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的强势是否能够继续,主要是看几个方面:基本面是否继续利好及估值是否仍在相对合理水平;资金量是否能够持续;IPO能否源源不断
薛澜(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中国研究部主管)《财经》杂志/总196期
过去一个月,引来市场无限憧憬的“港股直通车”虽然尚未放行,但内地股民已抢先经由不同途径“转车”,另辟新径投资港股。“黄金周”更成内地游客去香港开户炒股的高峰期。 香港银行及证券行过去多要求开户的内地居民须具有香港住址证明,但有关惯例近期已放宽。汇丰、恒生、中银香港、东亚及星展等主要银行发言人确认,接纳内地居民开设证券户口。虽然开设银行证券户口需要身份证明及住址证明,但根据现行条例,并未要求一定是“香港住址”;内地居民或外籍人士,若到香港开户,其后便可利用网上银行进行股票投资。不少香港华资证券行均在内地设有办事处,专门招揽国内客户来香港投资。 “港股自由行”的前景令香港股市成交额天天创新高,其中超过70%的成交额来自中资股,香港市场俨然成为内地上市公司的另一主板。在对国内资金的憧憬下,外资也不断涌入香港,据花旗的调查,10月第一个星期,流入亚洲的资金续创新高。中国内地、香港和印度仍然是外资最热捧的投资方向,流入这三个市场的资金量是其他亚洲市场总和的3倍。 在巨量资金追捧之下,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股继续了自8月17日强劲反弹以来的气势,屡创新高。H股指数在一个月内飙升21%,而红筹指数同期升幅24%,即使是香港的蓝筹恒生指数也上升了16%。如此升势可以媲美2003年SARS之后的强劲反弹,从所需资金量来看,则SARS之后的反弹亦难望其项背。在那时,现在的超级大盘股,如几大银行、保险公司都还没有上市。 “十一”黄金周期间,内地A股正值国庆长假休市,港股呈大上大落格局,恒指全周大涨689点或2.54%,收报27831点,平均每日成交达1651亿港元。港股周初憧憬北水“偷闲”南下,周二(2日)复市即抢升至28000点水平,周三(3日)午市前更直逼28900点关口,创新高后却单日转向,高位倒跌逾千点,上下波幅达1600点,成交达2098亿港元再创纪录;周四(4日)再跌逾500点后,周五(5日)又再重现动力,大涨逾850点。H股指数方面,全周更大涨522点或3.07%,收报17540点,表现跑赢恒指。 我们认为,H股的强势是否能够继续,主要是看几个方面。 ——基本面是否继续利好及估值是否仍在相对合理水平。 我们对中国企业未来一年的盈利前景仍然非常乐观。金融板块(银行和保险)在2008年的增幅会在30%-50%以上;电信板块在20%-25%之间,主要靠中移动和中联通,而电信和网通受制于没有移动牌照,其业绩仍将乏善可陈;房地产板块的增长约在50%-60%左右,特别是一些新上市的公司的盈利增幅有望在50%-100%之间;消费类企业的增长受明年奥运会的刺激,很可能超过今年的增长势头,增速达30%-40%以上;航空、航运股,明年的业绩虽不会再有今年这样翻天覆地的进步,但整个势头在宏观经济继续向好的支持下将持续。 总的来说,明年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股,每股盈利增长25%-30%是很有把握的。再加上人民币对美元进一步升值可能在2008年加快步伐的预期(我们预期升值7%-9%),对于美元投资者来讲,明年中国股票每股盈利以美元计达到30%-35%并非天方夜谭。这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很难找到的。现在估值大约是明年19倍-20倍的市盈率,并不便宜,但绝非高得离谱。H股绝对还有上升空间。 ——资金量是否能够持续。 我们认为在短期内,个人“港股直通车”开放的力度不会太大,主要受制于近期港股急升而可能带来的政府对金融风险的考虑。但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QDII基金来增加对H股及红筹股的持有。最近对QDII基金的热烈追捧从很大程度上表明,内地投资者清楚认识到H股相对A股的价值。而海外资金对于中国股票的态度在过去一两年内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股票市场随着市值的增加,已成为他们投资组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IPO能否源源不断。 这是我们最担心的一环。虽然监管机构一再否认停止批准内地企业来港发H股,但事实摆在眼前,A股市场成为IPO首选的时代已经来临。根据港交所资料,截至10月2日,主板今年共有53家新上市公司,集资1587亿港元,当中只有五家是H股,扣除山东墨龙、郑州燃气两家从创业板转到主板的公司,只有洛阳钼业、中信银行及四川新华文轩三家新H股集资,总共也只有105亿港元,占大市的比例只有6.6%.而红筹指引又大大增加了中国公司资产在海外注册的难度。如果IPO不能持续,从某种程度上会打击投资者的新鲜感和投资欲。■ 作者为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中国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