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自慢》
■后 记 这篇文章得到许多回响,《讲义》杂志的林献章兄来信,要求转载在杂志中,我欣然同意。而且我发觉在现代紧张的社会中,有太多人像蚂蚁的苦命,但缺乏像蝴蝶的豁达与快乐,寻找自己的人生观,对每一个人来说恐怕是最重要的事。 用这篇作为全书的开端,象征着人生一辈子的探索学习历程。 2情义相待,改变一生 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上司、同事、朋友都可能是你的贵人,为什么在关键时候,别人愿意为你伸出援手?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将心比心、有情有义、以诚相待。 当别人感受到你"有情有义"的信息时,他们会视你为自己人,因此有机会会给你,有困难会帮助你,每一个人也都在情义相挺之下,不断在危机中化险为夷;也在情义相挺之下,得到人生最大的机会!

28岁那年,我面临人生重要的抉择,那时我在《工商时报》的广告部门工作,因为兴趣的原因,我决定请调回《工商时报》的编辑部当记者,可是我的直属上司广告部的总经理对我非常赏识,爱护有加,让我始终下不了决心启齿,面临了人生最大的煎熬。 最后我终于下了决心,选了一个工作的空档,我鼓起勇气向总经理表白:"因为兴趣,我想回编辑部当记者,希望总经理成全。"没想到我的总经理极爽快就答应了。他告诉我:"你是天生的记者,迟早不是我们广告部的人,你在广告部工作一年半,我已经很满意了!" 我没想到事情这么容易就办妥,但接下来更大的意外发生了。总经理又问我:"那你和编辑部那边说好了吗?什么时候调回去呢?"我回答:"我完全没有和编辑部谈过,我到广告部来受总经理的照顾,没有您的同意,我不敢去做任何安排。现在您同意我调回,我才要开始和编辑部沟通!" 总经理对于我对他的尊重十分感动,他接着说:"你既然没有安排,那何必回那个新创刊的小报纸(《工商时报》那时创刊不久)呢?我介绍你去发行量一百万份的《中国时报》!" 我仿佛在梦中,就这样我转到了梦寐以求的《中国时报》工作,我的后半段人生也因而彻底转变了。当时《中国时报》号称台湾第一大报,在那儿工作,开启了我的视野,开阔了我的经验,那是我一生的转折点! 我永远记得这个故事,也记得这位总经理,但我更知道,如果我不知感念他的栽培,不尊重他的感觉,径自安排好回《工商时报》工作,那他不会替我安排《中国时报》的工作,我也没机会进当时的台湾第一大报! 人心是肉做的,对别人的好,要心心念念,不能或忘。当时我刚毕业不久,在《工商时报》广告部期间,总经理给了我充分发挥的舞台,在他的赏识下,我全力以赴,做了许多让我一辈子回味无穷的事。但也因为如此,当我想离开时,我担心的是辜负了主管对我的赏识,辜负了他栽培我的苦心,因而痛苦煎熬,难以启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