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人脉即财富:20几岁,痴迷于人脉吧》
人脉管理达人们的管理秘诀大公开2 庆州崔氏家族的故事

共12代传人,横跨从17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足足300年。家族显赫,并凭此成立了"白山商会"提供独立资金,于1950年将全部资金捐出建立了岭南大学的前身"大丘大学"和"青丘大学",自此退出历史的舞台。 这便是朝鲜时代庆州大粮户崔氏家族的概述。其存在的300年间,不仅得到了上层社会的尊重,也得到了平民层的认可。能够维系其浩大家族300年的秘诀便在于将自己放于次要位置,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上。庆州崔氏家族正是值得韩国的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 很久以前就有"富不过三"这样一句话,即富人之家维系三代以上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如果这样的话,将财富传承300年以上简直则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庆州的崔氏家族是怎么做到的呢?还有,在当初那个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对立的时代,连百姓们都对崔氏家族心存敬佩,这更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我们在崔氏家族的家训中可以找到答案。 崔氏家族的家训 崔氏家族代代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有以下6种: 第一, 只参加科举考试,进士以上考试决不参加; 第二, 财产不能积攒到一万石以上; 第三, 款待来客; 第四, 灾荒之时不乘人之危买进别人的农田; 第五, 崔家的媳妇入门后3年内只能穿布衣; 第六, 不准许四方百里之内有被饿死的人。 这6个原则中让人另眼相看的是第二条"财产不能积攒到一万石以上"。 一万石米相当于一万袋儿的米。人们都有贪心的一面,若有一定财富后还会有追求更多财富的欲望。即使下定决心说10亿以上绝对不赚,要真正做到也是很难的。但是,崔家人却做到了。崔家人紧遵"万石财产不可"的原则,若超过一万石的话,便通过减低佃租等方法将多余的财产返还到社会。 第三条也很值得学习,在崔家客人们都会受到盛情款待的。 崔家的佃租收入一年大概会有大米3千石。这其中1千石留作家用,1千石用来招待来客,另外一千石则用来帮助周边生活困难的人。一年以1千石招待客人,按当时的经济标准来看,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除此之外,崔家绝对不会让在家里留宿的客人空手而走。一般会让客人带上一天的粮食和一些路费。 这些事情被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崔家的名声在方圆几十里被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