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7年,孙宇轩依然能够清晰地将自己第一次来北京的时间精确到分钟。2001年7月3日下午4点,大学毕业的孙宇轩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土地,怀揣着100多块钱加入北漂队伍,开始寻找自己的梦想。
过去的7年里,孙宇轩住过地下室,做过1年的房地产记者和5年的广告销售。几年下来,他积累了能够让自己这辈子不为生存而工作的财富,开始想着让自己的人生来一个新的开始。 2006年,孙宇轩加入亮角落传媒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负责亮角落直营分公司的渠道和广告业务建设。 亮角落的创办灵感来自于一家火锅店。几年前,银行系统出身的亮角落创始人孟智经常光顾西便门附近的一家火锅店。每次上洗手间,孟智都被小池上方的一副漫画吸引。于是,一个将漫画换成定期更新的广告牌的设想诞生了。 亮角落的商业模式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不是刻意的卖广告给别人看,而是在别人刻意看的地方卖广告。” “一个人在新陈代谢时,他的大脑是极度放松的。在洗手间这个干扰很少而且封闭的环境里,一幅设计精美的广告牌不仅不会让你反感,反而能替你打发时间。”孙宇轩对《商务周刊》解释说。 2005年3月,亮角落拿到“准生证”,当年8月正式安装了第一支广告牌。为了不引起受众的反感,亮角落拒绝低俗的广告商,而且在广告牌的下方增添漫画、笑话或者公益广告,每隔15天就更换一次漫画内容。他们还细致到提高广告框的美感,目前亮角落的广告框已经升级到了第四代。 亮角落的广告客户主要来自汽车、IT和金融等行业。与其他分众类媒体相比,角落传媒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是一种点对点的广告宣传模式,不仅可以区分开男女受众,而且可以为广告主捕捉到平时无法到达的中高端受众。亮角落甚至将广告做到了自己广告客户公司的洗手间。 媒体行业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如果不能够在短期内达到收支平衡,不能够让受众和广告主接受你的模式,后续资金跟不上,这家媒体很可能将很快死亡。“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本来就是很多中国新兴公司难以跳出的一个周期率。幸运的是,亮角落传媒在运营短短一年后便开始赢利。 2006年10月底,亮角落实现收支平衡。今年的利润更是去年的12倍,这还只是北京公司的业绩。如果包括全国加盟店的利润,亮角落今年的赢利超过1000万元,而去年只是不到100万元。过去的一年里,亮角落发展了22家加盟店,广告牌的数量从1年前的3万块增加到目前的15万块。这一快速实现赢利并迅速增长的佳绩,也让亮角落入选快速成长公司之一。 “我们快速制胜的办法是,不做泛,只做精。”孙宇轩介绍说,亮角落只捕捉三种渠道的高端白领和商务客户,一是楼宇大厦,多为白领们办公的写字楼;二是餐饮娱乐,包括饭店、俱乐部、量贩式KTV、茶馆和咖啡厅;三是商业场所,比如有针对性的选择进入一些大型商场。 对孙宇轩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亮角落无法复制分众传媒的成功模式,却要避免竞争对手的模仿。 “江南春的模式亮角落没法复制,分众做了个榜样,但给我们提供的是指导性的帮助。”孙宇轩说,目前亮角落传媒在渠道建设和业务拓展上,很多思路都需要自己琢磨。两年来,亮角落一直非常低调,并为公司制定了“埋头苦干,培养渠道”的发展原则。亮角落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在一次中央电视台要求采访前,公司甚至专门召开董事会讨论是否接受采访。 为甩开跟随者,亮角落的办法是通过特许加盟的模式快速扩张。“这种方式可以让你迅速扩张到全国,如果我们只做直营,我们的资金链很可能断裂。”孙宇轩说。但快速扩张带来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亮角落计划最终控股这些加盟店,这意味着它现在以及将来需要花费很多资金来回购加盟店股权。如今,亮角落自己吃饭已经没有问题,但要拓展全国市场则很需要资金。好在亮角落已经开始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目前亮角落已经获得了几百万元的天使投资。就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孙宇轩接到一家风险投资商打来的电话,表示愿意提供更多的资金给亮角落。 孙宇轩坦承,这个行业的确有自己的天花板,在一些地级市以下的三线城市缺乏市场。“但是仅仅主流城市的市场,已经足够让所有参与到这个行业里的人发掘好几年了。”他说。
(记者/谢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