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通货膨胀不仅仅是食品价格上涨这样短期因素的结果,高增长、低通胀并存的美好局面可能将不再继续
专栏作家 葛艺豪
开栏的话: 英国外交大臣寇松说过“中国好比是一所大学,学者在这里永远拿不到学位。”其含义与其说是一种赞美,不如说是外国人慨叹认识中国之难。但在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几千年之大变局”时,来自外部的视角又必不可少,存在距离感的观察往往能注意到深陷其中的人所忽略的信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能找到这样一批国外学者,他们固然未必有“中国学”的学位,却在这所大学求学已久,这使他们不但具备差异化的分析框架,对中国的实际了解也能使其观点不至于仅仅是隔靴搔痒。 葛艺豪可以算得上他们中的一员,在长达15年里,他是驻中国大陆、台湾和印度的金融记者和经济分析员,为《经济学家》、《远东经济评论》、《财富》和《连线》等多家知名媒体采写关于中国经济的报道,也为《金融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撰写评论文章,并曾出任《中国经济季刊》执行主编,现为北京经济咨询公司龙洲经讯执行董事。 从本期开始,葛艺豪将以一个中国通的视野,提供他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变迁的解读。 与多数人所关注的不同,目前中国经济政策的决策者们最头痛的问题并非是他们能否不费力气地将通货膨胀保持在可控范围,而是他们需要确定未来几年的通货膨胀率,以及与之相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 在过去近十年中,中国一直保持着非常少见的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与低通货膨胀并行的局面。从1998年至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9.2%,而年均消费者价格指数仅为0.7%。货币以及财政政策主要围绕高增长目标,而且尽管能较易获得贷款,加之外汇大量涌入,通货膨胀却没有出现。 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远没有1993—1994年严重(当时消费者价格指数最高值接近25%,是目前通货膨胀水平的3倍)。但是重要的是决策者需要认识到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果使中国进入了通货膨胀的一个新阶段。为了维持未来经济的稳定发展,政府必须要建立一个新的、更高的和可以接受的通货膨胀水平,以及与之协调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在未来几年中,年均消费价格指数达到5%左右——比1998—2006年年均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之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可以保持在年均9%,与1998—2006年年均增长水平接近,但是也远低于过去几年11%-12%的年增长率。 目前关于中国通货膨胀有两种基本意见。一种学派坚持认为过去几个月的高通货膨胀率完全是由供给波动带动小部分日常食品价格上涨的暂时现象,特别是猪肉、鸡蛋以及食用油。一旦供给波动在通货膨胀体系中结束,剩下“核心”或者非食品通货膨胀率就会降至1%-2%。 另一种意见是坚持最近的高通货膨胀率是失控的货币供应以及经济过热的结果。按照这个看法,除非货币政策强烈收紧,否则消费价格指数不会比目前水平下降多少,甚至有可能加速上涨。这两种意见都是不准确的。货币供应数据显示,目前通货膨胀并不是简单的货币激增问题。从1998—2006年,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价格指数年均增长0.7%的同时,M2(广义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为15.7%。2007年,通货膨胀率接近5%,M2增长率也仅高为16.7%。 同时,那些认为目前的高通货膨胀率如同2004年粮食价格上涨都只是暂时现象的人又过于乐观了。坚持这种看法的人们忽略了工资和生产力当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即中国正在进入一个通货膨胀率低于4%-5%即为例外而非规律的新时代。 要想了解工资,生产力以及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需要将目前的通货膨胀与1990年代初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进行比较。从1994—1999年,消费价格指数持续高于批发和投入价格通货膨胀。而从2000—2006年,消费价格指数又持续低于批发和投入价格通货膨胀。这个变化如何解释? 答案是劳动生产力。在1990年代初,大多数中国城镇人口在国有企业工作,他们的工资不是由他们的生产力而是由社会习惯决定。当银行增加了对国有企业的贷款,后者便自动提高了劳动者的工资。结果就是货币供应的增长快速传导至需求的增加,进而产生工资价格不断上升。 然而,从1998年起,成千上万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在之后的几年间,私营经济成为中国城镇人口的大雇主。除非利润增加,否则私营企业雇主不会无缘无故提高职工工资。换句话来说,工人们需要靠创造更高的生产力来得到更高的工资。 中国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经合组织以及其他机构的众多研究证明,1998年后制造业劳动生产力年均增长达到20%,工资也在增长,但是速度稍慢,大约为每年10%-15%。 由于生产力增长高于工资,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单位劳动成本下降。这使得企业能在不为其产品涨价的前提下承担更高的原材料成本以及获得更多利润。换句话说: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由于生产力增加)和极低的通货膨胀。 问题的关键是当生产力增长快于工资增长,经济的生产能力(供给)就会大于消费能力(需求),结果就是通货膨胀率维持在极低且稳定的水平。但是如果工资增长大于生产力增长,通货膨胀就是必然的结果。 通货膨胀数字表明工资和生产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开始被打破。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单位劳动成本在2001—2005年间年均降低1.1%,而最近两年年均增加3.6%。意料之中,单位劳动成本逐渐提高导致消费者价格指数中制造业产品价格也逐渐呈现从通货紧缩到通货膨胀的趋势。2002年底,这些产品的价格仍在降低,最高降幅达到3%,而到了2007年底,除了服装之外,这些产品价格的年增长速度为2%-4%。 需要强调的是通货膨胀压力是缓慢且逐渐增加的。中国并没有面对一种类似1988—1989年以及1993—1995年所遭遇的失控的通货膨胀局面。所以在这种程度上说,乐观是对的: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为8%-9%,而非4%-5%的原因是食品市场的短期供给因素,今年后期消费价格指数将会回落。 但是消费价格指数并不会回落太多——当然不会降低到所谓的“核心”通货膨胀率。目前消费价格指数几乎不可能落到底线以下,而这个底线是肯定会高于“核心”通货膨胀数字——4%左右。 为什么会这样?让我们再次回到工资和生产力的问题。农村和城镇人口收入在过去3年当中都有强劲的增长,一部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因为政府的政策促进了农村人口的收入增长以及增加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 此外,工资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在每一个经济部分中都有不同,结果就是价格在这些部分的增长速度也有异。一个部门当中价格的增长取决于生产力的增长:生产力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很多研究显示在制造业,生产力增长率非常高。虽然我们缺乏更多其他部门的具体研究,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生产力水平在服务业要低一些,在农业部门更低。这意味着通货膨胀在这两个部门会更高。 我们预计即使食品市场供给问题即将结束,相较于其他商品和服务,农产品(爱股,行情,资讯)通货膨胀仍将维持高位水平。到本年末,消费价格指数通货膨胀整体水平将降至5%左右,但是很可能食品、服务以及制造业产品通货膨胀分别达到10%、3%和1%。此外,即使制造业产品价格上涨缓慢,在过去5年中上涨的趋势仍然十分明显。由于农业生产力低下以及制造业持续上涨的单位劳动成本,在未来一段时间,消费价格指数几乎不可能降至4%以下。高增长和低通胀的日子将一去不返。 对于政府来说有两个基本的结论。一是对于短期的通货膨胀毋需惊慌,因为农业价格的压力减小以及其他部门价格压力的增加都会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第二,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在未来5-8年内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因为高增长和低通胀的日子已经不再。这一框架应该依次包括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首先,政府需要在重点考虑工资和生产力趋势的前提下明确一个新的“正常的”通货膨胀率。从1998—2006年,这个比率为1%。在未来几年,通货膨胀率可能为4%-6%。对于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数字:在1950—1960年代,日本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通货膨胀率年均增长6%。 其次,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意见:究竟通货膨胀有怎样的趋势即会产生危险信号。如果“正常的”通货膨胀率在4%-6%之间,之后偶然升至7%或者8%并无大碍。但是如果超过9%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货币收紧的警告。 最后,还需要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应该与“正常的”通货膨胀率保持协调步伐。在过去的两年中,经济增长率比较高,超过11%。而在9%左右是可以接受的。未来一到两年,由于出口增速已经开始降低,中国经济增长可能自然降至这一水平。如果情况如预计的一样,政府就毋需做更多的货币紧缩工作。但是如果出口增速再次加快,政府可能就要做好刹车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