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以国内市场对外资的开放换取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空间
作者:叶檀
有报道称,中国商业环境令外资不安。这种认识既昧于事实,也没有建设性。中国依然在引进外资,只不过引资的方式与目标有了改进。 商务部近日发布的《2007中国外商投资报告》,提示在当前利用外资并购投资时,要注意防止垄断。我国已经成长起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本土企业,要为他们提供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约束其垄断行为。并非巧合,8月底我国通过《反垄断法》,增加了有关国家安全审查的条款,也被敏感的外资认为是投资环境趋紧的标志。早在2006年,中国有关部门出台《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就规定对恶意的外资并购进行审查和监管。 中国正在选择外资。 中国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向中外商界人士发表演讲时重申,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绝不会改变,中国将会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商务部官员同时表示,外资目前在中国各行业并未造成垄断。而黑石以6亿美元购买中化集团子公司——蓝星集团20%的股份,也提供了中国依然向外资开放的证据。事实上,中国长期看好的经济前景使私募股权的并购交易对中国情有独钟,2007年第一季度,投资中国的亚洲私募股权基金募资75.64亿美元,同比增长329.5%。而欧美资级债危机的泛滥,也使相对安全收益极高的中国市场变得更有吸引力。 当然,外资在中国的资本并购项目的确不那么顺风顺水了。 8月下旬以来,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参股不同中国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美的与海螺水泥股份的交易,相继触礁。全球电器巨头法国施耐德集团在等待了14个月后,放弃了入主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宝光股份)。而凯雷入主徐工、以及参股内地银行也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这些案例的失败大多与估值有关。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估值的急剧提升,使得外资并购所采用的净资产估值法显得相当突兀,没有人会认可,目前在股市上每股价值30元的上市公司以5元的净资产出让。类似的案例包括深发展,股改成功之后深发展股价从2005年9月与GE(通用电气金融国际金融公司)签署的《股份认购协议》时的5元上升到目前的30多元,资本金问题也通过资本市场得到了解决。此时GE用1亿美元受让深发展7.3%股份的协议已经显得可笑。 估值只是一个方面,外商以低价收购中国企业并且不在就业等方面承担社会责任的做法也不再受欢迎。 这一转变与中国经济环境转变的大背景有关。中国的主要经济矛盾已经不再是资金问题,而是货币流动性过剩,这意味着中国并不缺乏资金,缺乏的是资金的有效配置;是经济与环境的不和谐,这意味着以往投入低端制造业享受中国廉价资源补贴的外资不再受欢迎;是市场环境的不公平,这意味着不仅内外资所得税将趋于统一,所有对于外资的优惠政策都将在中央政策层面上重新受到审视,这对习惯于优惠待遇的外资而言不啻一记重拳,抱怨也在情理之中。欧盟反垄断高级官员内莉·克鲁伊(NeelieKroes)在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真的打算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那就不要以政治手段进行干预。 更重要的是,在关系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国企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国家要确保在重点战略产业的安全,外资遭遇的投资天花板越来越硬,很不爽。 比起民企来,这点不爽根本算不得一回事,外资在中国境外上市的国企中,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获得了几十倍的投资溢价,而中国企业在境外遭遇低估,使境外投资者与国内普通投资者相比宛如生活在天堂。并且,外资在能源领域遭遇到天花板,还能通过金融与资本行业的开放,获得高额补偿,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而能源领域的民企大多倒闭,最好的命运就是被迫走上被收购之路,甚至还有可能捉将官里去,不会有人给予一文钱的补偿。实力是最好的贸易武器,在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央企准备扬帆出海之际,中国政府绝不会无故打压外资,让本国企业的出海之旅变成荆棘之途。双方互相开放将成为下一步谈判的主要目标。 现在,主动权还掌握在中国政府手上,他们拥有与外资博弈的砝码,以国内市场的开放换取中国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在国外市场的生存空间,希望有关部门不要廉价出售市场权,重蹈开放而不培育竞争环境、打压民企使国资外资结盟输送利益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