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雪灾
人民币升值的加快、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全球经济的减速、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价格的全面上涨,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这都改变不了2008年的全年贸易格局,全年出口增速有望保持20%以上,进口增长维持24%左右
潘向东/文
2008年2月,中国对外贸易较为异常,出口同比增长为6.5%,进口则同比增加35.1%,相应导致当月贸易顺差仅85.55亿美元,这大大超出市场的预期。 原因何在?从出口来看,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春节、雪灾等短期因素影响了单月的出口;二是受基数的影响,去年2月份出口增长高达51%。 从进口来看,雪灾发生时,出于对农产品需求的担忧,对国际农产品的进口增大,同时,灾后重建对工业原材、能源需求增加,以及工业原材料和石油价格本身的上涨,更进一步加大了进口额。这一点可以从印度、巴西、越南、澳大利亚和南非等进口来源国的进口商品构成可以得到佐证。 那么,中国对外贸易2月份的异常表现,会影响到全年的贸易趋势吗?我认为,进出口异常是短期的,不具备改变全年贸易的增长趋势,全年出口增速仍有望保持20%以上,进口增长将维持24%左右。 全年趋势不改 大雪灾难改2008年中国全年贸易增长格局。原因之一是中国目前采取逐步升值的办法,这种逐步升值的办法会使中国出口的下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同时高顺差也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的顺差有70%是由进料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构成,这种顺差结构在人民币稳定升值的过程中是很难改变顺差的方向。 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的弹性有多大,中国出口增长和世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有多大。一个国家的出口增长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但外部环境变化并不是主要的,主要还是受内生国际比较竞争优势的影响,也就是生产出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2007年以来中国出口的区域结构变化也可以看出这一点,2008年1、2月份中印之间的贸易同比增长速度达到45.3%,中俄之间的贸易同比增长速度达到46.9%,中国和巴西之间贸易同比增长速度达到63.8%,远高于平均水平,这种“西方不亮东方亮”的局面,将使中国的出口避免受美国次级债危机导致的经济增长减速的负面影响。因此,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会使中国出口会受到一定抑制,但这种抑制作用并不明显。 长期增长有待产业升级 尽管人民币升值、国内贸易政策的调整和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会在一定程度抑制中国出口增速,但这些因素的影响对2008年的出口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影响出口高增速的决定因素还是出口企业的国际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会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逐步削弱,但影响企业国际比较优势的因素,他们前期的变化并不明显。 由于滞后期的影响,即便这些因素在2008年变化显著,也不会对2008年出口产生显著影响,影响显著也是2008年以后。因此我们认为:由于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相对来说仍然低廉,使出口企业具有较强国际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将支持出口高增长延续。 但就长期而言,随着贸易政策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加快、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前期由于劳动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导致的真实汇率扭曲必将得到矫正,这将导致以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产业逐步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降低,一些从事低端的以劳动力作为比较优势的企业假若没有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将会被市场所淘汰,从而未来的出口增速更多地依赖于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若产业结构升级成功,像当年日本一样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成功,那么高增速的出口仍将延续,否则整个经济会因为出口的下滑而面临更加偏重依靠拉动内需来保持GDP的快速增长。 (作者为中信建投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