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13亿人口中已经有一半的人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城市,坏消息则包括媒体报道的负面倾向等问题。
文|李海强
一百五十年前,一位曼彻斯特纺织商人梦想中国每人都戴一顶他生产的睡帽。事实最后嘲弄了他。 但或许往后的这些年正是实现这个梦想的时候。“二三十年之后,中国毫无疑问会成为为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菲利普·艾赫曼说。 艾赫曼是英国加特莫尔投资管理公司的负责人,研究新兴市场已经16年了,一个多月前,他加入了朱比特资产管理集团,创立了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投资公司。 过去的这些年里,吸引欧美公司来中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拥有大量年轻的劳动力。他们离开农村,源源不断的涌入城市工作和生活,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的制造业。 现在,中国13亿人口中已经有一半的人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城市里,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国内消费的重点发展阶段,薪酬水平在提高,而且,城市生活的刺激和媒体对生活情调的宣传,点燃了他们心中对商品和服务的渴望,这些劳动者也喜欢享受自由支配购物的乐趣。 中国政府在努力提高这些劳动者的收入,国家有关领导明确表示,将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而在最近这段时间里,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保证居民最低薪酬和加薪步骤的政策。 中国国家发改委也表示,2008年乃至以后几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努力扩大居民消费。 对于欧美企业来说,想办法让中国庞大的人口消费其产品和服务,是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继续分享中国财富的关键,中国欧盟商会最新的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也说明了这一趋势。 该报告对200家在华开展业务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这份报告指出,61%的公司认为在华开展业务最主要的驱动力是开拓中国产品和服务市场,这个比例比去年上升了12个百分点,而仅有7%的公司认为低成本是在华经营的主要考虑因素,比去年有所降低。 被调查的公司——尤其是大公司,表达了在中国投资研发中心的积极意愿。在员工规模超过100名的被调查企业中,有31%已经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32%表示将在未来两年新建或扩大研发中心。为了开发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的产品,是他们在中国开展研发业务的最主要目的。 不过,虽然他们对在华的未来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根据调查报告,73%的公司表示非常看好),但如何找到谙熟中国市场和商业环境的人才,实现本土化这一转变,却是横摆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超过7成的欧洲企业认为如何保留优秀管理人员非常困难,寻找优秀的销售人员、市场经理、工程师、财务经理情况只稍微好一点点。分享国内消费市场的障碍还包括增值税计算和退税的复杂规定、繁琐的关税流程、以及中国特有的技术质量标准和要求。被调查公司还提出了他们与国内公司相比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国内公司享受到地方政府的偏袒或保护,并拥有更好的获取商业信息的渠道。有接近20%认为这一点程度“非常严重”,认为“严重”的占30%。此外,也有占被调查公司中的40%认为,本地媒体对外来品牌负面报道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