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开,绿回大地。2月24日,陕西省最大水库——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在令人振奋的锣鼓声中,三秦水利又掀开了新一页。 这个投资120亿元,坝高230米,总库容30.6亿立方米的水库,建成后将成为陕西库容最大、大坝最高的水库。其总库容是陕西现有最大水库冯家山水库的7.8倍以上,相当于15个西安市黑河水库。 作为陕西最大的水库,东庄水库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东庄水利枢纽 东庄水利枢纽启动 库容相当于15个黑河水库](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143499767822.jpeg)
解困渭河 缓解水荒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年均径流量17.44亿立方米,占渭河年径流量20%;年均输沙量2.52亿吨,占渭河年输沙量69%。 据统计,渭河近代共发生4次特大洪水,其中3次是以泾河来水为主。经过60多年水利专家的反复论证,在泾河峡谷出口段修建东庄水库,结合三门峡水库优化运行,是解决渭河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 东庄水库建成后,与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渭河全线整治工程,将会形成完整的渭河下游防洪体系。可使以泾河来水为主的渭河下游100年一遇洪水削减为50年一遇。可拦截泥沙20.6亿立方米以上,减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积7.5亿吨,减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积厚度1.58米,相当于34年不淤积;通过调水调沙,冲刷渭河主河槽,渭河下游行洪能力由目前的2000多立方米/秒提高到4000立方米/秒,有利于降低潼关高程。 缺水,已经成为制约关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关中地区水资源占全省的20%。尤其是泾河渭北地区,人均水资源131立方米,亩均水资源68立方米,大大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东庄水库建成后,每年可为西咸新区、铜川、富平及泾惠灌区等供水5亿多立方米。可为我省新增2000亿元工农业产值提供水资源支撑和保障。当遇到大旱的极端气候下,将成为关中地区重要的抗旱应急骨干水源。 实现梦想 改善环境 修建东庄水库是三秦人期盼了60年的梦想。1950年9月黄委会和陕西省开始泾河查勘和规划工作,首次提出在陕西泾河峡谷段建设大型水库的规划设想,从那时起到现在已经过去了60多年。 按照规划,东庄水库总库容约为30多亿立方米,坝高230米。工程建成后,将是陕西库容最大、坝高最高的水库,可使移民围堤及泾河下游防洪标准从目前的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2013—2015年为准备期,做好工程实施的前期筹备工作,2016年起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期,“十三五”建成蓄水。 按照规划,东庄水库水电装机9万千瓦,年发电量3.3亿度,不仅可以优化陕西电网结构,而且每年减少煤炭消耗13万吨、二氧化碳气体排放30万吨,为全省节能减排发挥重要作用。 水库建成后,将形成6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可以确保渭河、泾河生态基流,改善泾渭河水环境,将有利于改善渭北区域性气候。依托高峡平湖的美景及自然禀赋,东庄水利枢纽有望成为新的旅游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