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吴捷文 红周刊 近来市场中围绕管理层是否应该“救市”的争论铺天盖地,其实大家似乎都走入了一个误区,即把“利好”等同于“救市”。就像有人认为管理层即使出台“降低印花税”的利好,股市也未必上涨,既然救不了市也就没有降的必要!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对于A股市场制度设计中存在的诸多不公正的现象,管理层理应及时加以修正。也许这些不公正的现象给股市带来的危害在行情好的时候会淹没在表象中,但在持续暴跌的市场中就会显得愈发突出,广大投资者的信心也会因此而遭受巨大打击!所以,越是在这样的危机时刻,市场也就越是会迫切希望管理层出台“利好”。主持人这里想强调的是:降低印花税、改革新股发行制度、规范再融资、规范大小非减持……从本质上说都与“救市”无关!关系到的是中国股市能否健康稳定的发展;广大中小投资者能否在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中,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投资收益!■主持人庞丹 ·焦点话题· 看过《货币战争》这本书,作者把金融战争称作是所有战争的最高形式;还看过一本名叫《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的书,作者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美国培养一批间谍,以各种身份派到别国,通过各种手段拉拢一些有话语权、有号召力的人,来影响别国的经济政策,以便自己从中获利的种种事情。

我们这些小散户,当然无法得知各种现象背后的真实故事,但有时琢磨股市中的一些现象,还真觉得有点离奇之处。 当年B股市场的对内开放,明显是一个“放人套己”的过程。B股市场是2001年2月19日对内地居民开放的,但在6月1日前,政策只允许在境内商业银行有现汇存款和外币现钞存款的资金入市。普通百姓哪会储存外汇,所以B股市场全面向内地居民开放的时间应该是2001年6月1日。但从2月19日到5月31日,B股大涨200%,在内地居民正式进入B股市场后,B股开始暴跌。早先入市被套的外资胜利逃亡,而内地居民却站在山顶接盘,损失惨重。B股市场向内地居民开放,说来也属正常。可为什么偏要留出100多天的时间待股指从容走高后才允许内地居民全面入市,这实在让人费解。 今年A股的暴跌也有蹊跷。股市有上有下,有涨有跌,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但上证综指季度跌幅累计37.63%,创15年来季度最大跌幅,这正常吗?符合温总理说的“防止股市出现大起大落”的精神吗? 从去年11月8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了全球首只做空中国股票的ETF——“超短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基金后,中国股市就不断下挫。巧合的是,中国石油去年11月5日上市,19日计入指数,高高开出的上市价,使这个第一权重股正好为海外资金提供了有效的做空工具。据媒体报道,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有机构在刻意做空中国股市,其中A28090、T20666两个神秘席位,对中国石油以及中国神华、工商银行等一批指标股进行拼命打压,高买低卖,不计成本。而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有学者站出来竭力呼喊政府不应该干预市场。 正常的市场调整,即便形成趋势,也是波浪形的、阶梯形的。而A股市场最近却是一头向下。更为奇怪的是,每每到了重要时刻,人为作用就会适时出现。今年1月14日至17日,上证指数4连阴,18日收了小阳。而中国平安利用周末时间突然宣布巨额融资计划,荒唐的是,计划中居然不说明融资后所要做的项目。大盘应声而下,上证指数还留下了一个近百点的缺口。平安的事情未了,浦发又立刻跟进。两家公司都不缺钱,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出招,中国平安后面是汇丰,浦发银行后面是花旗,谁敢说这里面没有故事? 去年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全球经济面临考验。而我们的QDII却恰巧在这个时候昂首出海。然而只有几个月时间就落荒而败,甚至还有产品净值低于50%下限而被迫清盘的,真正地用真金白银为解放全人类做出了贡献。不都是专家吗?不都是高手吗?怎么连对大势判断的基本能力都没有呢? 世界并不太平,金融市场上也不会没有暗流。来到股市,从来就没想过只赚不赔的美事。赚钱别狂,赔钱别恼,本来也无须多说什么。只是看到有人总拿散户作为教育对象,政策常让百姓支付学费,心里觉得特别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