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的动摇,足以引起全球资产配置的变化。这是把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挂起钩来的重要基础
作者:贺军
1月21日至25日这一周,全球股市遭遇了罕见的剧烈波动。由于次贷危机引发花旗银行、美林、美国银行等金融巨头出现巨额亏损,以及市场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进一步加剧,全球主要股市的恐慌心理开始蔓延,投资者开始用抛售股票来表达担忧。 与此同时,包括中国股市在内的亚洲主要股市也纷纷告跌。1月22日,上证综指在前一日已大跌5.14%的基础上,再度下跌7.22%,两天累计跌幅超过12%。而香港恒生指数22日下跌2061点至23818点,跌幅达8.65%。日经指数在22日也大幅下跌了5.65%。 显然,在次贷危机恶化的影响下,全球主要股市同时经历了一场股灾。值得高度注意的是,过去与国际资本市场联动并不紧密的国内A股市场,在这次股灾中与国际市场表现出了高度的同步。这仅仅是一次偶然的巧合?还是意味着中国股市已与全球市场高度相关? 在此之前,尤其是在2007年,国际市场上还流传着亚洲经济与美国经济的“脱钩论”——即不管美国经济如何,亚太地区经济非常强劲,足以渡过难关。从2007年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这种观点似乎成立——2007年,中国股票市值的增幅超过一倍,除了日本以外,所有主要股市在年底时都比年初有了很大涨幅。 中国在实体经济领域参与全球化已经很深,以廉价的生产要素为全世界生产便宜的商品,导致了很多制造业向中国的大转移。但中国的资本市场则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状态,由于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持续的资本管制、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受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有限等多种因素,中国的资本市场基本上还是一个本土市场。中国股市基本上是“我行我素”,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不仅缺乏反应,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反向走势。 然而,在经历过这一轮欧亚股市共同大跌之后,“脱钩论”立刻出现动摇。 投资大师索罗斯对次贷危机后的国际金融形势看法悲观。他认为,目前全球处在60年来最大的金融危机的前夜。近年来,美元持续贬值,已经动摇了它过去所拥有的全球储备货币的独特地位。这个趋势足以引起全球资产配置的变化,也是把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挂起钩来的重要基础。 中国的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则为中国资本市场与全球挂钩提供了重要途径。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已经活跃着QFII的身影;中国资本流向海外资本市场,在政策放宽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港股直通车”就是一个典型。此外,中国企业大量在境外上市,中国还将放开外企在中国股市上市,这都将加大中外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与沟通。这种大趋势之下,中国的资本市场恐怕更难谈什么“脱钩”了。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民币升值与全球资金的流动。在经济高速增长而人民币汇率仍被低估的情况下,中国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国内市场,不管是直接兑换成人民币还是投资人民币资产,全球资金进入中国的趋势和获利机会都是极为明朗的。这种变化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巨大。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已经难以自立于国际市场之外了。此轮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及其对中国股市的巨大影响,相信会“逼使”中国相关决策者和投资者更加关注次贷危机所展现出来的相互影响。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资本市场上,中国股市将无法独善其身,而是“环球同此凉热”。 (作者为安邦咨询高级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