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三井帝国在行动》
如果翻开三井财团旗下东芝公司的历史,就不难发现芝浦机电株式会社与东芝公司之间的联系。日本国内第一家电报设备制造公司是由田中久重于1875年创立的"田中制作所",由于1893年经营发生困难而被三井财团收买,1904年更名为"芝浦制作所"。在1939年,同属三井财团的东京电气与芝浦制作所正式合并为今日的东芝,称为"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简称:东芝)。然而,一直到了1984年才正式开始使用简写的"东芝"这个新品牌名称。 目前,三井财团的东芝公司是芝浦机电的最大股东,占36%的股份,其它主要股东中包括三井财团的关联金融企业和三井物产这家综合商社。"芝浦机电(上海)有限公司"成为三井物产向包括上广电在内的中国液晶显示屏(TFT-LCD)生产企业提供制造设备、相关原材料的一个通道。同时,"芝浦机电(上海)有限公司"也是将三井财团的三井物产、东芝和芝浦机电三家企业在中国市场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2002年上半年,三井物产、住友商事、丸红商事三大日本综合商社有大动作,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分别成立了三井信息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住商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和丸红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等,业务范围涉及:国际贸易、转口贸易、保税区企业间的贸易及贸易代理;保税区内商业性简单加工及商务咨询服务;保税区内以半导体、显示器、计算机、移动通讯器材等相关的电子设备,零部件,材料为主的仓储、展示、分拨、技术开发、技术培训、售后服务及咨询服务等。 2002年3月,由三井物产信息产业本部100% 出资在中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三井信息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主要从事TFT-LCD及相关配件、半导体设备等相关产品的生产和技术服务,业务范围主要涉及到液晶、半导体、计算机、移动通讯设备等电子产品。事实上,三井物产早在一年前,将其下属的有关从事电子领域的部门合并成立了电子事业部。自该部门成立初期,三井物产就把中国作为优先考虑的市场,并通过创建三井信息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作为重要据点而稳定地打入了中国市场。 在液晶设备方面,包括清洗设备、显影设备、湿刻蚀设备和抗蚀膜剥离设备等,相当一部分也掌握在日本厂商手中。以曝光设备为例,目前只有日本佳能与尼康可以为第5代线以上的TFT-LCD进行配套,而佳能又占据70%以上的份额。台湾奇美电子与韩国三星同一时间上马新一代TFT-LCD生产线,其中的曝光机就是由佳能支持。实际上,三井信息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就是佳能液晶制造设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总代理。 卡住物流命脉的"三井物贸" 2002年12月3日,三井物产与上广电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日本财团在中国市场新一轮扩张的开始。上广电希望借助三井物产对产业链、供应链、销售服务链进行全面疏通和整合,并通过与三井物产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员交流等诸方面的协作,全面提升上广电在物流、销售、品牌管理等关键节点上的竞争能力,最终对现有的经营服务方式乃至整个市场反应机制进行深刻变革。 作为战略合作的第一步,双方计划于2003年春季合资建立物贸公司,上广电集团持60%,三井物产占40%,总裁由三井物产派遣。该合资公司不仅承担销售任务,而且还要致力于销售战略的制定和上广电集团SVA品牌的树立。三井物产在商业计划、实施、管理等方面对SVA的商业和销售战略为上广电提供帮助,同时分享上广电在中国国内外IT和电子领域的销售、采购、物流、系统构筑等方面的资源。
![摇钱树捕鱼下载 第36节:第三章 种下一棵‘摇钱树‘(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082684310186.jpeg)
三井物产与上广电合作协议的具体条款如下: 1 合资建立"物贸公司" 2 在上广电的商业合作上,三井物产拥有优先权 3 促进双方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交流来增加合作纽带。 根据双方的"战略合作协议",合资成立的物贸公司应该最终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内全面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并且是三井物产与上广电合作的基石。此时,上广电乐观地表示:通过依托三井物产在全球850多家分公司和遍布94个国家224家办事处,可以获取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市场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上广电的销售策略,从而为上广电产品全面走向世界和实现近、远期战略目标装上强劲的"引擎"。 2003年11月3日,三井物产和上广电合资成立的"上海广电三井物贸公司"宣布正式营业,注册资金2000万美元,其中中方出资60%,主要从事与上广电产品相关的国内外贸易、资材和物流服务、信息等服务。与此同时,上海广电计算机公司收回旗下6家直营店转给合作伙伴经营,原隶属上海广电计算机公司的液晶屏(LCD)销售业务,也已于当年下半年改由上海广电三井物贸有限公司销售,上海广电计算机公司仅负责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