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勇★强红伟
![严君国:公司明年目标是利税过亿](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024697861699.jpeg)
初识严君国,缘于耳闻了他的一段传奇——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盛赞他领导的河南省淅川县电业局,其供电量在全国“创造了一个奇迹”。而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 “那个时候他们叫我严大炮” “那个时候他们叫我严大炮,哈哈哈……” 6年前,严君国提出了“淅川县供电量三年超过巩义”的发展目标。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巩义是郑州卫星城市,头顶“全国百强”桂冠;而淅川地处三省交界,坊间称之为“河南的西藏”,两者经济发展状况判若云泥。 “我感觉,只有通过三、四年的实践,才能让人认为我老严说的这个话是真话,不是假话。”严君国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了当时的决策背景:淅川为“南水北调”渠首,随着“南水北调”和宁西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淅川区域经济必将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而地处三省电网末端、网络匮乏与电压偏低的淅川供电格局若不革新,必将阻滞当地经济发展。 找准淅川供电的“软肋”之后,严君国奋力出击——2001年至2005年,短短四年时间相继实施了江铝110KV输变电工程等大批重点工程项目,使淅川电网形成了南依丹江电厂、东联华中电网、西结西北电网的多源供电的网架结构,这样的特色结构在全国还是第一家。 “我们为此投入资金4.5亿元,是建局以来前28年电网投资总额的5倍,但换来的却是电网的历史性跨跃。”严君国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淅川电网如今已发展成为豫、鄂、陕三省交界区域具备枢纽性质的电力平台。 近年来,国内多次发生“电荒”,许多地方频频拉闸限电,而淅川不仅没有出现“电荒”,反而创造了近三年的供电量平均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的纪录,供电总量多年来为河南省同类企业第一。 “一个人的胆识主要来源于学习和实践” 国家电网公司将淅川的变革称之为“淅川现象”。 “应该说,是‘等待市场’和‘创造市场’的观念变化带来了‘淅川现象’。”严君国归结其破茧之道,“战略上,我们主动出击,将淅川电网打造成了全国唯一一个在县域经济中具有三个主电源支撑的电网,把三省交界处的诸多弱势变成了强势。” “战术上,我们主动摈弃传统的、在家等客户的‘服务’思想,以自己强大的电力资源与精良的技术服务与地方企业、社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以他们的发展带动我们的发展。” 2003年,丹江口水库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特枯年份,淅川购电成本巨增。若提高售电价格,必将抬高当地企业的生产成本。危机时刻,严君国偕同班子成员果断决策,与地方共渡难关,独自承担了新增购电成本损失2000万元,结果赢得了广泛赞誉,引来了更多的客户。 “这种思想胆识主要来自于学习和实践。”严君国感言。近年来,这位电业局长撰写的论文已发表60余篇,他开发的“无压运行交流接触器”已获国家专利……在其个人档案里,有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淅川将有15万移民,部分电力资产也将淹没……而我们的目标是明年供电量达到35亿千瓦,实现利税超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