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自慢》
日文中形容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专长的事叫做"自慢",餐厅中的招牌等,称为"味自慢","自慢"这两个字完全没有骄傲自大的意思,只在形容自己的拿手与在行,是不是比别人更好,其实不知道,但绝对是自己最自信、最有把握的事。 拥有自己最有把握的自慢绝活,是每一个工作者都必须具备的条件。当我在征选新人时,我要用什么人?当然是那个拥有自慢绝活,而这种能力又是公司需要的人!当公司要升迁某一个主管时,要升谁?当然是那个拥有自慢绝活,而那个条件又是未来当主管时会用得着的能力! 我最没把握的人,就是那种"五育并重",所有事都会,但所有事都不精的人。通常这种人影像最模糊,你不会留下任何印象,在组织中可有可无,就好像每一个人都如此,但少一个、多一个也无妨。 不幸的是,大多数的工作者都是这种影像模糊、缺乏自慢绝活的人。这种人是那些只创造20%贡献的80%的人。如何创造、培养自己的自慢绝活,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自慢绝活可以是一种态度:我对公司最忠诚;我工作态度最严谨、最稳当、最可靠、最积极;我可塑性最高、学习力最强;在组织中,我的人缘最好、合作性最佳。任何一种态度都是明显的优点,都可以变成在组织中胜出的关键,前提是特色要够明确,为人人所称道。 自慢绝活也可以是一种技术:财务的专长、营销的专长、企划的专长……也可以是一种能力:计算机、语言、沟通、公关、广告……甚至自慢绝活也可以是一种嗜好:高尔夫、网球、钓鱼、登山、围棋、美食、旅行……技术与能力是工作上明确有用的专长,而嗜好则证明一个人多才多艺而有趣,是个性格鲜明、举止出众、特立独行的人。 有心而长期稳定地培育、学习、追逐,则是培养自慢绝活不可或缺的方法。年轻时的同学、同辈或朋友,几年不见之后,忽然发觉他们都变成某一领域的专家,这就证明了自慢绝活并非天生拥有,而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专长,不断地长期努力学习、追逐而来! 每一个人都应该自我检讨一下:我有超乎常人,让自己自信、自豪,永远可依赖的自慢绝活吗? ■后 记 许多人在组织中,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他们能力不明、影像模糊,对组织的贡献也不足,存在需要靠人缘、靠内部公关,这种人永远是组织中最辛苦的人。每一次变动,随时可以被取代。 我其实胸无大志,只求不要看别人脸色,有自己的尊严,因此只好不断培养一种无可取代的专长,但最后发觉这原来是每一个人真正的价值! 10口水多过茶 每个人都有梦想,也都有理想,但大多数人有想法没方法,不知道怎么执行、怎么下手,因此让计划停在空想,一事无成。 耐克(NIKE)的广告名言"Just do it!"深入人心,对休闲、对运动,或许我们都能"Just do it!"但是在工作上,我们敢这样吗?我们犹豫,美其名曰"害怕";我们讨论,美其名曰"充分沟通"。但就是缺乏行动,没有行动,一切停在原地。我们宁可在行动中犯错修正,而不要成为口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