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领域如何兼容最理性的逻辑运算和人类的直觉与常识
文/罗燕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过后,舔噬伤口的人们把索罗斯看成是制造灾难的幕后黑手,那么谁又为目前这场席卷全球的次级债危机承担罪责?或许一些默默无闻、反应敏捷、不知疲倦的“交易员”难辞其咎,它们并非约翰·里森那样贪欲和恐惧战胜理性的经纪人,通常情况下都被毫无保留的信赖,它们就是自动电脑交易系统。 华尔街的投资银行高盛最近第一个将无辜的电脑推上了审判台,它指控自己的电脑执行了错误的交易策略,而使旗下的“全球配置基金”在一周的时间里价值缩水30%,损失14亿美元。雷曼兄弟递出了同样的诉状,“我们测试过很长时间的模型,但是结果却和实际情况完全相反。” 这些电脑交易员错误地判断了市场状况,它按照自身程序的精密推算,目前市场发生的情况10万年才会发生一次,因此所作的结论和现实背道而驰。 “投资者对于电脑模型过于依赖,而模型一般会按照以前的数据来判断今后的走势,但是因为总有无法预料的事情发生,所以每七到十年我们就会遇到一次计算机模型认为是一万年才会发生过一次的事情。”全球最著名的投资者之一威尔伯12539;罗斯告诉《环球企业家》。 这只是最新一起“聪明”的投资头脑输给“愚笨”的市场的例子。1998年,由美国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管理的长期资本基金在经过最复杂精密的计算后,大量买入俄罗斯国债,但再精妙的投资计算,也不会包括俄罗斯可能干脆拒绝偿还外债这样的变量,而当这个同样看起来“一万年才会出现的情况”成为现实,长期资本基金只好关张了事。 某种意义上,电脑交易员的决策失误仿佛是《人工智能》之类科幻作品的现实版本—人类发明了超过自身功能的自动装置,然后对这样的完美之物无比信赖,而最终酿成灾难。 事实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正是近些年来金融行业飞速进步的基石。 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脑变得越来越轻薄和方便,越来越多的银行家开始使用电脑。最初用来帮助资产管理者决定购买哪些资产。1980年代,银行家们开始用电脑分析复杂的债券,进一步又用电脑程式设计金融衍生产品,为之定价并进行交易。 进入21世纪后,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以及国际市场的不断融合,资产管理者越来越多地依赖电脑程式来跟踪资产价格由人很难发现的细微变化,很快电脑不仅用来跟踪,而且由电脑自动执行交易,而无需人的干预。如今,交易通常都是在电脑之间自动进行。 这种方式有前所未有的益处:与交易员的人工费用相比,使用电脑的成本更便宜;电脑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因为它永远不会有感觉疲乏的时候。而最重要的在于,电脑比人脑的反应要快得多,而最后一点至为重要,因为金融市场已经发展到这样的阶段,无数的投资者必须你追我赶,通过捕捉资产价格上的微小变化才能获利。 这导致了电脑交易程序在金融市场的广泛应用,而在通常情况下,确实也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但这次电脑交易员的失手证明就像所有人类发明的完美之物一样,电脑模型同样存在软肋。 首先,事实证明,电脑交易程序只能在一个“正常”的市场运转自如。电脑程序的基础是交易的历史数据,这样电脑对市场新产品的分析难免失真,比如相当多的金融衍生品直到最近一两年才刚刚出现,无法提供充足的历史数据。 其次,同样重要的是,电脑交易程序并没有把自身纳入市场分析当中。英国金融教授DonaldMackenzie认为,以前电脑的作用只相当于“照相机”,它记录市场的运动然后依此作出分析,但实际上由于电脑自动交易程序被如此广泛的应用,电脑自身已经成为驱策市场的强劲动力。就如同股市的“羊群效应”,假设多数人追随看涨的观点,蜂拥而至的买盘最终就能使原本缺少上涨动能的股票升高。因此,将电脑交易程序看作金融市场的“引擎”更为恰当。电脑不是市场的旁观者,本身就是市场的组成部分。然而,电脑模型原理相似,一旦市场出现危机时,所有的投资决策都指向同一个“逃生门”,客观上起到了助跌的作用,使情况变得非常危险。电脑交易程序这次不完美的表现已经激发一些人创造新的完美之物,在技术主义者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于增加回路,更多地应用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技术,使电脑程序可以“自我学习”,进行更加复杂精密的计算。 但这种直线思维则遭到了那些更多凭借经验的交易员的鄙视,“他们说电脑可以自我学习,其实那是狗屎。”在这些交易员看来,解决之道,在于活生生的交易员重新参与到交易当中,“任何使用人脑而不是电脑运算的投资者都在最近几天的市场中赚了钱。”而一旦他们的观点得到证明,则将是人类直觉和常识的价值被重新发现的又一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