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安踏,永不止步》
掘金北京
在大康鞋城设柜台有一段时间之后,颇有优势的丁志忠不断把鞋批发了出去。他手上的财富在不断增值,他不时拿起收款而来的钞票,沉甸甸的,他都有点不敢相信。就这样,靠着从大康鞋城的柜台这个平台,运动鞋源源不断出去,货款不断流入丁的腰包。赚钱就这么容易,做生意就这么容易!
这是很好“理解”的,同城的利郎服饰公司,创始人也曾遭遇到类似的一幕。利郎当家人王良星曾是一位一天收入0.8元的电焊工。辛苦积蓄1万多元,于1987年买了几台缝纫机,雇佣了7个工人在老房子生产,从而进入服装行业。当年王良星赚了18万,第二年是88万,按照王良星自己的说法是:(陈士信作品)“我都一时呆了”,“我们全家人都几乎睡不着”。
丁志忠心里在想,他在北京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发财地。
几个月之后,丁先生回了一次老家晋江陈埭。或许不明情况的亲人认为,这小子遇挫折了,这么快就铩羽而归。其实,他是想家了回来看看,理一理发货流程,顺便看看货。丁和木听到儿子的诉说,认可了儿子的做法。可能他都为儿子丁志忠所描绘不清的、带着几分紧张与意外发现的,有着无限财富可能的北京,产生了冲动和向往。或许用一个比喻会比较贴切,丁志忠偶然发现了一个金矿,全家都很激动,特别是丁志忠本人。
几天之后,丁先生回到了北京。其时他并不需要独特的商业思维,他只需要不断重复把鞋卖给经销商、联系晋江发货,然后就是,坐收大把的银子。他并不需要在北京—晋江之间往返,因为在晋江已经有人专门为其准备大批的货源。这些货源,大部分来源于自家的工厂,部分来自于其它鞋厂,它们均能为丁志忠带来大笔的财富;他同样不再需要一个人坐在,他所租的柜台,因为有专职的小妹或小弟,帮其打理日常业务,只等交易的拍板时候,他才需要出现;手头宽裕之后,他考虑把柜台升级为门面。他一下子很清闲,拥有足够的时间,在这个曾经让他迷惑、陌生的城市,四处“游荡”。
“可怜”的是那些替丁志忠打理业务的人员,看着一个年纪这么小的人,日进斗金,他们就没想到要做点什么?比如熟悉业务之后,也尝试租个柜台,抑或是到老板丁志忠的老家去看看——他们会惊奇的发现,原来那里除了鞋还是鞋。
大康鞋城的批发业务,让丁志忠快速积累着财富,有时甚至超出了他自己的想象。突然之间,丁志忠就自信起来了。曾经的成功、财富,对于建立个人自信,往往起着巨大的作用。而这种自信,将给他的事业、思考、境界提升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并激发出巨大的潜能。丁志忠的批发业务,很快越做越大。因为他的产品价格非常有竞争力,品质有保证。他只需要简单重复这种模式,要的只是把量做上去。
因为“游荡”,他开始慢慢熟悉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商场。上世纪90年代甚至到了当代,商场一直是国内商品销售的主要场所。丁志忠在商场看到了很多鞋,它得到了两点有益的琢磨。其一,实现他第一笔生意的商场销售渠道不能丢,财富增长也多了一条有效的通道;二,为什么同样是鞋子,别人的就好卖,而且卖得贵?前者的思考,直接触动了他再次开拓商场这个渠道,(《安踏,永不止步》陈士信作品)后者,则关键性地影响到未来安踏的路。
为了打开另外一条获得财富的通道——因为他的鞋业批发业务相对稳定了,丁志忠开始琢磨,怎么让晋江的鞋进入商场。所以,当他琢磨了上面那两个问题之后,丁志忠就开始天天去找商场的人。一开始人家还是不同意、依旧回绝,“你才多大啊,就跑出来做生意?”,这是他们最大的疑虑。丁志忠慌称自己20岁了,别人都不相信。但是这没关系,丁志忠有时间啊,他可以天天去,至少混了个脸熟。每天可以不管别人脸色,真诚地介绍晋江运动鞋;在大街上留意“过往的鞋”,观察、分析知名品牌的鞋,天天给商场反馈市场信息。甚至丁志忠想到了“最坏”的一招,把鞋子送到商场,让他们试着卖,卖完再结账。于是,商场不用再担心丁的年纪、鞋的质量,反正,只是放着。从后来丁志忠在北京的成功,我们可以“事后诸葛”地推断,物美价廉的晋江运动鞋受到了欢迎。后来,商场的人终于答应去晋江看看,他先回晋江准备。
这段看似平凡或类似电视剧的片断,其实蕴含着两个玄机。其一,丁志忠选择了正确的销售拓展方式,这有可能是偶然性的。丁志忠先选择了大康鞋城的批发业务,没想到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如果他一味坚持开拓商场,偶然小有收获之后,遭遇一两个月打不开市场,也是正常的,他还可能遭遇盗窃、拒绝,而只要不断重复,当失败的情绪笼罩上来的时候,很容易让年纪还小的丁志忠选择放弃。至于为什么先选大康鞋城,后开拓商场的原因,只能问aihuau.com丁志忠了。其二,前面提到了阶段性成功、财富对于建立个人自信的巨大作用。和商场管理人员谈判的丁志忠同业务员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他已经是一个小有成就的老板,每天有利润源源不断进账。而业务员,(陈士信作品)只是微不足道的推销员,两手空空,不可能多自信,内心亦空空。所以,丁志忠可以声音洪亮地和商场管理人员谈,被拒绝也没有关系——他始终是一个被拒绝的老板。在他眼里,商场经理再有权势,态度再不好,他们也只是替别人打工的人。他有充足的时间和商场管理人员“磨叽”,也有足够的自信。
随着一个商场、一个商场的攻克,丁志忠的业务几倍甚至几十倍地上升,财富和信心亦成倍增长。大约两年之后,北京大部分商场,他都拥有了专柜——包括国内最权威、最难开拓的销售通道——北京王府井商场。
丁志忠自己总结的两大成功理由是:腿勤、嘴甜。
你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