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林涛
过去,许多中国公司的国际化都绕过了日本,现在,“东京”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一代中国公司的战略地图上
在日本到底能看到多少中国品牌?
结果让人有些失望,在日本的6天行程里,除了在一家酒店里意外发现了一台海尔的小冰柜,鲜能见到中国品牌在日本销售。当然,那些贴牌的中国产地服装不能算数。 从地理位置以及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是与中国最为接近的发达国家市场,理论上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最为稳妥的第一站。但是由于日本市场的封闭性,当地消费者对于本国品牌和欧美品牌的强力认知造成了中国品牌进入的极大困难。上个世纪,家电业是中国第一批具备与外国品牌竞争实力的行业,“攘外”成功的家电企业也就顺理成章地有了国际化扩张的野心。然而TCl、联想等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都绕过了坚硬的日本市场,而是直接选择了欧美。2002年,海尔涉水日本,采取与三洋建立合资公司的模式进入日本市场,不过在2007年3月,这家长期业绩低迷的合资公司宣告解散,其业务由海尔集团在日本设立的独立销售公司接手。以家电业为代表的中国公司在日本的第一轮攻势至今难言成功。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国企业东渡日本的消息突然多了起来,只不过这一次的主角换成了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如果说家电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占得半壁江山后就勇敢地开始了国际化冲动,那么在本土市场上大获全胜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自然更具备国际化的本钱。与张瑞敏、李东生这些前辈不同,新生代的中国公司看起来不再准备绕过日本。“东京”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一代中国公司的战略地图上。东软多年来聚焦于日本的外包业务日益壮大;以芯原等公司为代表的芯片设计公司把日本作为前往美国的练兵场;2007年,百度正式进入日本搜索引擎市场;阿里巴巴也将在今年下半年设立日本的分支机构;金山、瑞星等企业的杀毒软件则早已经安装在日本人的电脑上;就连新近崛起的网络游戏公司完美时空也开始在日本运营自己研发的3D网络游戏。 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本土击败跨国公司的重要原因是本土化优势,在日本市场,百度们的优势却不复存在。即使是进入日本两年多,且本土化程度甚高的金山日本子公司,其惟一由金山派驻日本的技术经理也坦陈,“我开始以为最大的沟通障碍是与日本同事,结果没想到更多的沟通需要原来是与中国本部之间。” 在日本涩谷,金山日本子公司仅有的近10名员工挤在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就连要开个规模稍大些的会议也要外出租用会议室,但是就是这家小小的公司,在短短2年时间进入日本杀毒软件市场前五位,办公软件的下载量也居于前列。不久前,日本最大VC集富(JAFCO)以25亿日元的总估值投资了这家公司。 中国企业的新“东京攻略”采取了一套与本土截然不同的模式,没有大公司的僵化,而是采取了船小好调头的策略。比如,以金山为例,除了金山毒霸在前期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日本金山甚至开始探索杀毒软件与门户网站结合的盈利模式。这一切都源于金山日本公司的独立性,公司董事长与CEO均是日本人或者是在日本生活居住了十多年的华人,控股的金山公司更多是一个投资者和产品供应商角色,仅派驻了一位技术开发经理沟通协调,对于日本公司的运营并不过多介入,其结果就是通过这种模式淡化了金山的中国公司色彩而显得更本土。其日本用户甚至也不知道自己使用的软件原是一款中国产品,在中国广为人之的WPS到了日本也更名为易于日本用户理解的KingsoftOffice2007。 互联网的免费模式多少降低了中国互联网品牌被日本消费者使用的门槛,以创业者的身份和冲劲在日本国际化起步,而不是采取前辈们收购当地的没落贵族的模式,新一代中国公司的“东京攻略”很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