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仍然是一个极具创新能力的国家,未来10年全球经济将依然视美国脸色行事
尹小山
2008年2月2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克南发表经济预测报告,其中分析了住房、劳动力和信贷市场存在的风险。伯克南暗示说,现在美国的通货膨胀率的走向面临着十字路口,但朝通胀率走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由于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认识到增长下滑的风险仍然存在”,因此3月份联邦储备委员会有可能将按照既定政策继续降息。 自2007年9月开始降息,美联储目前已将利率从5.25%降至3%,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继续降低了2.25个百分点。根据伯克南的讲话精神,美联储的降息行动还没有结束,华尔街的机构预计3月美联储还将降息25个基点。而今年年底之前,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可能降至2.25%。 这样急速的降息令人联想起在2001年上半年,在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采取降息措施,以减缓因互联网为主体的科技泡沫破裂所引起的美国经济衰退。在那年的4月15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再次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分别下调至4.5%和4%,这是美联储当年第四次下调利率,总调幅高达2个百分点。当时,受此消息影响,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猛涨398.91点,收于10615.64点,涨幅为3.9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劲扬156.40点,收于2079.40点,增幅为8.13%。 然而,本次调息却没有收到当年的效果,市场对此次降息的反应明显很冷淡。今年连续大幅降息让市场感觉是美国经济已经到了非常糟糕的地步,但是还没有到最糟糕的谷底。现在很多人士都预计美国经济在今年一季度会出现负增长,而如果连续两个季度都出现负增长就可以说美国经济衰退了。 2001年起的那次美国经济衰退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恢复正常,而这次则普遍认为在广度和深度上要深远得多。这是因为2001年的经济衰退主要影响的是IT和电信领域,而其他领域的工业产品和消费品没有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本次则是由次贷危机引起,影响到整个金融领域,因为同时伴随着高油价和高通货膨胀率,所以成为一个颇难解决的问题。 假如这次经济衰退也持续三年时间——不排除持续时间更长的可能性,那么对中国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根据CEIC数据公司和花旗集团的数据,中国GDP的增长中有25%来源于净出口,自2005年以来这个比例的变化很小。如果美国经济衰退,净出口额就会下降,会降低GDP的增长。在通货膨胀方面,净出口额的下降会降低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率。但由于中美利差的存在,而中国在今年仍会执行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并有进一步加息的可能,那么国际资本不可避免地会流入中国,从而抵消净出口下降带来的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效果。再加上如果国内消费持续增长,那将在推动GDP增长的同时,也将推动通货膨胀进一步上升。 这三个因素综合起来,在政府主导的投资维持不变的时候,至少是在2008年,中国GDP增长将减缓,而通货膨胀率增长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一个缓增长、高通胀的时代有可能到来。 美国经济变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在短期内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从外贸数据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进一步减速同时,整体出口增长却从去年下半年的22%左右提速到了2008年1月的26.7%。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在美国之外。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速已经从去年全年的14.4%和去年12月的6.8%,进一步下降到了今年的5.3%。中国对欧元区经济的出口增长速度从去年最后两个月的28.5%和27.8%加速到了今年1月的33.3%。同时,中国对包括印度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的出口也在加速增长。尤其重要的是,这样的快速增长是在近来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基础上实现的。这种出口形势看起来比较乐观,但不排除在发达国家通货膨胀上行通道中当地居民出现抢购和中间商出于囤积目的而大规模采购的可能性。这样,中国出口有可能在2008年出现加速增长,其后迅速下滑。 这种预测是从以数字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来看,而微观经济有些时候却不支持宏观经济的理论。从微观角度来看,中国出口的商品绝大部分是低价格的日常消费品,价格弹性低,即使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这些消费品价格上涨也是小幅度的,往往会为美国消费者所接受。谁会注意到一件成衣价格上涨了50美分呢? 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去,美国经济在全球将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美国的资产已经通过证券化的方式渗透到全球开放的市场中,美国经济的变化势必影响到其资产价量,从而也将这种变化的余波扩散到其他开放市场中。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家——在硅谷有最活跃的技术创新活动,在华尔街有最活跃的金融创新活动。当最新的技术和大量的资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所创造出来的商业模式会很快席卷世界,从而为美国制造出比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知要大多少倍的财富效应。 因此,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看美国经济的脸色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