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信息首席分析师 文国庆 红周刊 本栏长期的读者都知道,从2月下旬开始,我逐步看好中国股市,包括大陆的A/B股市场和香港股市。从那个时候起,尽管股市一路下跌,但我对于市场看好的立场越发坚定。 之所以看好中国股市,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从去年10月份开始的下跌,是对于两年半以来中国股市过度上涨的一次回归,它不可能是泡沫经济的破灭,也不可能是牛市的终结。这一轮调整本来就在意料之中,我们也曾经预期市场可能调整到3800点附近,但由于中国石油造成的股指变异,使得我们很难算清楚指数的正常位置以及投资者的合理反应区域,本周跌到3357点有点超出我们的心理预期,但从深证成指看,市场确实是在上周止跌企稳的,通过类比,其指数也大约相当于上证3800点左右。其他指数的运行,与深圳成指也大致相仿。

第二,如果说技术分析类似于巫术,那么基本面情况更可以使我们得到安慰。美国次贷危机及其造成的损失,完全在我们半年前的预期之内,甚至情况要略微好一些,近几个月逐步曝光的公司亏损,不过是在预期内损失的个案,仅仅是已知利空因素的兑现而已。反过来说,市场对这些因素已经通过价格下跌提前消化了。所以,我们看到,尽管本周美国的各种利空因素不断,但全球股市却在震荡中上升。 第三,国内经济数据在第一季度会出现回落,这早在预料之中,而从陆续披露出来的数据看,并不比预想的情况更差,包括通胀,进出口,工业生产和企业利润,都在预期值附近,所以我们没有为此而过分看空市场。 第四,市场认为的大小非减持确实是一个现实的市场压力,但是它没有投资者预期的那么严重。这种压力到底有多大,只凭想象是不行的,还需要实地观察。在所有的减持压力中,中国平安和兴业银行是最大的,如果这两只股票走稳了,大家就不要再故弄玄虚了。 上一周我认为香港市场已经见底,觉得国家投资公司应该去抄底了。本周国投去没去我不知道,但港股大幅上涨10%倒是实实在在的。应该说我非常看好中国市场,最看好的是香港股市,其次是境内股票市场。在我看来,香港市场的下跌可以到此为止,以后的上涨会十分凌厉,年内创出历史新高是毫无疑义的。至于境内市场,总体来看前途光明。但在具体运行上可能一波三折,这里最主要的原因是证券管理部门的市场感觉不大灵敏,出台的政策常常出现时间上的错位,所以投资者在总体看好的情况下还是免不了常常受到惊吓。 从现在起,我全面看好股市,认为绝大多数品种可以中长线投资,80%以上的股票,90%以上的基金,甚至是QDII基金我都非常看好。就A股来说,近期比较时尚的可能是大盘股,但过两周中小市值的品种会后来居上。从板块来看,近期最看好的是保险、地产、煤和焦炭。 在这一周里,尽管市场波动非常剧烈,但我在情绪上却是从未有过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