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自慢》
如果你有以上三项,你就是一个"学习型人才",你会喜欢改变,你会寻找新方法,你会快乐地迎向新挑战。至于学习方法,会在每一次改变与学习中,逐渐加速、逐渐熟练,完全不需要担心。态度决定了你是不是一个"学习型人才",也决定了你的一切! ■后 记 小朋友经常告诉我,能力被榨干了,要暂时停职,回学校充电。面对这种说法,我不完全认同,因为学习是any time, any where,无时无刻不分地点都可学习,回到学校,学习某一种特殊知识技能只是一种选择而已! 一个真正的学习型人才,学习的空间无限大,兴趣也无限大,当然也不受年龄限制,不断自我改变、自我突破,岂只限于学校? 33对专业绝对忠诚 说到工作,只有两种形式:专业与业余,业余的人,七手八脚;专业的人,丝丝入扣,训练有素。在现代社会,要成功存活,追逐专业、拥有专业、谨守专业、对专业忠诚,是不二法门。 跟我工作过的一个小朋友,后来到一家外商公司做事,负责公司的财务,对忠诚的要求极高。有一次他的主管交代他去做一件"从权"的事。事情并不符合公司的内控规范,但严格说来,也未必绝对违法。这个小朋友琢磨了半天,要不要拒绝老板的要求,但最后还是决定照办了,原因是为了不要给老板难堪,而事情本身也是一件小事。以台湾人的观点,给老板方便,也算是好事一桩。 谁知道这是这家外商内部考核的过程,要考验员工是否一切遵照标准作业流程办事,也要考核员工的专业与忠诚。不幸这位小朋友没能通过,在公司里从此被打入冷宫,最后不得不离职。 听完这个故事,我心中无限感慨。相同的剧情,我估计有百分之八十的台湾工作者可能无法通过,原因是台湾人太注重人情,太缺乏法治,不讲究专业,以至于是非不分、事理不明,太多的滥好人,太少的专业尊重。 另一个故事是,有一家家庭式的连锁商店,在过年期间,有人拿了总公司主管名片,到其中一家分店,说是过年期间,情况特殊,要求店长交出现金,由他带回总公司。分店店长不疑有他,竟然就同意让他把现金带走了,结果当然是个骗局。

听起来有点好笑,这样的骗术也能成功,凭一张名片,就能让人交出现金。我不知道多少台湾的公司面对同样的状况,能够全身而退?如果公司内有专业要求,工作者有专业训练,而且对专业忠诚,用专业办事,这个骗术是不会成功的。问题是台湾工作者的专业训练够吗?工作者对专业的忠诚有吗?还是讲人情重于尊重体制、尊重专业。 台湾还是一个人治的社会,虽然在企业经营上,我们已经不断地强调系统,建立制度,建立规范,落实流程控管。但是每个人内心对专业、对制度的尊重是不够的,尤其是面对同事、面对熟人,我们还是尽量给人方便,不在乎这是伤害制度、放弃自己的专业,甚至认为这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