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健中 红周刊 11月10日在重庆发生的家乐福超市踩踏事件,表明“民生之多艰”在通货膨胀的背景,尤为凸显。依据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观点:通货膨胀关乎社会正义——但对于小老百姓来说,求人不如求己永远是最实在的古训。然而,在“升值和通胀大因素则可能使中国成为国际货币战争的前沿阵地”的情况下,股市的走势将更加叵测。“打新”自然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想想上周“散户之家”北京读者“想不通”80多万元“打新”中石油无果的无奈吧!——话写至此,我已无语。 国庆节前与朋友同去欧洲绕了一圈,在德国的街头买罐可口可乐得花2欧元,折合人民币22元;而在上海的街头,2元人民币足矣。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在欧洲任何地方,上厕所都要收费,撒泡尿0.5欧元,相当于人民币5块5,实在让人耿耿于怀。 我们只知道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这个趋势要比股市预测简单得多,几乎没有悬念。手中还拿着“绿纸头”的人,眼睁睁地看着贬值,这一笔“财产性支出”让人心痛。然而人民币兑欧元却贬值得一塌糊涂。原先人民币面临来自于美元的升值压力,现在两面夹击,欧盟也来凑热闹了。 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果将本文开头的情节倒过来,一个挣欧元的德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将欧元换成人民币,在北京街头去买罐可口可乐,那真是要笑到笑不动了,中国的一切便宜得如同进入了阿里巴巴的宝藏。在这种消费和资金的洼地效应中,只有一个结果,外资呼啸而来。 通胀压力——那更是没得话说了,值得关注的是,汽油和柴油以一个“涨停板”拉开了工业品涨价的序幕,这个传导作用远大于猪肉涨价对食品涨价的影响度。油品涨价一个直接影响就是所有企业运输成本的增加,猪肉的涨价还可以通过政策鼓励农民多养猪、通过医学专家告诫人们少吃肉来解决供求关系,油品则不同,石油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当今世界的战争就是为石油而战,更何况石油的价格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依赖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走势,在石油价格逐渐走高的背景下,通胀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老百姓而言,通胀的直接后果就是手中的钱逐渐“毛”了,这也是财产性支出哪。

人民币升值压力、通胀压力,这是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两大经济难题。这两大难题传导到股市,将会发酵成为市场的做多、做空的题材,由于这两大难题对市场的影响多空互见,所以市场有得折腾了。中国的事情既好不到哪里,也坏不到哪里,政策的功能就是微调,就像一周前关紧了基金输血的龙头,一看苗头不对,马上又适度打开龙头,这些都是市场的花絮,而升值和通胀大因素则可能使中国成为国际货币战争的前沿阵地,这才是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