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尚进 点击此处设为首页,这句提示在2000年的时候遍布各个网站,不论中文网站还是英文网站,都会习惯性地在右上角添加上这么一条,生怕电脑白丁们不知道如何设置首页。可2005年之后,这种“善意”的提示一夜之间消失了,谁也没有注意到这种网络页面的变迁,就如同一份报纸省略掉了自己的征订热线一样,大网站们不再过分热情地推荐首页设置。这是为什么呢? 并不是因为微软视窗XP的SP2升级包可以屏蔽恶意的自动首页添加,也不是因为流氓软件的全球泛滥,让网民提高了信息认知免疫力,而是网络流量的价值判断出现了逆转。以往雅虎主导的门户模式失灵了,尽管大家浏览新闻依旧热衷于雅虎和CNN,新浪和搜狐,但这些新闻阅读者不再先登陆门户的首页,而是直接跳到了新闻频道,以往门户模式所推崇的信息推送机制不再有效。Google主导的搜索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站,这种使用者集体性的开窍并不是一蹴而就,如同电视观众在开机第一个小时内平均切换17次频道的规律一样,互联网信息的选择性本质发酵了。浏览器的首页位置发生了转移,Google和百度越来越受宠,尤其是对于那些年龄偏大的网络新手而言,谁能最快将自己指引到信息目的地,谁就是最好用的工具。书签或者RSS这些网络老鸟们的低级经验,面对数以亿计的网络白丁失效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互联网并没有形成单信息源的多入口模式,看新闻依旧是看新闻,推送机制只成为每日一览的流水账,搜索引擎傻瓜化的跃升成了最要害的信息入口。 其实搜索引擎成为信息入口并不是偶然现象,在互联网领域之外的硬件界,一场包抄信息入口的变化也在发生。尼古拉庞帝的100美元电脑已经嚷嚷多时了,除了委内瑞拉少量订了第一批,似乎雷声永远大过雨点,可100美元电脑的出现却掀起了一场低机器的浪潮,英特尔在加入尼氏的项目之外,也在悄悄酝酿着自己的超低价设备,不要忘记最初英特尔前任董事长贝瑞特对100美元电脑是如何的不屑一顾。最疯狂的还要算是华硕,他们的EEEPC凭借199美元的标价,在电视购物频道ETTV上创造了20分钟卖掉200台的成绩,人们并不缺少电脑,可为什么要花钱买一个从硬件配置上“过时”的老机器呢? 我们似乎可以在一本20年前的科幻小说《低势能终结》中找到解释,书中以一个普通黑客对抗超级公司的巨型电脑作为主干,论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凭借手中的科学计算器,联合起各种可以输出数字信号的电子设备,共同击败巨型电脑。当时作者创造了一个低机器的名词,主人公手中的科学计算器并不比现在的EEEPC高级,可人人手中都有这么一个设备,这种聚集的力量将非常强大。恰恰互联网的信息入口成为这种聚集力量的中枢阀门,EEEPC这类低价低性能电脑似乎一无是处,却能轻松地通过浏览器上网,除了3D游戏和数据库外,奔腾3时代电脑能运行的小软件都跑得动。EEEPC的出现为人类信息生活带来了一个“最便宜轻巧的上网工具”。包括苹果iPhone、诺基亚9000通信机等诸多网络化手机,实际上都在硬件上暗合信息入口的概念。并不需要频繁的点击浏览器来获取信息,在不超过7英寸的超小屏幕上,足以应付以搜索引擎和交互信息窗口作为表现形式的网络界面,低机器的物理特性恰恰将以往的大网站思路挡在了外面。 于是Widget蹲守在了门外,作为一个昔日桌面共享式开发结构的产品,Widget具备小巧通用的程序代码特性,并且不需要过分强调使用者所处的机器环境,一个浏览器就可以运转各种Widget,甚至没有浏览器也可以跑Widget,这让Widget方式成为信息入口和低机器结合后最佳突破口。Konfabulator公司在早年创造桌面Widget的时候也许仅仅考虑了程序员的便捷,却并没有想到像Widget这类小工具与网络融合后的超移植性。苹果iPhone可以算是Widget模式的最大受益者,大量应用程序与互联网挂钩,诸多运算和功能都不需要在iPhone本身上跑,背后的服务器和网络承担了大量的计算工作,用户甚至可以放弃浏览器,直接在iPhone这样的低机器上找到新的信息入口。
![机器学习 最低配置 信息入口、低机器和Widget](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044184745974.jpeg)
ouTube就可以被列为经典的Widget入口,YouTube内自有的视频搜索体系,替代了在Google等大搜索引擎上检索关键词的盲目性,而Facebook最近开放架构的热潮,更可以被当做Widget热的一个高潮。Facebook挟持大量用户的自由框架可以接纳任何第三方Widget,信息入口依旧是Facebook本身,但却可以在网络平台之下包容任何可以想象的子程序。如果非理性地理解,Facebook的这种Widget在形成超越搜索引擎的信息入口的同时,也在形成自己的小门户,至少是一个到处标记上Facebook烙印的网络矩阵。而每个人手持一台低设备通过信息入口的网络爬行,恰恰又回馈性地供给了信息源泉,正如同戴维·温伯格那本《小块松散组合》所讨论的终极问题一样,网络不仅仅是将网页组织了起来,还以一种新的方式将人类组织了起来,每个人都是网络中的“一小块”,一切方法取决于如何拼插我们每个人的信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