利率和物价持续上涨等方面的诸多因素。 百姓进入股市淘金 为什么10月份居民储蓄降幅这么大?如果回顾一下该月的股票发行情况就不难诠释。10月份共发行了7只股票,其中,中石油的发行量达40亿股,冻结申购资金3.37万亿元。“亚洲最赚钱公司”的宣传,让投资者认为其股票上市后必然获得高额回报。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中石油上,有很多储户在储蓄不到期的情况下,为了赶上申购中石油,不惜牺牲固定利率提前支取,由此造成了百姓储蓄大搬家。 由于中石油申购日为10月26号,加上双休日顺延,申购资金就到了月底,这样就造成了10月份储蓄资金的陡降。由此看来,本月储蓄大降有其特殊的原因和背景,今后如果遇有类似的情况,储蓄大搬家的现象还会重演。 负利率助推储蓄出走

目前,我国一年期储蓄利率为3.87%,剔除5%利息税,实际利率为3.6765%。而1-10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4%,存在着明显的负利率现象。今年以来,由于我国物价持续上涨,由此造成利率上调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而形成长期的负利率局面。而在美元利率继续下降的形势下,我国大幅度上调利率的可能性很小,只能小步快跑,可以说在短期内,我国负利率的现状还难以改变。在居民储蓄负利率的大环境下,人们都在选择保值增值的投资理财渠道,一旦有机会,人们就会把储蓄存款拿出来,进行高收益的投资。 高物价寻求高回报 根据最新公告,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6.5%。物价上涨意味着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在这方面,广大人民群众有着深刻的体会:去年在市场买一斤猪肉的钱,现在只能买半斤了,高物价正在无情蚕食着人们的财富。在人们日益感受到通货膨胀压力的形势下,拥有一定财产积蓄的家庭,都在积极寻找能够获取高额回报的投资领域。 目前我国广大百姓可选择的高收益投资形式并不多,在股市中寻找可能高回报的个股和证券基金成了他们的临时性投机场所,尽管这种投机的风险大一些,可比起负利率来,不少人还想试一把,甚至不惜赌一把。 总之,造成5000亿元储蓄单月下降的原因很多,既有股市高收益投机的诱惑,也有大环境下诸多原因的助推,我们不应该单纯理解人们的一时冲动,更要看到背后深层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