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钢通过积极实施“钢铁主导,适度多元”和“跳出杭州,发展杭钢”的战略思路,克服了地域、环境产业和体制机制的限制,再造了一个“钢与非钢共生共荣”的崭新杭钢
文/本刊记者 蒋燕
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钢)正在跳出地理位置和环境保护之限,演绎一个钢铁增长神话。2006年,杭钢的非钢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98.15亿元,利润6.12亿元,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双双超过钢铁主业,杭钢也因此连续第四年排名全国最大企业百强行列。 四大“金刚” 长期以来,杭钢集团钢铁主业发展受限于杭州市城市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在征地上受限,产能瓶颈无法突破。为了突破这一发展瓶颈,1998年,董事长童云芳决心在做强主业和做大非钢产业两个方面实现突围。 当时与浙江省冶金总公司的合并重组,杭钢几乎在一夜之间接受了一批非钢产业企业。如何在非钢企业建立适应市场化需求的企业制度,经营好非钢产业,是一道难题。 童云芳认为,解决非钢企业杂、散、差问题,必须坚持资源整合、规模化发展和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原则和方向,这不仅是非钢产业做大做强的唯一出路,也是集团管理体制创新和非钢企业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不过,由于当时杭钢资金和人力受限,杭钢在多元化上异常小心,量力而行,“有进有退”。“我们在1998年的时候还不能把大量资源投入到非钢产业。那个时候主业还需要大量的投资,要进行内部改造,我不可能有大量的投资到新的钢铁企业,现实条件不允许。” 1998年杭钢确定多元化方向后,杭钢非钢产业发展进入了风起云涌时期。 杭钢首先侧重扶持与主业关联度较高的贸易产业,和具有较好基础的酒店业,并大举进入具有多方位发展优势的地产业,以及高成长性的环保产业。同时退出冶金机械等行业。 童云芳解释了确定这四大非钢产业的原因:“我们始终把是否具有发展前景、是否掌握足够的资源、是否具有技术领先性作为重要依据,只要我们经过调研和论证具备介入和发展条件的,我们就会积极介入,重点扶持和培育。” 2004年杭钢集团成立了杭钢置业、杭钢商贸和杭钢旅业三大专业集团,初步形成了统一协调的运作架构,提高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优势产业实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2005年,按照专业集团“分步走”的整合思路,杭钢工贸公司和杭钢国贸公司合二为一,两家公司合并后从市场业务、经营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优化和重组,为产业集团内部资源深度整合,提供了制度保证。 童云芳说,目前非钢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日趋规模化,并且形成了专业领域内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几年来,非钢产业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杭钢。 在杭钢四大非钢产业中,童云芳评价说,贸易流通业是非钢产业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最具备做大做强实力的一个产业,目前有3个亿的利润;房地产业通过整合后具备强大的发展后劲,杭钢成立了4个房地产公司,其中有两个是股份制的公司,杭钢未来将转移到独资公司;酒店旅游产业对于提升杭钢品牌度,有较大的作用;环境保护产业正处在规模扩张期,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反哺钢铁主业 尽管非钢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不断壮大,但童云芳在采访中不断强调,钢铁仍然是杭钢的命根子,适度的多元化最终还是要落到钢铁主业上来。 “多元化是企业发展的一种路径选择,我们实施适度多元化战略的根本目的就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第二、第三支柱产业,达到主业与非钢产业共生共荣,互相促进,最终实现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童云芳说。 2007年3月21日,杭钢通过拍卖方式将深圳的一家控股的地产公司股份,成功转让万科企业股份公司。这笔投资当年是8400万元,时过几年,成交价高达10.05亿元。 “2006年我重组了宁波钢铁,我就是用这笔房地产的钱来投宁波钢铁。”童云芳说。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前身是宁波建龙钢铁有限公司,于2003年1月注册成立。后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中,该项目被叫停。 2006年3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由杭钢集团牵头重组宁波钢铁有限公司。2006年7月,杭钢以第一大股东身份,与南钢、唐山建龙等三家著名民营资本共同成功重组了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2007年6月8日,宁波钢铁正式投产。这家新型混合制钢铁企业的主体厂区坐落于宁波市北仑区,占地2.3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规模为年产400万吨。 宁波钢铁项目总投资为170亿元(含外汇1.875亿美元),首期投资90亿元,资本金36亿元,杭钢集团共持有宁波钢铁有限公司43.85%的股份比例,需投入资本金15.786亿元。而这笔钱都是来自杭钢非钢产业的盈利。 重组宁波钢铁对于杭钢意义重大,这意味着杭钢在十多年来的钢铁主业扩张之路上,从400万吨跨越1000万吨,终于迈出一大步,实现了杭钢“跳出杭州,发展杭钢”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