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大压缩(4)

 第23节:大压缩(4)


系列专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力作:美国怎么了》

  但到了50年代,尽管仍有一些美国乡下人依赖户外茅厕,也有一些城市家庭住在盥洗室外置的廉价公寓里,但这明显是少数。到1955年,大多数美国家庭拥有一辆汽车,而70%的住宅都安装了电话。

  另一方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代人时间里,作家菲茨杰拉德说的富人"与你我不同"很大程度上成为一句虚言,而这可谓是空前绝后的。在50年代,美国很少有人过得起一种奢华的、足以与中产阶级形成强烈反差的生活方式。富人的房子也许比大多数人的大,但他们再也没有能力住在府邸里--尤其是因为,他们养不起打理这些深宅大院所必需的仆人。传统上富人与其他人在服饰上的差异基本消失了,究其原因,一是普通工人已有钱购买(并清洗)好衣服,二是富人再也无法维持旧日的穿衣方式,那需要大群仆役来服侍他们上装与卸装。富人传统上在出行快捷方面享有优势--直到今天人们还称高档店铺是开给"马车顾主"的,而在汽车普及之后,连这个优势也消失了。

  如果说上述的一切都给美国人带来一种新的尊严感,我想这不是一种浪漫的想象。我们对"长镀金年代"美国所知的一切都说明,尽管这个国家有民主的意识形态,但那是一个阶层观念很强的社会--当时富人自认为是高于工人的"上等人",而工人整日害怕(并愤恨)那些"老板"。但在战后的美国,上述阶层观念已大体无存--在这里,我可以根据我个人的记忆来发言,因为我是在这个社会里长大的,同时我们也可从人们的言辞与记述中了解情况。战后的美国社会有穷人,但真正的富人很少,对社会的影响也很小。当时许多工人得到运作良好的工会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其工作之稳定可与技能高超的专业人员相比,甚至在收入上也往往与之接近。人们在物质生活上的差别不过就像卡迪拉克车与Chevy车的区别:一个人或许比另一个人过得奢侈,但在人们可以去哪里、做什么这些事上,并没有大的差异。

  那么,这个民主社会是如何形成的?

  富人怎么了?

  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是位移民到美国的俄国人,于197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大体上是由他创立了现代经济统计学。他于20世纪30年代建立了美国的"国民收入核算"系统,借助这一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在内的数字体系,我们可以探究美国的收入状况。到20世纪50年代,库兹涅茨已将关注点从国民收入的总体规模转到国民收入的分配方面。虽有资料方面的限制,他仍能表明,战后美国的收入分配要比"大萧条"之前公平得多。但这一变化究竟是政治带来的,还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市场力量带来的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3594.html

更多阅读

走极端人性格特点 第23节: 老实人走极端(4)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那么,出路何在呢?  首先,应该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坚持大原则的情况下,在具体问题上可灵活掌握,在某些情况下,还要敢于突破原则。讲究灵活性,就是要掌握方式方法,要学会用多种手段去

第23节:大易与管理(14)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要做到这种地步,必须明白易理。依据易理来判断,才合乎中国人的观点。大家都有共识,社会上不但有共同的语言,而且有共通的语言——这样,够水准的裁判增多,社会才有公理可言。  企业组织最

第23节:大公司还是小公司?(3)

系列专题:《如何把自己推销出去:总裁的第一份工作》  高层决策者,领导者就如同一条鲸鱼。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你的,狂风暴雨的日子也是你的。最重要的是,你要永远前进,没有停歇。你没有上岸休息的权利——上岸的鲸鱼,就搁浅了,是要死亡的。

第14节:大化解(4)

系列专题:《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念之转》  2.你要他如何改变?你期待他怎么表现?  我要(人名)保罗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我身上。我要保罗全心全意地爱我。我要保罗了解我的需要。我要保罗同意我的想法。我要保罗多做些运动。  3.他

第23节:敢于决策(4)

系列专题:《一读就通成功之道:是男人就要成功》  勇敢的定义只有一个,但勇敢的表现却可能多种多样。  有这样一个故事:老板招聘雇员,有三人应聘。老板对第一个应聘者说,楼道有个玻璃窗,你用拳头把它击碎。应聘者执行了,幸亏那不是一块

声明:《第23节:大压缩(4)》为网友雨落心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