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音乐电台



    Last.fm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交音乐平台。音乐库里有超过1亿首歌曲曲目(其中300多万首可以收听)和超过1000万的歌手。每个月,全世界250个国家,2000万人在这里寻找、收听、谈论自己喜欢的音乐。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你所需要的最后一个音乐网站”——Last.fm这个名字不无傲慢之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创始人之一马丁·斯迪克赛尔(Martin Stiksel)解释说,“通过音乐分享、社交网络,我们试图把全世界音乐爱好者集中到一起,把人类历史上一切与音乐有关的内容都汇集在一个地方——音频、视频、艺术家、Wiki、照片、演唱会、专辑列表,你无需再去别的地方浪费时间”。

    文/陈赛

  屋顶上的睡袋

  奥地利人马丁·斯迪克赛尔(MartinStiksel)是一个音乐记者,到伦敦后,他做了音效设计师。在一次小型演唱会上,他认识了德国人菲里克斯·米勒(FelixMiller),两人都喜欢晦涩嘈杂的电子乐。气味相投,决定合作一个网站。

  那是2002年,全世界热爱音乐的人都在Napster传奇般的崛起和没落中兴奋不安着。互联网上那么多的音乐资源,却一直不能为人所用,Napster第一次给歌迷一个机会,去寻找和获取自己真正需要的音乐。但Napster如昙花一现,网上网下,人们找音乐的平台又没了。“这些问题音乐媒体不去理会,音乐杂志不景气,更不能指望电视和电台那些只锁定主流音乐的媒体。”于是,这两个欧洲人决定自己做,“如果你想干点儿跟音乐有关的事业,再没有比伦敦更好的地方了”。

  “当时我们有很多朋友在做音乐,而且做得很好,他们都想找到愿意听的人。”两人打算做一个小网络唱片公司,专门发掘有才华的新歌手和乐队,把他们推荐给品味相投的听众。2003年春天,他们在《卫报》上读到一篇小文章,关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计算机系一个名叫理查德·琼斯(RichardJones)的学生写的毕业论文,这个24岁的年轻人开发了一个音乐推荐引擎Audioscrobbler,能通过记录用户在PC和iPod上的音乐收听习惯而分析其音乐品味,并同步记录到互联网。当时,他们的网站正缺少这样一种关键技术,无法机器抓取数据,只能靠用户的手动排名来分析其音乐品味。两人激动得难以自已,立刻给这个年轻人写了一封信,然后跳上开往南安普敦大学的火车。

  几天后,他们把理查德带回了他们那个破旧的大仓库。“那时候我们穷得一个铜板都没有。”马丁·斯迪克赛尔告诉记者,“我们没钱付他薪水,只好亲自给他做饭当报酬。”有5个月的时间,理查德就睡在旧仓库的屋顶,睡袋上到处是蛀虫咬过的痕迹。每天早晨6点,强烈的太阳光照下来,他就得跳起床工作,否则就会被烤焦。没有钱,没有时间,也没有社交生活,那时候,Last.fm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切,唯一的消遣是打《星际争霸》。

  不久,《连线》杂志报道了这个小网站,很多人一下子涌到Last.fm,服务器崩溃,他们不得不重新写网站。这次媒体曝光之后,他们开始有了信心,“我们知道必须坚持下去。无论人们怎么说,无论我们有多穷,我们也知道在我们之前很多人都失败了,尽管他们在正确的时间有了正确的创意,就是没能坚持下去”。

  今年5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2.8亿美元收购Last.fm。CEO莱斯利·孟维斯解释收购原因时说,“Last.fm是世界上成长最快的互联网社区”。

  重新学会热爱电台

  《时代》杂志将Last.fm选为今年“全球最酷的50个网站”,因为“它让人们学会重新热爱电台”。传统电台的致命缺陷在于,人们对于所听的音乐没有控制权,当他们不喜欢某首音乐某个DJ时,唯一可做的,就是关掉电台。相比之下,Last.fm的建议很诱人:一个完全符合你的心意的自制电台,源源不断地为你免费播放音乐,这些音乐你也许听过,也许从来不知道它们的存在,但你会喜欢它,因为Last.fm比你更了解你的音乐品味。

  Last.fm的“Audioscrobb”(同步记录)基本上是一种“懒人找新音乐”的办法——你不需要做什么,只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一个客户端软件,此后你每在电脑、iPod或者iTunes上播放一首音乐,这个软件都会忠实地记录下来,分析哪首歌曲播放的次数最多,然后自动向你在Last.fm上的个人音乐主页添加元数据,推荐你可能喜欢的新音乐。你可以随意地听,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操作,表示你喜欢或者跳过、禁止这首音乐。这个私人电台还会深入你的音乐生活,将你与同样喜欢这些音乐的人连接起来,创建音乐小组,彼此分享和推荐好音乐。就像朋友之间互相比较唱片收藏,既然品味相似,那么他的唱片中必然有你喜爱而未曾听过的音乐。

  “Last.fm的目的很简单:发现你喜欢的音乐。”马丁·斯迪克赛尔一再地强调。他自己就在Last.fm上找到了很多德国六七十年代的摇滚乐,CD店里已经很难找到,甚至一些20世纪初录制的音乐,“实在太多,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很多人,他们年轻时喜欢过的歌手和音乐,也许会一直听到老死,但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寻找新的最爱。世界上那么多好音乐,本来可以让你喜欢,让你忧伤或感动,让你觉得生命美好,但都错过了。

  除了Last.fm,Pandora、Slacker、Audiobaba等网络音乐电台也都打着同样的口号,它们的运作模式大同小异,无非是分析你的音乐品味,然后通过流媒体播放更多符合你品味的音乐。关键是:如何分析一个人的音乐品味?

  最后一个音乐电台
  Last.fm最大的竞争对手Pandora.com依赖学院派的分析。他们的“音乐基因工程”请了一批音乐专家,对60多万首音乐做外科手术式的量化分析,根据歌手的音质、乐器的音调、风格、和弦等,一一记录分类。每次你键入一个歌手的名字,Pandora就会在数据库中寻找与他相同“基因”的音乐。

  Last.fm恰恰相反,它利用的是“群体的智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喜欢王菲,而与你同样喜欢王菲的朋友在听林忆莲,Last.fm就会把林忆莲放到你的播放列表上。“我们与Pandora最明显的区别是,我们围绕音乐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社区,是这个社区帮助我们提炼‘推荐’。我们推荐的音乐是从2000多万人真实的收听习惯中提取出来的。所以,你播放音乐的次数越多,Last.fm上的用户越多,推荐结果就越准确。”不仅如此,它比“音乐基因工程”更能发现音乐与音乐之间的意想不到的关联,甚至无意间泄露你最近的心情。听说有人失恋了,心有不甘,就在Last.fm上看前恋人在听什么样的歌,猜测他们此时的心情。

  “做Last.fm最好玩的是,观察人们正在听什么音乐。这个数据非常有趣。我们的‘音乐排行榜’(HypeChart),能清晰地看到什么音乐正在跨越主流。我们能准确预见什么乐队会走红。在Last.fm上,我们看到Wombats、ArcticMonkeys走红的全过程。最近,英国《音乐周刊》开始刊登我们的‘音乐排行榜’。这说明Last.fm正对主流音乐界产生影响。这张榜单比唱片销售成绩更能代表音乐的潮流走向,因为它是真正的民意。你买一张CD,也许只听了一次,销售结果不能反应这一点,但在Last.fm上可以。”

  Last.fm喜欢以“Napster理念的继承者”自居,虽然这样的定位曾在网站创办初期给他们带来不少麻烦,因为Napster的官司,没有投资人愿意坐下来听听他们的想法。但是,随着时间过去,主流音乐工业越来越意识到社交网络对推销音乐的意义,虽然他们很清楚,从Napster开始,新技术一直正在动摇主流音乐工业的权威。四大唱片集团中的3家——EMI、华纳音乐集团、索尼,2万个唱片公司,以及10万多位独立音乐家都与Last.fm建立了合作。与Naspter的非法下载不同,Last.fm采用的是流媒体播放,可以通过第三方版权组织合法支付网络广播的版税。“从Last.fm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一直与唱片公司和第三方出版商谈判,保证唱片公司和艺术家能得到报酬。”

  当Pandora、Slacker都在急于将网络电台的服务移植到移动平台时,Last.fm却将很大一部分工作重点放在了扶植新人上。两个月前,他们推出了一个“现在组建一个乐队”(NowFormABand)的Blog,旨在鼓励和教导年轻音乐家通过互联网的免费工具来随心所欲地创作自己的音乐。这个网站的灵感来源于1976年一本地下音乐杂志《PunkFanzine》的口号——“三个和弦组支乐队。”时隔30年,他们的口号是“三个网站可以组支乐队”——一个网站制作,一个网站推广,一个网站发布。

  未来,人们怎么寻找音乐,音乐又如何寻找歌迷?

  马丁说:“现在很难对未来的音乐做出任何的预测。我只能说,音乐的控制权会越来越放到歌迷的手中,他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买卖音乐,而不是通过大一统的音乐零售商。乐迷自己会变成推销员,推销他们真正喜爱的歌手。”

  Last.fm的中文网站已于去年底开通,不过因为服务器在伦敦,影响收听质量。Last.fm大中国区经理高海芳告诉记者,“我们正在计划在亚洲地区设置镜像服务,以提高整个亚洲用户,尤其是中国用户的收听体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3779.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备战高考最后一个月 一个月备战托福

如何备战高考最后一个月——简介如今又快到了一年高考时,莘莘学子们是不是在努力备战高考呢,离高考还剩仅仅一个月了,大家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一个月,这里小编以过来人的身份来给点自己的经验给高三的孩纸们吧.如何备战高考最后一个月

转载 走进中国最后一个麻风病村(组图) 耶路撒冷王 麻风病

看完《岛》这本书再看看中国这个地方,政府对麻风病人的关注太漠然了。原文地址:走进中国最后一个麻风病村(组图)作者:三月鹰飞核心提示:■麻风病患者治愈后,曾尝试着回过家。但家人的冷漠和社会的歧视又迫使他们无助孤单的生活着。两年

声明:《 最后一个音乐电台》为网友半城柳色半声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