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是“宁波帮”文化的发祥地,诞生了严信厚、虞洽卿、吴锦堂等巨商。从传统到现实,慈溪人对宁波帮商业文化的承袭并不完全。
在慈溪东部的伏龙山下,有一处中西合璧的楼群坐西朝东,占地10余亩,蔚为壮观:亭台阁榭,花园天井,别具一格。这幢房子原名“天叙堂”,是为宁波帮的领头人虞洽卿故宅。
110年前,虞洽卿从伏龙山下出发闯荡上海滩,成为上海商界巨子和宁波帮的领头人,为近代上海的繁荣作出了贡献。而近代历史上,慈溪是“宁波帮”文化的发祥地,虞洽卿、严信厚、吴锦堂等“宁波帮”头面人物都是慈溪人。 20年前,秉承先人“农商皆本,经世致用”精神的慈溪人,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描绘出一幅幅工商名城的辉煌画卷,成为全国最富裕和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从传统到现实,慈溪人的承袭并不完全。 家族意识过浓 在早期宁波帮的文化内涵总结中,从未有学者将“家族意识”纳入其中,这有史可据。 作为最早投资于新式民族工业的资本家,严信厚的经营管理意识便有着聘请职业经理人的痕迹。光绪十二年,严信厚将宁波一个手工轧花工场改建为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当时国内第一个机器轧花厂。 值得一提的是,通久源机器轧花厂聘请了日本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采用日本新式大踏板轧花机及蒸汽机、锅炉。第二年,工厂正式资本达到银两5万两。光绪十五年,严信厚创办中英药房,由知名行业人士庄凌晨负责打理,严除了保留股东身份之外,未有参与经营。 这种有意识淡化家族经营机制的做法,似乎值得现代慈溪企业的学习。长期以来,慈溪企业在从小作坊到大作坊的转变中,始终未能突破家族企业的桎梏,给企业发展壮大带来了影响。 根据宁波大学宁波帮研究中心戴光中教授的观察,家族制在过去的20年里,确实给一些慈溪企业带来了便利。“决策灵活、管理成本降低,”在慈溪,甚至有一批“螺丝刀工厂”。“晚上开工,白天把东西一收拾,就成住宅的家庭小作坊比比皆是。” 但家族制的弊端在新环境下成为了利刃的另一面。 “慈溪的第一代创业老板,文化水平都比较低,相应的也不太重视子女接班人的教育,”方太集团茅理翔表示,有很大一部分人接班人,并未与时惧进,用新方法管理企业。 在慈溪,经常可以看到,许多老板娘在幕后掌控企业的例子,我们不否认有些女人的能力,但这种“夫妻店”式的管理难免会产生很多弊端。 “我有一个朋友,他们姐弟俩,老大董事长,老二总经理,开始很规范,等大家一结婚就有派系出现了,后来就有了三大派,结果一个厂也分成了三个厂。”周围活生生的例子促使茅理翔下决心不能重蹈一些家族企业的覆辙。 家族企业要发展,最终都要走淡化家族制的道路。根据方太周围很多工厂的规律,基本上从一亿元左右的规模开始就要淡化家族制,不如此人才引不进来。但是,民营企业目前要彻底否定家族制还不是时候。茅理翔认为,当前民营企业还不可能彻底否定家族制。不仅是大环境未成气候,而且职业经理人阶层还没有形成。所以,他的观点,既不是彻底否定,也不是彻底肯定,而是取中间,要淡化家族制。 缺乏战略眼光 创新精神在近、现代的宁波商帮发展史上不难找见。当年慈溪人虞洽卿破天荒地筹建起新型航运公司,并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还有“火柴大王”、“肥皂大王”等宁波商人抱着“敢为天下先”的观念,纷纷成为各自行业的“巨子”与“领头羊”。 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慈溪人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中勇当“弄潮儿”,在资源缺乏、能源不足的客观条件下,已获得全国百强县第6名的发展水平,不能不让人深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但随着产业竞争压力的加剧,以“块状经济”为特征的慈溪各类专业化产业区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批民营中小企业热衷于快速跟进模仿;缺乏自主科技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忽视品牌竞争,把低质低价的价格竞争视作制胜法宝,假冒伪劣因此而屡禁难绝。 从表面上看来,“慈溪制造”在业界声名渐起。但是,在其背后,也有这样一个事实不容乐观:生产很热闹,出口很红火,但赢利能力并不强。被评为“中国名牌”的5个产品,都为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明显偏低。 “慈溪企业对品牌的理解、建设、维护具有一定局限性:过于专注和务实,造成企业战略眼光和大视野的缺失,缺乏锻造品牌的先天基因。”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所徐定宝教授表示,慈溪人不缺乏创业精神,但在持续创业方面却显得后劲不足,这也带来了企业团队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家精神缺失 在人人都想当老板的慈溪,“宁为鸡首,不为凤尾”的个体创业精神带来了慈溪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成长为领袖企业的时间拉长,甚至可能夭折。 对集体合作意识的淡薄,也使得慈溪企业间的合作变得异常艰难,这更使企业规模的扩张仅仅停留在不断建设新厂房的水平。这也是慈溪的产业集群在原料供应、生产制造以及销售渠道没有形成梯次形分布的原因。资源的平行使用实际上是一种浪费,同质化竞争产生大量的内耗,加大了企业升级的难度。 慈溪企业家“宁为鸡首”的经营观念,也成为整合区域品牌,打造共同终端的最大障碍。“我对联合不看好。”一位行业人士简单而果决地表示了他的看法,他表示,早在两年前就有数家慈溪企业要联合上马压缩机项目,但每每到关键时刻卡壳。“问题就是总有企业想要单独搞。” “宁波帮”的大气和做大事的传统为什么在今天反而失落了? 慈溪的文化研究者告诉记者,慈溪是个移民社会,是在“唐涂宋地”上发展起来的。自祖上以来,便是“吃人家谷,住人家屋”。资源的严重匮乏,逼得慈溪人走南闯北,四海为家,当跑街先生。久而久之,熏陶出了慈溪人的共性——商气,形成全民皆商的浓郁氛围,也造就了“一镇一品”的独特区域经济格局。不过,慈溪人的“商气”,今天也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来,最明显的是唯利是图的短视作为频频发生。 ”宁波帮“之所以成功,是敢于走出去的结果。今天慈溪人要做大事,也必须走出慈溪!但现实是很多慈溪企业只愿在本地守着家业,几乎没有企业把总部或研发中心搬迁到宁波、杭州或上海,这样就无法在更大范围有效配置资源。 “今天的慈溪精神,也应该蕴含‘宁波帮’的内涵,”宁波大学施建设教授认为,慈溪企业应该勇于进取,敢于开拓,把弱势转化成优势。他相信,今天的慈溪乃至浙江民营企业家会发扬“宁波帮”的优秀传统,敢于自我超越,以更宽阔的视野和更大气的胸怀做企业,进而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