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有这样一个情节:复字号的东家乔致庸在解决家族生意危机后革新店规,明确规定了21条店规作为其庞大商业体系的立业之本。这21条店规,简单明了,如不准带家眷、不准强买强卖、不准欺蒙客商、不准赌博、不准吸毒、不准进戏园子等等。

研究晋商的人大都知道,晋商成功的最关键一点就是其家规、族规、店规苛刻严格。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家族管理的边界底线,才杜绝了败家子的产生,同时,这些边界底线也成了乔氏家族打破“富不过三代”这一宿命的重要支撑点,所以,它能创造出延续了七代相传的财富神话! 今天,对于众多和我一样不断追求基业常青的企业经营者来说,“边界底线”一词无疑是个重要启示。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的边界与制约,而我们就生活在一个边界的世界里,它规定了我们最低的行为与道德底线。从长期的历史发展眼光看,边界管理算得上是人类得以发展到今天的重要因素! 该如何建立并有效执行企业边界系统?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基于文化,立足自我 编写或制定一个边界系统并不难,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企业边界系统往往得不到广大员工的认同,到最后只能沦为口号或标语。只有那些符合本企业发展历程与发展目标的边界体系,才可能得到员工的认同与执行,对企业的员工行为与基本的企业价值观形成深远影响。 由此看来,企业边界系统应该包括企业的行为准则、企业的战略、各种操作规范、作业程序、规章制度等。而这些系统的建立又需要一个较系统化的运作和分析才可得到,所以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外力,如咨询公司或专家顾问的介入帮助制定。 积极灌输,老总先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边界系统在一定意义上也应该是老板文化。一个企业最容易破坏企业边界的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者,而如果高层不执行下面的执行力就会崩溃。所以,只有当企业老总在任何细节上都能给员工以表率之时,制度与边界的推行就有了最高最有效的标杆。 严格执行,热炉原则 边界系统是一套约束的系统,是一个公司的阳光地带,当组织内部任何人触及或超越该边界时,严厉的处罚措施必须予以配套执行。 比如一管理人员发现没有着工作服上岗的员工处以100元罚款,即便工作服本身的价值才25元,对制度的破坏成本却是巨大的,因此,100元的罚款已经远远超越了工作服本身的意义。这是对边界的严格维护,是体现管理公平与尊严的行为,这也是热炉原则。 企业管理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它仅有有效和无效之分。由此得出,边界系统的执行必须有效才可以推动一个积极高效的团队的形成,成就支持企业发展的深层文化。 常抓不懈,融入文化 中国的很多企业制度往往因组织内部的某些变更而从头再来,如组织机构调整、人事变动等。管理者很多时候是在走重复的路,浪费大量精力不说,还收效甚微。但企业的边界系统制定后就不能轻易地放弃或是改弦更张,即使组织中有部分高层人员的流动或是机构的大幅度调整,企业仍需要有一贯的文化和一贯的边界。 总之,要保证能够实现经营管理的系统化、轨道化,就必须坚持边界系统的维护与改善,把边界理念与准则真正镶嵌到企业文化中。因为只有深植于文化的边界制度,才可能极大地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而这正是企业所独有的,哪怕别的企业能模仿,但它终究是无法复制的。 (作者为金洲集团董事长,本刊记者冯盈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