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人区 解谜中国富人



    美林集团等机构针对富人的一些研究揭示,2006年中国内地富裕人士增加了7.8%,拥有的财富总值达1.7万亿美元。在中国,不到1%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总量的67%以上。和欧美富人不同,中国富人有着非常鲜明的特征,比如持有现金的水平极高、担心个人隐私曝光。重重谜团之下,我们试图破解:什么造就了中国富人?什么是他们的真实面目? 

    解谜中国富人

  在全球财富市场上,中国“富人”这个群体的体量和重要性越发突出。

  美林集团、凯捷顾问公司近期发布的《亚太区财富报告》揭示,亚太地区富裕人士的财富总值达8.4万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10.5%;中国内地与日本占亚太地区富裕人士财富总值的64%;2006年中国内地富裕人士增加了7.8%,拥有的财富总值达1.7万亿美元,使中国内地成为九个研究对象中的第二大富裕人士及财富集中地。

  而波士顿咨询公司近期的一项研究《中国富人的特征》则揭示,在中国,不到1%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总量的67%以上。而在这一富有人群中,中国最富有的0.1%的家庭(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掌控着全中国41.4%左右的财富。和欧美富人不同,中国富人有着非常鲜明的特征,比如持有现金的水平极高、担心个人隐私曝光。

  通过本期商业前智,我们试图让“中国富人”这个群体的面目变得清晰起来:什么造就了中国富人?与其他地区富人相比,他们由内而外散发着哪些显著不同的气质特征?

  本专题文章由美林集团、凯捷顾问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授权刊登

  “新钱”可能低估了风险

  “中国百富榜”编制者胡润说,“就个人致富而言,2007年是成熟之年。”然而,成熟的财富并不等于成熟的财富管理。近期,《中国企业家》就中国富人的财富管理难题、趋向以及与欧美国家的差异等问题专访了《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作者之一、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合伙人兼执行董事米嘉。

  《中国企业家》:BCG对于中国富人在财富管理上的基本特征,得出哪些突破性的看法?这与欧美等成熟市场的富人相比有哪些大的差异?

  米嘉:中国富人的财富来源很多是“新钱”,通常来自于创业企业。不像其他国家,有相当比例是继承而来。中国的这些富人中,尤其是个人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90%都是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自身。

  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富人的财富管理呈现出“极端相反”的两个特征:一个是在投资方面相对保守,金融资产有超过60%都是以现金形式保存在手里,以现金储备作为财富安全的保障。另一方面,他们会投资在风险非常大的东西上。创业经历的影响,使他们习惯于在几周内获得快速回报,期待几周之内就能达到10%、20%甚至30%的回报,不会像一些成熟市场的投资者有耐心在几年之内得到一定资本回报率。西方的财富管理和投资文化可能更平衡一些,像金字塔一样,底层是大量非常安全的投资,中间有一些是中等风险、中等回报的投资,最顶端是高回报、高风险的投资。

  此外,中国富人大多是白手起家的第一代企业家,倾向于参与投资决策过程,你经常会听到他们说“这是我的钱”以及“这个交易怎么样?”。西方国家的富人更多是托管制。投资者把钱给银行客户经理,告诉他:我的投资目标是什么?希望的回报是什么?我能接受的风险是什么?这几点明确之后就全权委托。富人与理财顾问一年大概只见上两三面。而在中国,富人喜欢经常打电话问理财顾问出现什么新产品、收益如何、有什么建议,然后自己决定是否投资。

  《中国企业家》:近些年中国富人的海外投资行为是否增多了?在除中国之外的其他新兴市场,存在哪些“淘金”可能及风险?

  米嘉:其实中国富人现在还不太愿意在海外投资,因为人民币升值,在海外投资,首先你得考虑你的回报,至少要有5%来补偿升值带来的压力。股市最近两年涨得也很快,在国外找不到很好的投资项目,所以现在来说投资海外的比较少。还有一个原因是,QDII刚刚开始引入,虽然有一些成功,但是还不很普及。也许只有等到股市出现大的波动时,人们才可能会考虑把投资分散到更多的地方。

  在亚洲,除了中国以外,还有哪些新兴市场是富人关注的热点呢?过去是韩国,现在是越南和印度。据我观察,马来西亚、新加坡正设计一些符合伊斯兰教法规的投资产品,吸引中东富人到那里投资,因为中东投资者需要买那种符合伊斯兰教法规约定的产品。

  《中国企业家》:中国的富人在理财、投资上容易犯的错误或遇到的一些误区是什么?

  米嘉:投资本身是没有什么对错,就是在风险上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比如说股市上,有些人说我想在三个月之内把资金翻一倍,选中一个自己觉得好的股票,像赌博一样,有可能对,也有可能错。由于现在股市持续地上涨,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或者低估了这种风险,现在一路上去,大家很开心,但是他可能忘记了过去出现的一些不好的方面。如果你说投资上最大的误区,可能就是低估了风险。

  

  实质GDP与股市市值的增长作为财富创造的主要驱动力,创造了2006年的佳绩,大幅增加了亚太地区的财富积累。《2007年全球财富报告》指出在2006年全球富裕人士增长最快的市场中,亚太地区的五个市场榜上有名,其中新加坡排名第一,印度排名第二,印尼排名第三。

  经2005年的微幅走缓,2006年亚太地区的GDP与股市市值增势与全球步伐一致。除了澳大利亚、印尼及香港,亚太地区其他市场的实质GDP都呈现增长态势。同样地,除了日本与韩国,其他市场的股市市值也都呈现快速增长。

  亚太地区的富裕人士——拥有100万美元金融资产(不包括其主要居所)之人士——受益于地区持续的强劲经济表现,财富总值增加,富裕人士群体不断扩大。2006年富裕人士的增长率由2005年的7.3%上升至8.6%,达260万人。在全球950万的富裕人士中,亚太地区占27.1%;而本报告研究的九个市场占亚太地区富裕人士人数的94.0%。2006年亚太地区富裕人士的财富增加10.5%,增长幅度高于2005年的8.0%。2006年亚太地区富裕人士拥有的财富达8.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富裕人士的财富总值37.2万亿美元的22.6%。(参见图1)

  超富裕人士的人数——持有的金融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的人士——增加了12.2%,略高于2005年12.1%的水平,也高于2006年全球11.3%的增长率。亚太地区超富裕人士的人数已达17500人。

  亚太地区富裕人士财富增长的经济驱动因素

  2006年全球实质GDP增长率从2005年的5.0%上升至5.4%。在亚太地区研究的九个市场中,有半数以上市场的增长速度高于或等于这一水平,这部分是由于该地区强劲的个人及公共消费,稳定的投资与生产力。

  尽管持续受到禽流感与油价波动的威胁,亚太地区的股市市值增长仍堪称稳健。继互联网泡沫后,亚太地区的股市市值从2002年开始表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欧洲与北美的股市则在2003年开始复苏。

  新加坡是区域内富裕人士增长最快的国家,实质GDP增长率在2006年大幅攀升,2005年的增长率为6.4%,主要归功于政府兴建的基础建设项目。新加坡的经常账顺差占GDP比例为29.9%,储蓄水平占GDP的49.3%。这些因素使得该国在亚太地区富裕人士增长最快的排名中稳占一席之地。2006年,新加坡股市的表现也很亮丽。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市值由2005年18.3%的增长率飙升至49.3%。该国的主要指数——海峡时报指数上涨了27.2%,为富裕人士创造财富提供了无限机会,富裕人士在2006年增加了21.2%。

  印度是亚太地区富裕人士增长第二快的市场。2006年印度经济持续扩张,实质GDP增长率为8.8%,增长幅度略高于2005年的8.5%。收入增加及由于信用快速膨胀所带动的个人消费,驱动了该国经济增长。雅加达证券交易所(JakartaStockExchange)的表现,巩固了印尼作为2006年全球富裕人士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的地位。雅加达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市值高涨70.6%,与2005年的11.2%相比,增幅非常显著。在2006年底,印尼富裕人士拥有的财富为712亿美元。

  韩国的实质GDP也有所增长,由2005年的4.0%升至2006年的5.1%。韩国政府启动了几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助激励建筑方面的投资。此外,韩国人民的储蓄水平亦相当高,占GDP的38.4%。但韩国股市的表现却不尽理想。2006年韩国证券交易所(KoreaStockExchange)的股市市值增长率由2005年的80.2%跌至16.2%。由于各经济驱动因素表现参差,2006年韩国富裕人士增长率仅为14.1%,增幅小于2005年的21.3%。但这一增长幅度仍算强劲,使韩国依然能跻身富裕人士增长最快的市场之列。韩国富裕人士拥有的财富在2006年达2657亿美元。

  2006年香港的实质GDP增长放缓,由2005年的7.3%滑落至2006年的6.4%,但仍保持稳健。虽然由于低失业率与股价走高,个人消费有所增长,但公共消费出现负增长,拖慢GDP增长步伐。2006年用于建筑的公共开支下跌21.4%,部分导致实质GDP增势放缓。香港2006年的储蓄水平也相当高,占GDP的40.3%。

  香港股市在2006年表现强劲,股市市值上升62.6%,主要归功于首次公开发行活动热络,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数中国工商银行(ICBC)。香港的主要指数恒生指数(HangSengIndex)的涨幅由2005年的4.5%上涨至34.2%。在实质GDP与股市市值跌涨互见的表现下,该区的富裕人士在2006年增长了12.2%,拥有的财富达4641亿美元。

  中国内地的实质GDP增长持续飙升,由2005年的10.2%增长至2006年的10.5%。毫不意外,这一增势领先亚太地区所有市场的增长水平。中国相对高的消费水平以及出口激增推动了GDP增长。展望未来,由于中国内地开始实施社保计划,特别是在健康与教育方面,政府的消费将持续增加——2006年增长率为8.0%,2005年为7.7%。2006年中国内地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7.1%上升至7.7%。

  正如《2007年全球财富报告》指出,中国内地的股市在去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力道。2006年上海/深圳指数的股市市值增长率为220.6%。这归功于政府解除对首次公开发行的限制,四家国家控股的银行中有三家陆续上市等诸多因素。在第一期的《亚太区财富报告》中,我们指出中国内地尝试将非流通股转换为流通股。到2006年,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已转换成流通股,此举创造了资金流动性,促进股市市值增加。2006年中国内地富裕人士增加了7.8%,拥有的财富总值达1.7万亿美元,使中国内地成为九个研究对象中的第二大富裕人士及财富之集中地。

  日本近年经历了历时最久的经济扩张,2006年的实质GDP增长率为2.2%,与2005年的1.9%相比算是稍有回升。若不是因为公共开支及个人消费的减缓,GDP的增长情形可能较为强劲。尽管已经历漫长的经济复苏,2006年日本的股市仍是欲振乏力。东京证券交易所(TokyoStockExchange)的股市市值在2006年增长率仅为0.9%,而2005年的增长率为28.5%。但即便如此,在亚太地区研究的九个市场中,日本仍是富裕人士为数最多、积累财富最多的市场,到2006年底财富总值已达3.7万亿美元。

  至于澳大利亚,由于严重的干旱及相对较高的利率,经济增长的脚步放慢。2006年实质GDP增长率由2005年的2.8%滑落至2.5%。相形之下,澳大利亚的股市表现则相当不错。2006年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ustralianStockExchange)股市市值上涨了36.3%,普通股价指数(AllOrdinariesIndex)上涨19.9%。整体而言,由于股市表现强劲,澳大利亚的富裕人士增加10.3%。2006年富裕人士的财富增加至5082亿美元。

  财富聚集于超富裕人士手中

  正如《2007年全球财富报告》指出,财富聚集于超富裕人士手中的趋势仍然持续。全球范围内,约有89.7%的富裕人士拥有100万至500万美元的资产。这些富裕人士拥有的财富占全球富裕人士财富总值的42.2%。在全球富裕人士中,有1%可归类为超富裕人士。2006年,最富有阶层持有的财富占全球富裕人士财富的比例由2005年的33.6%上升至35.1%。

  这一趋势在亚太地区也同样明显。2006年,亚太地区91.1%的富裕人士持有100万至500万美元资产,占地区富裕人士财富总值的50.4%。在2005及2006年,超富裕人士均占亚太地区富裕人士总数的0.7%,但在2006年他们拥有的财富占整个地区富裕人士财富总值的比例由2005年的24.4%增加至25.4%。

  亚太地区市场变得日益成熟,财富持续在超富裕人士手中聚集,与全球成熟市场的整合趋势同出一辙,这点并不令人意外。此外,从各富裕阶层的富裕人士增长幅度来看,亚太地区的财富在超富裕人士手中整合的态势明显比世界其他地区来得快。在全球及亚太地区,拥有100万至500万美元资产的富裕群体增长步伐较为一致,但拥有500万至3000万美元之富裕群体的增长情形则有所不同:亚太地区富裕人士增长幅度为10.1%,而全球为9.4%。这一差异在超富裕群体中表现更为显著,亚太地区最富有人士的增长率12.2%,全球的增长率为11.3%。

  尽管如前所述,财富呈现持续集中的趋势,但亚太地区仍是拥有100万至500万资产之富裕人士的最大集中地。这为顶尖财富管理公司在为各阶层富裕人士提供服务方面创造了无限商机。

  2008年前景展望

  亚太地区的外包服务与贸易优势不断吸引海外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热忱。在持续的投资热忱与日益增强的国内经济共同推动下,亚太地区有许多经济体与市场快速成长,发展速度在全球首屈一指。

  在《2007年全球财富报告》中我们提到,在未来的几年内,随着亚太地区与全球的成熟经济体增长变得缓和,亚太地区整体的增长将放缓。经济学人智库(TheEconomistIntelligenceUnit)预估亚太地区实质GDP增长率将于2007年减缓到4.5%,2008年至4.3%。亚太地区最大的贸易国——美国2007年的实质GDP增长预估会降到2.3%,2008年将为2.6%。美国进口在连续两年增长6.1%后,增势将有所减慢,预估2007年的增长率为3.2%,2008年为4.6%。

  由于中国内地将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资本市场的结构在不断变化。随着亚太地区市场发展逐步稳定,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能从容面对市场风险,市场应仍能维持强劲增长,正如从2002年以来的一贯表现。但由于各区都在实施货币紧缩政策,经济增长可能会受到抑制。实际上,韩国在2007年中已调高主要利率至4.75%,升幅为0.25%,在八月利率再次调高至5.0%,但韩国央行总裁表示目前的利率水平仍“不足以抑制国家可能的经济过热”。

  鉴于上述宏观因素,我们预期亚太地区富裕人士的财富将于2011年达12.7万亿美元,每年以8.5%的速度增长,增势超越全球增长率的6.8%。

  亚太地区富裕投资者

  由于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在亚太地区较为集中,相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2006年亚太地区富裕人士更偏重于有形资产投资——不动产、现金与现金等价物。该区内各市场对股票的配置比例不一,平均水平为25%——少于全球水平的31%。整体而言,与全球富裕人士相比,亚太地区富裕人士对另类资产(8%)与固定收益投资(15%)的配置较低;考虑到在该区的许多市场这些资产类别仍处于推广阶段,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意外。

  在亚太地区,资产配置方式因市场不同而异。澳大利亚、中国内地及印尼对股票配置的份额比其他市场高,而韩国富裕人士则大量投资于不动产。此外,2006年亚太地区富裕人士的金融资产更为多元化,对全球市场的投资不断增加。

  亚太地区的资产配置行为

  就全球而言,2006年是不动产市场的鼎盛时期——亚太地区亦不例外。我们发现当市场变化较大时或在发展中的市场,投资者会偏好如不动产之类的有形投资。2006年亚太地区直接商业不动产投资总额达940亿美元,比2005年高出42%。日本与中国内地带领地区不动产市场的增长:日本的不动产交易额增加128%,达520亿美元;中国内地交易总额为90亿美元,比2005年高出69%。

  在去年发行的首份《亚太区财富报告》中,我们亦有指出,不动产信托基金(RealEstateInvestmentTrusts,以下简称REITs)在亚洲市场愈来愈受青睐。通常而言,REITs与股票及债券的相关性小,因而对一些投资者而言是有效的分散投资工具。2006年,股市飙升,经济增长强劲,利率创历史新低,投资者追求高收益投资产品;在这些因素支撑下,REITs风靡整个亚太地区成为备受追捧的投资工具。除此之外,亚洲的不动产信托基金市场逐步发展,资产类别不单局限于以写字楼、零售、工业信托为主的传统不动产信托基金,更为多元化的资产类别如酒店、医院及基础建设项目的REITs也不断涌现。

  除了投资于不动产之类的有形资产外,发展中国家的富裕人士同时倾向于投资具流通性、安全性及波动性较低的投资工具。我们还发现亚太地区富裕人士持有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资产类别比例(22%)高于其他区域的富裕人士。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在区域内较为复杂与高级的投资工具及另类投资为数不多;这些投资类别有助于分散风险,但在亚太地区市场仍相对较为鲜有。

  至于股票投资方面,2006年亚太地区富裕人士将投资组合的四分之一配置于股票——少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1%。虽然富裕人士对股票的资产配置份额较小,但由于国际投资者注入资金,区域金融市场整合与跨国投资,资本账户自由化,市场结构性改进等因素推动,亚太地区股市不断发展且规模持续扩大。2006年亚洲股市表现良好,譬如,2006年MSCI太平洋指数(日本除外)上涨了28%。

  目前,另类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发展阶段。但随着市场变得成熟,市场透明度、市场管制、信息披露及风险管理方面得到改善,亚洲富裕人士参与另类投资的机会渐渐增多。

  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政府也开始建立法规与指导方针,为投资者提供充分的信息,协助其了解精密另类投资工具如衍生品及结构性产品的性质与潜在风险。香港在考虑引入商品衍生产品,例如二氧化碳排放期货、石油、金属及农产品期货。

  若要更好地了解亚太地区具体的资产配置模式,就须留意2006年区域内呈现的资产配置差别。

  资产配置模式因市场不同各异

 中国富人区 解谜中国富人

  韩国的富裕人士投资于不动产的比例最大,占其资产的42%,其次为新加坡、印尼及香港。由于去年不动产价格攀升,首尔在世界上最贵城市的排名中跃居第二,仅次于莫斯科。

  2006年亚太地区富裕人士对固定收益的配置仅为15%,低于全球富裕人士配置水平的21%。在该区内,各市场对固定收益的配置比例相当平均。由于亚洲债市相对而言仍不成熟,富裕人士转向西方国家市场进行固定收益投资。因此,亚太地区富裕人士投资的固定收益资产主要是与欧洲利率以及欧元兑美元升值情形挂钩,而与当地利率相关的固定收益的配置则偏低。

  亚太地区投资者走向海外市场

  在整个亚太地区,各市场及私人银行业不断发展,亚洲投资者参与国际市场的渠道逐渐增多。区内各市场的财务顾问亦表示富裕人士在国际市场上的投资更为多元化。

  从2005年至2006年,亚太地区富裕人士投资与区域及当地的份额减少五个百分点,从投资组合的56%降到51%。同时,为了从欧洲强劲的不动产市场及股市获利,亚太地区富裕人士对欧洲资产的配置增加二个百分点,比例达到其资产的14%。其中,他们增加了对欧元债券的投资,以从欧洲利率上升及欧元走强的趋势中获利。

  目前,亚太地区投资者正进军国际市场,同时全球投资者对亚洲市场的兴趣亦与日俱增。这进一步显示投资行为整体而言日益全球化;同时,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的股市与不动产市场蕴含着高回报的投资机会。财务顾问调查显示,全球投资者对亚太地区的投资兴趣将在2008年持续增加。

  亚太地区的财富传承风潮

  在亚太地区,由于许多的第一代财富“创造者”开始达到退休年龄,财富移转至下一代有加速的现象。根据我们的分析,此地区的富裕人士中,有54%超过56岁,而且在未来几年,可能将其私人财富的92%分配给家族成员或后代。由于许多亚太地区富裕人士的财富有很高的比例是来自企业经营权,要移转私人持有资产将是一项复杂的挑战,财富管理公司必须完善或建立一套面面俱到的技能与专业。

  因此,准备进行财富传承对于富裕人士与财务顾问都是一大挑战——在亚太地区尤其更为困难,因为如此巨额财富是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的。此外,亚太地区富裕人士通常与多名财务顾问合作,也使得辨识需传承的财产部分更为困难。

  信托是达成有效财富传承的方法之一。客户在有生之年建立信托后,可以在部分或全部的遗赠上加诸条件。例如,客户可以指定获得继承的年龄以及金额与分配时机,亦可以限制继承人支用继承财产的方式与目的。此外,信托为资产建立了一个持久的法律架构,包括指定受托人,可以是中立的一方,如律师、会计师或机构。在某些情况下,相对于以个人或在公司架构下持有资产,信托可提供税务上的好处。

  许多富裕人士的投资与生活方式牵涉多个司法管辖区,这通常阻碍了有效的世代财富传承的进行。亚太地区有许多富裕人士在海外居住与投资,使得资产以及受益人分散于各地。的确,全球性的生活方式使得富裕人士的财富管理方式更为复杂。

  这样的现象,加上汇率方面的因素,使得富裕人士的财富传承规划更为复杂,同时也促使财富管理公司建立全球化服务的策略。愈来愈多财富管理公司与法律和会计专家进行跨司法管辖区的合作,以提供富裕人士必要的建议,并且协助客户有效建构资产分配事宜。

  最后,富裕人士面对最大的挑战可能是决定受益人是否有能力管理财富、妥善保存遗产。目前市场上有两大趋势来协助富裕人士处理这个议题。第一,我们看到顾问公司与富裕人士客户的子女一同合作,教育他们、让他们做好准备,以便在获得财产后有能力管理父母的财富。这种指导可能是以一对一或以较正式的会议形式进行。其次,顾问公司与企业金融及投资银行专家合作以处理企业资产的移转,确保家族财富的主要来源获得保障。提供关于首次公开发行、私募股权投资或及时撤资方面的建议,对于移转过程有相当大的助益,也为下一代保有一个强健的投资组合。

  未来,由于财富移转牵涉许多复杂因素,我们认为财富管理公司的重心将持续放在如何为富裕人士提供有效且创新的建议与财富移转服务上。

  2008年展望

  展望2008年,受访的财务顾问预期,整个亚太地区的债券市场将更加成熟,因此该区内的富裕人士会将部分现金转为固定收益投资,使投资组合更为多元化且持有相对风险较低的投资类别。另一方面,我们研究表明,由于投资者在不动产市场的投资已获利了结,房地产投资机会亦减少,富裕人士对不动产投资配置可能会降低。

  随着亚洲市场不断发展,财务顾问进一步表示,2008年富裕人士对另类投资的资产配置会增加。如上文提及,有些市场目前正建立管理条例、法规及基础设施,以发展期货、商品及更为专业的衍生性商品市场。随着区域市场变得成熟,且开放较为精密的衍生性投资工具,亚太地区富裕人士将会利用这类工具进一步分散其投资组合。

  同时,随着亚太地区投资者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增多,他们可能会加大海外市场的投资份额。我们预期此趋势将持续至2008年,理由是亚太地区投资者会继续通过在投资组合中进行市场多元化配置,以减小投资风险。

  中国富人的特征

  中国富人“肖像”

  中国富有客户的特征与美国和欧洲富有客户存在显著差异。要了解中国富有客户的特征,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他们的财富来源。中国的大部分财富是在过去二十年快速增长的经济中创造出来的,中国的富人大多数是投资于房地产业、制造业、零售业、信息技术等高增长行业的企业家。这些行业增长迅猛,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和欧洲富有客户的财富一部分是通过家族继承得来的原有财富,一部分是通过创业而发展起来的新财富。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预测,中国近九成的高净值个人是企业家;事实上,其中大部分是第一代创业者,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又十分偏好“机会主义”式的创业行为(参见图4)。

  鉴于中国高净值客户(HighNetWorthInpiduals-HNWI)大多是创业出身,我们观察到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几个重要特征并从几个方面对他们的关键特征进行分析。

  ●“资产分配两极化”。中国典型的财富组合结构与成熟市场截然不同。我们观察发现,中国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组合呈高度两极化。首先,他们持有现金的水平极高。以巨大的现金储备作为财富安全的保障,尽管近几年这一趋势已有所下降。这种典型的财富组合结构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很普遍,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亚洲地区(不包括日本),相当多的财富都集中在当地华人手上,他们可能也抱有相同的观念。其次,中国的富有客户具有高度投机特性,并对风险有很强的承受能力。这可能与他们具有的创业背景有关。中国的富有客户不断追求更高风险的投资,在他们的私人银行业务组合中总是倾向于购入大量高风险的金融市场交易产品(如:外汇衍生品)。

  ●“内心渴望参与”。在BCG出版的《2006年全球财富报告:站在客户的视角》中,我们探讨了三种私人客户投资者:自理型投资者(这类投资者亲自管理他们的资产)、参与型投资者(这类投资者依靠理财机构提供合理的投资建议并积极参与投资决策)以及委托型投资者(这类投资者几乎完全依赖银行和理财机构帮助他们做投资决策)。中国许多高净值客户都是白手起家的第一代企业家,习惯于掌控全局和做决策,因此他们总是希望参与投资过程。他们中间很多人坚信自己有能力得到高回报并享受对投机性投资进行评估和决策的过程。

  ●“向来偏好于直接投资”。许多中国高净值客户向来习惯于投资实物资产。如:房地产、商业或交易类项目,如:投资土地兴建工业园区或零售园区;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高净值客户趁着近期中国股市的大好行情,直接投资股市。这通常被认为,是因为中国富有客户大多是企业家出身。私人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说服高净值客户把财富分散到不同类型的投资领域,采用更为复杂的投资结构或增强基础资产的多样性。

  ●“非常担心个人隐私曝光”。中国高净值客户通常不喜欢透露自己的财富数量,不是害怕被调查财富来源(不论是否存在灰色问题),就是担心会把公众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财富上来。因此,在为自己选择私人银行时,他们非常在意银行确保业务安全性和客户私密性的方式,包括银行如何把客户介绍给他们的客户经理、私人银行的声誉,账户的开户地以及客户如何登陆自己的账户。

  ●“同时与多家私人银行建立业务关系是很常见的做法”。中国高净值客户同时接受多家私人银行的服务是很常见的,不论是境内还是境外业务。通过对客户的访谈,我们观察到,在境内业务方面,高净值客户往往很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并讳言自己的财富规模,他们总是把资产分布在多家不同的银行。境外业务的驱动因素稍有不同。在境外市场,高净值客户总是渴望与多家银行建立关系从而为他们带来各式各样的新投资设想并同时保持多家银行关系,确保他们在参与众多金融市场交易时能够拿到有竞争力的价格。

  ●“私人银行业务初具规模”。在中国,私人银行业务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首先,境内市场一直受到国家法规的严格管制,产品种类也很有限;而与此同时,尽管境外市场一直都是一个机会,但发展尚不健全。其次,在把财富委托给第三方管理时,中国高净值客户还缺乏足够经验。我们在前面提到过,中国的许多高净值投资客户总是倾向于高度参与管理他们的财富,而这恰是市场信任度还有待完善的表现。第三,我们观察到,许多中国高净值客户在要求实现目标回报的同时,也要求确保本金的安全性。

  鉴于上述特征,财富管理机构需要考虑如何调整传统业务模式,为不断壮大的中国富有私营业主客户群提供更好的服务。要做到这一点,财富管理机构需要制定不同的客户顾问方案、服务模式、产品种类、组织机构以及经济模式。

  财富管理市场成为热点

  尽管尚处于新生阶段,但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已经初具规模并将保持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中国是亚洲(不包括日本)最大的理财市场,其家庭金融财富总额约为2.5万亿美元。实际上,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以及台湾地区)目前囊括了亚洲(不包括日本)财富总量的45%左右。

  过去五年,中国财富总量经历了巨幅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3.4%(同期全球平均增长水平非常平稳,为8.6%);根据BCG调查估计,仅去年一年,中国财富总量就实现了31.6%的惊人增长。而实现这一增长的背景是中国家庭的大部分财富位于保守的投资领域(主要是现金),虽然目前保守投资的比例已呈下降趋势。

  目前,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市场条件更加开放,理财市场所有客户群带来的丰厚的资产回报,这些因素都将支持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继续增长。BCG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家庭金融资产总量的增速将保持在每年17.4%左右,预计到2011年管理资产总额可达5.5万亿美元。事实上,到2011年,大中华地区市场的管理资产总额有望达到8.6万亿美元的巨大规模。

  BCG估计,2006年亚洲(不包括日本)百万资产家庭总数刚超过100万户,其中57.3万户(即56%)的高净值家庭分布于大中华地区。因此,在国际私人银行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中国内地和大中华地区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

  在中国,财富是高度集中的。BCG研究显示,在中国,不到1%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总量的67%以上。而在这一富有人群中,中国最富有的0.1%的家庭(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掌控着全中国41.4%左右的财富。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观察到富人变得更加富有。自2001年以来,管理资产额超过500万美元的家庭的财富在全国财富总量中的占比从13.3%增至21.1%。在富豪家庭财富总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富豪家庭的总数也从2001年的区区14000户增至2006年的48000多户。

  事实上在过去五年中,中国百万资产家庭的数量迅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总数达到31万,这使得中国百万资产家庭数量位居全球第五,领先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仅次于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BCG估计,未来五年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到2011年中国百万资产家庭总数有望达到60.9万户。

  (邓俊豪、雷启迪、梁国权、米嘉系波士顿公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专项领导团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355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解谜 《迷画之塔Ⅰ》攻略 迷画之塔3攻略

原文地址:【解谜】《迷画之塔Ⅰ》攻略作者:紫阳花之君第一章:大堂塔外的台阶拾起门上的便签阅读,单击对框外退出窗口。点击台阶上的红丝带可获得帮助。点击台阶上的theSketchofaHandle并安装在门上,点击门进入迷塔。点击石像护卫和

10月5日游戏分享 ——小火车历险记解谜类 ! 小火车历险记

这个世界到底什么样子?小火车也想去外面看看了,但是外面的世界总是坎坷多多,看看我们能不能帮助小火车顺利完成自己的旅行吧!需要声明的是,我分享这些游戏只是因为我的个人兴趣,希望下载它们的朋友不要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否则后果自负!游

解谜《红楼梦》之花袭人论 红楼梦袭人人物分析

我们读《红楼梦》,感觉花袭人对宝玉黛玉生“告状之心”,就是贾政“笞挞”宝玉之前,也就是宝玉和黛玉这一对“知己”在怡红院中的再一次心灵发生碰撞后的“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之时。第三十二回,宝玉被贾政叫着准备去会见贾雨村,宝玉“忙忙

声明:《中国富人区 解谜中国富人》为网友微雨花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