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一:“从紧”有多紧?



 【观点争鸣】

  ■2008年贷款增长率应在12%~13%左右,存款准备金上调空间不大。

  ■2008年信贷增长15%比较合适。存款准备金率到一定水平就行了,15%左右差不多。

  ■15%存款准备金率不算特别高,还有上调空间。

  ■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上调的可能性非常大,有可能创出记录。

  杨青丽(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金融行业总监):

  “紧”到什么程度目前还都只是推测。

  有一些指标能够说明从紧的程度,比如贷款总额不能超过2007年,这样测算,2008年贷款增长率应在12%~13%左右。从历史看,这个增长率非常低。此外,存款准备金的均衡水平可能也就是19%,因此上调空间不大。

  2008年宏观调控从紧,经济运行可能会出现转折点。从紧肯定会将经济热度降下来。有人存有侥幸心态,认为可能是还是先紧后松。2007年年初就是这样:年初开始调控,但商业银行说别着急,我只是提前放了,之后再控制,但实际季季都放。而2008年央行说要卡住贷款发放,卡到12%~13%,但是否还是会回到15%?当然,应该说15%也可以。

  如果货币政策要从紧,银行贷款中的一些问题可能会暴露。当前经济形势乐观,而乐观的情绪肯定会导致盲目行为,因此贷款问题是有的。但这个结局什么时候到来?也许明年,也许再过一两年。这与调控也有关:“从紧”到底是紧一个月、两个月,还是三个月?或者半年、一年?再或者两个月就结束?一个月升一个点,还是再升一个点?现在都只有推测。

  目前市场比较担心如果太紧可能会出现“硬着陆”。过去银监会说不让放贷,同现在有一点类似,但事后的演变好象没有那么紧。明年是不是软着陆的情况,现在不太清楚。

  沈明高(美国花旗集团亚太经济与市场分析部副总裁):

  2008年信贷增长15%比较合适。假如预测2008年真实GDP增长11%,加上央行觉得比较合适的3%通货膨胀率,那么名义GDP的增长为14%,再加一个百分点,15%的信贷增长比较合适。因此,如果2008年保持15%的信贷增长,对经济的影响不会很大—有可能会放慢一点,但是不至于出现大的波动。如果控制在13%,我想会对经济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如果控制从年初就开始。从年初即开始控制还不多见,一般是在年末收紧一下。

  至于存款准备金率,我认为到一定水平就行了,15%左右应该差不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不同的银行影响不太一样,对大银行影响小,对小银行影响大。小银行本来网络就比较少,资金成本相对来讲更大。而且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较多一些,最后可能会影响到中小企业。如果说这样,如果目标是把中小企业压下去,当然这个办法不错,但是我想应该不是的,因为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一个主要提供者。

  此外,控制有其风险,表现为美国经济大幅放缓,中国出口就会下降,一些企业会面临流动性问题。如果再把信贷控制得很紧,这些企业会收到一定影响。我认为政策制定者需要有所警醒,要考虑到内外部经济的变化,因为行政控制跟价格控制最大的不同在于,行政控制是刚性,价格控制是有弹性的。比如说如果调整利率,不至于出现突然变化,只是将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而企业还有一定的忍受程度。但如果突然将贷款给卡住了,这就是一个刚性的变化。因此,从信贷控制角度看,我认为要防止过度,因为一旦发现已经过度时可能为时已晚,因此过度的问题比较难解决。这也是为什么要慎用行政措施。

  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从紧和以前的适度从紧,只是量的变化,并没有质的变化。我基本上同样周行长的判断。但这个“量的变化”,是一个加大的量,不是非常小的量,当然这个“量”可能还没有达到足以促成质变的程度。

  从经济增长看,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两防”,即防经济过热,防出现明显通胀。从紧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正是围绕这“两防”来运作。在中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下,银行间接融资占整个市场融资比重80%以上,社会上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是企业,各方面货币需求主要依靠银行体系。从央行角度看,2008年货币政策从紧,可能进一步收紧银行信贷,因为信贷毕竟是社会资金供给的主要渠道,银行控制不住也会对物价冲高形成压力,因此需要影响和改变。

  推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主要的工具包括利率、存款准备金和公开操作,当然还可以让人民币升值,虽然人民币升值算不算一个货币政策工具现在还在讨论。现有成熟货币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继续上调的可能性非常大。在存款准备金问题上,我认为我们不能教条化,仿佛15%以上就不太可行。从外需情况看,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生存机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大量流动性还要向中国体内灌。为体现从紧政策,央行必然要加大力度。从历史看,1994、1995年,存款准备金曾达到13%。当时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是分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13%,备付金还有5%~6%。1998年改革后,两个帐户合一,现在只有一个帐户。如果看历史数据,1994及1995年,真实法定存款准备金能达到18%~19%,因此,当前存款准备金同当时相比并不算高。况且我们现在又面临流动性过剩,调控难度比10多年前大得多,所以创造出一个让人感到很惊讶的记录来是有可能的。

  强调从紧也要注意预期作用的发挥。以前我们叫“适度从紧”,适度从紧微观主体是商业银行,而企业还是紧中有松的。从紧是不再留有余地,强调一个出发点,就是“紧”一个字,这样有可能使微观主体行为在预期下发生一些自觉性的调整和改变。这几年的情形都是这样。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确实在博弈,贷款增长速度很快,银行说前面贷款快是由于季节性需要,或者项目憋得多。我们注意到,这次是从源头抓起,从新年开始就要抓。央行经济工作会议之后,马上把存款准备金上调1%,商业银行手中的资金量就非常紧了,加上2008年也有可能会用控制信贷规模等方式来辅助或加大从紧力度。在这种政策背景下,商业银行和微观主体对经济的预期就有可能会发生改变,我们到2008年的时候看,贷款再冲高的概率可能就会小些。

  谭雅玲(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

  如果单纯从银行角度看,我并不看好2008年的银行业,因为从紧政策是国家的大政方针。

  关于从紧政策,争论较多的是存款准备金。从历史经验看,市场普遍认为15%是一个上限。但我认为,现在经济形势和资金量问题与当年的经济形势和资金量不一样。如果仅从流动性角度看,15%并不算特别高,还有上调空间。

  这次从紧政策直接针对的应该是银行,银行在房市、股市上的影响比较大,股市、房市上涨有很大的银行因素。尚福林说中国经济晴雨表是股票市场,周小川说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是银行,我认为周小川说的比较切合中国经济环境。

  从经验看,银行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过程中的作用,及对经济稳定及社会信心稳定的影响不可低估。当前央行很难处理的一个问题是市场预期。2007年我们做了很大的调控,但为什么结果同设想的不一致,而难度和问题面反而越来越深化?这同预期很有关系。市场参与者不是预期现在的宏观调控政策形势对我这个行业及机构有什么样的影响,而是不断预期央行政策会如何,加几次息、升几次值、调多高等。我认为这种状况同中国市场经济不成熟有很大关系。外国的很多投行和商业银行,除评述国家的宏观背景外,更主要的是评述宏观政策和宏观背景对具体机构和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样,政府在做政策抉择时有市场依据,也有条件。我们则更多关注网站上某一条说,某商业银行预测中央银行今年会干什么,明年会干什么,而商业银行本来应该预测中央银行的政策对我这个银行会有哪些影响,我的盈利点和亏损点分别在哪儿。再比如,在宏观调控下,出口行应该是顶了很大的压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的媒体为什么不能公开我们的压力和困难,把负面东西说一些?这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文化问题,是一个金融文化问题。我们不能面对现实,我常说的一句话是,美国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悲悲切切讲问题,中国之所以遇到很大困难,是因为我们爱讲自己的成绩和胜利的一面。市场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文化背景及观念和态度。我们不仅要学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框架,更要学它的文化和观点,这样我们在真正的市场化基础和平台上才会相对做的比较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5082.html

更多阅读

一克拉钻戒有多大? 卡地亚戒指价格

一克拉钻戒有多大?——简介一克拉钻石有多大呢?你是否想过他其中的具体问题,现在戴维尼钻石根据自己十八年的经验分享,告诉你直接结果分享。一克拉钻戒有多大?——方法/步骤一克拉钻戒有多大? 1、1、0.05克拉的钻戒直径为2.5毫米,高1.5毫

转载 23军文工团这位团员的年龄有多小? 团员年龄限制

感动人生,,,,,原文地址:23军文工团这位团员的年龄有多小?作者:千秋雪23军文工团这位团员的年龄有多小?近读一本“23军老战士征战散记”——《烽火忆当年》,这本615页的著作,以军委原副主席张震上将为23军回忆录《雄师百战》作的序为代序;曾任我

调整过后,明日拉升概率有多大? 明日拉升黑马

一、昨日回顾:上周五博文《大盘三连阳概率有多大?》中说到:【展望明天:排除重大消息面影响,大盘平开居多,略作整理后将会向3200点发动攻击,遇阻回落概率偏大。明日大盘运行区间:3140—3200,看盘关键:成交量变化,权重股表现】

电脑、复印机对孕妇的危害有多大? 复印机有多大辐射

电脑、复印机对孕妇的危害有多大?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9-8-21 18:25在公司我是一名文员,因工作需要,经常要使用电脑和复印机、传真机,使用电脑的时间基本有八个小时。我想要个宝宝,这些东西到底对胎儿影响大不大呢? 电脑辐射对孕妇

声明:《议题一:“从紧”有多紧?》为网友走开啊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