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昌集天下:郭广昌的中国式商界传奇》
第二章 少年意气:在东阳中学的日子 第一节苦寒花香:犹记当时冰彻骨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年少的郭广昌和许多幼时历苦的伟大人物一样,经受了生活的九九八十一难。是金子总会发光,是人才就必经磨难。 郭广昌在许多场合都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在大度和禅性之外,透露着风雨过后的豁达与隐忍。有经历的人眼中都含着沉默,面对少年贫寒,他没有在沉默中消沉,而是积极地面对这苦难,如同鲁迅先生笔下的真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郭广昌,40岁的浙江儒商,更敢于迎接痛苦与荣耀铸成的轮回,坦然地面对成败。 见过炮火纷飞,才不会被烟花震慑;穿过十尺冻土,才不会被飘雪冰封。 郭广昌应该感谢少年时的苦难,正是这些经历让他走过创业时的艰辛,从容地穿行在自己的产业梦想之中。 蓦然回首:横店的寒门少年 十载寒冬,十载冰霜,一朝阳春自不知。今天的横店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影视基地,大街小巷随处都能见到欢迎影星的横幅,湿漉漉的空气里还飘着金华酥饼的干菜香,淅淅沥沥的春雨中,影视城的秦皇宫、度假村、清明上河图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这个渐渐被世人瞩目的江南小镇因为影视而成名。现在,横店又迎来了“本土制造”的一位明星——横店寒门学子郭广昌一跃成为上海滩上一富豪的传奇,又为这个名镇罩上了一轮耀眼的光芒。 少年意气:在东阳中学的日子第二章?郭广昌的中国式商界传奇昌运复星:小时候的郭广昌,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的郭广昌很懂事,看到家境贫寒,他没有一点怨言,反而把为父母分忧当成自己的责任,看到父亲外出打工他就早早起床,为父亲把行李准备好。父亲不在的时候,他就对母亲说,我现在是家里的男人,有什么事我扛着。母亲听着他稚嫩的声音,为这个孩子的早熟感到欣慰,同时也有点无奈。 一般而言,来自小地方的人总是比较小家子气,但郭广昌却是个例外。他没有因为家境不好而自暴自弃,也没有一点自卑感。直至今日,他仍然对幼年贫穷充满感激,如果没有坎坷的生长环境,他也许不会过多思考生存的艰辛,也就不会有少年老成的稳重,更不会有做事情的周全完满。

更难能可贵的是,郭广昌没有在苦难面前屈服,他保持着一颗积极乐观的心,不管人生落到了什么样的低谷,他始终坚信曙光会来临。正是在这样的人生观指引下,方才有今天这个在商海里游刃有余、豪气冲天而又心思缜密的郭广昌。 可能是因为对生活的思考用情太专,以致在人际交往中,郭广昌给人的感觉总是捉襟见肘。这种习惯在他做企业时也有所体现,员工大会上,郭广昌很少发言,就算发言也总是言简意赅,把该说的说完,一句闲话都没有。反而是身边的梁信军充当着上下打点的角色,有什么事情总是他把局面打开,郭广昌负责幕后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