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飞:见证中国企业蜕变是一种荣幸



  我们以前常讲要进入世界五百强,现在很多企业都变成第一强了。我相信再过五年、十年,中国民企会达到上千亿美元市值,民企也会进入世界五百强

    作者:口述/刘二飞本文

  刘二飞

  80年代出国留学,90年代海归

 刘二飞:见证中国企业蜕变是一种荣幸
  现为美林证券中国区主席

  在20多年的投行生涯中,刘二飞从事的工作大多是“向西方推荐中国企业,向国内介绍西方经验”。顶着一头标志性的“花白头发”,以飞快的语速,在从香港到深圳的路上,刘二飞几乎一口气向记者介绍他的经历。他已经在国际顶尖投行绕了一圈,先后在高盛、花旗、东方汇理和美林工作。他先后做过的项目就有中国电信、南方航空、中国移动、网易、UT斯达康、工商银行等等。因此,作为中国通往国际资本市场的“桥梁”,刘二飞见证了中国公司20多年的变化与进步。

  我是1984年第一个进入到华尔街做投行的中国人。从小在吉林长大,在农村插过队。1977年上大学,没上过高中,数理化都不会,所以考了北京外语学院,自己懂两句英文。1981年到美国读经济和国际关系,1984年毕业到投行,干一年半之后,1985年又回到哈佛商学院读了一个MBA。1987年再回到投行,1999年到美林。我想再也不动了,这一干就是八年。

  我刚开始回来的时候,中国没有投行的概念。人家问我做什么的?我说做投资银行的。领导马上说给我投点资,我说不投资,他说那给我贷点款,我说不贷款,他说那我给你存点款,你给我多少利息,我说我们也不接存款。他就纳闷,你不接存款,不放贷款,那你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叫银行?我说我是搞中介的,他说中介听不懂。我说我们做的就是把有钱的人和需要钱的人放在一块,让他们互通有无。他说你们是二道贩子吧,我们这儿有的是。后来我在高盛的时候去见深圳市的领导,一个朋友介绍的,高盛的名字大家听得多点。他去跟领导说这是高盛公司的老高,我刚把名片拿出来又拿回去了,他觉得你要不姓高,又在高盛工作,肯定不是领导人,肯定不重要。这都是当时那个环境,对投行一点也不了解。你要鼓动它去上市,他说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还是社会主义的东西?后来上市搞试点,试点就是也许对和也许错,大部分企业一听说上市,企业的头根本不敢动,谈都不敢谈。国家部门也不积极,说搞什么上市,这不是扰乱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吗?这就是最开始八十年代的情况,根本不知道投行是干吗的。

  九十年代才开始搞试点,但当时出去的目的就是为了圈钱。我们问他,你一年能增长百分之多少,他说你需要多少,我们说需要百分之二十、三十的增长,他说那好,我们就每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三十。根本达不到的事情,就编故事,为的是到外国人那儿圈钱。公司治理也很差,有的人拿了钱就变成三角债了。你问他,不是用于发展生产吗,怎么做地产了,怎么变成关联公司的三角债了。他说兄弟单位缺钱了,不能见死不救啊,而且地产也赚钱,你管我投什么。这都是当时的态度。1993年初开始的试点。

  上市也走过了很多路。以前最开始上市都是一个企业分成一块一块的上,这都是最初期的事情。一个公司都拆散了,比如中石化就有七八个上市公司(包括燕山石化、上海石化等)。这都是初期的情况,思路比较混乱。一直到1997年以后才有了新的里程碑——整体上市。出现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一方面是国内不理解投行干什么,另一方面,从投行角度去看,国内公司都是政企不分、主辅不分。上海金山石化还有一个监狱在里面,还有政府的幼儿园、缝纫机厂,什么三产都在里面。这些都需要大规模地做外科手术、分拆,要把社会功能剥离,主业和辅业分开。

  不过中国变化很快。中国改革开放二三十年,从整体历史的眼光看,中国企业管理层的素质,对上市的态度,以及整个企业治理机制,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对国外资本市场理解了,知道说话算数了;公司治理机制明显改善了,原来圈钱的思路都是你愿意听什么他说什么,不管能不能做到,现在是能做到什么说什么,在能做到的基础上编自己的故事,更实事求是了;公司整体上市比分拆上市好,这个思路大家已经认可;公司管理层以前不大会说英语,现在很多管理层都会说英语,而且跟海外投资者的沟通能力明显增强;政府审批部门也比以前更进步了。我们过去在做“江西铜业”上市的时候,要路演,主管部门听说三个星期去十几个国家,说能不能分三次去,不能一次去这么多国家。当时连这些基本的常识都不懂。

  过去中国资本市场不好,大家都到海外上市,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也发展起来了。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两条腿走路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目前,全球最大的一次发行是工商银行的IPO。这在全球历史上,美林、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三大投资银行加起来,最大的IPO项目也是工行的项目。我想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不会有超过工行发行的上市。工行上市是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额第一次超过了美国市场,超过了英国市场。

  如果用三个里程碑表示中国公司在全球资本市场表现的话,就是“金山石化”——第一个海外上市(1993年);“中国移动”——第一个整体上市(1997年);“中国工行”——全球最大发行(2006年)。这三家公司里面有两家是美林参与做的。

  外资投行刚到中国的时候,人才准备不足,会说中文的没几个,所有工作语言都是英文。现在上市工作语言变成了中文,上市过程中无论是讨论会还是启动大会,都是讲中文,只是到了二级市场、国际市场推销时才变成英文。就连招股说明书,都是用中文讨论。

  总的来说,过去短短30年内,中国公司跟国际上一流的公司差距在缩小。原来中国公司没有CFO(首席财务官),只有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是记账的账房先生,因为他没有融资功能,也没有投资功能。融资和投资两条线,都是政府控制的。现在随着改革逐渐从原来宏观的层面慢慢深入到微观层面,无论是公司治理,还是管理层素质、激励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企业更有核心竞争力了。

  我们以前常讲要进入世界五百强,现在很多企业都变成第一强了。改革开放十五年以前,中国移动是很小的一家公司,现在中国移动已经是全世界第一大通讯公司。中国工行A股市值虽然有一些泡沫在里面,但其市值也超过了花旗,变成世界第一大银行。中国人寿也变成世界前三大保险公司。中国企业的规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人民币升值,加上经济的高速发展,盈利的迅速上升,已经变成世界前列。这给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相信再过五年、十年,中国民企会达到上千亿美元市值,民企也会进入世界五百强。

  从我个人来说,能见证中国企业这段历史是一种荣幸。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过失败的项目。有些人问我经验在什么地方?我说一半是努力,一半是运气。我自己做得最自豪的项目是中海油和工行。中海油第一次海外上市由于别的投行判断失误而失败了,我在这种情况下临危受命,正好来到美林,就把这个项目接了过来。这对我个人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里程碑。

  我现在还是美林中国区的主席,主要事务还管,但工作重点已经从投行转到私募股权投资,因为我觉得中国现在是创造财富的年代。

  (采访并整理/本刊记者钟加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6405.html

更多阅读

文化散文是一种什么样的散文? 中国传统文化优美散文

文化散文是一种什么样的散文?久久(久久编者按:此文是专供教学用的一篇读书笔记,文中综合了包括杨天松先生在内的许多论者对文化散文的一些见述,遗憾的是未能一一加注,恳请杨先生等作者原谅。)与好友春哥一起讨论余秋雨散文的时候,我们都

中国首善陈光标: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最近有两个人物新闻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一个是关于“中国首富”黄光裕的,他被判了14年;一个是关于“中国首善”陈光标的,他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黄光裕出过太多新闻了,本博主在此不再费笔墨,只说说陈光标。2009年,陈光标(39岁)的企业

企业内部沟通机制 企业沟通是一种修行

     沟通不畅,是企业出现问题之后最明显的一种症状。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不畅,责任往往在上级,上级目标意识的淡薄,直接导致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不畅。那么上级目标意识为什么会淡薄呢,一级一级往上追,最终往往会追溯到德鲁克提出的三个

声明:《刘二飞:见证中国企业蜕变是一种荣幸》为网友甩你一脸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