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灵粮仓西北部 看吉林西部盐碱地如何变成米粮仓



    刘江★董燕/吉林报道

  虽然它是美丽的科尔沁草原的右翼,但它远远没有科尔沁草原的风姿。“风吹草低见牛羊”只是它遥远的过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来到此地,它会让你饱含眼泪——只因这里风大,还夹杂着大量的盐碱微尘。

  与东部山区浩瀚的林海、中部平原区殷实的粮仓相比,吉林省西部虽是草原,却已大面积的盐碱化,位列世界三大盐碱地之一。

  这是吉林省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严峻现实,严重时甚至造成了“生态难民”,因为盐碱地的大肆扩展,世代在此生活的居民须为盐碱地“让步”!

  2002年起,吉林省正式联合所有力量“向盐碱地进军”——对西部生态脆弱区实行抢救性保护。过去像伤疤一样的盐碱地,慢慢开始恢复植被,甚至有了碱地生态经济产业链,一批草业龙头企业在西部治碱工程建设中逐渐成长,并形成了一定规模。

  2007年9月,随着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的启动,吉林省西部通过盐碱地的治理将增加耕地27万公顷,年增产大米33亿斤,昔日的盐碱地将成为富饶的粮仓……

  风吹草低成追忆

  2007年12月22日,吉林省大安市。

  站在广阔的土地上,穿着军绿色大衣的宏达公司看门师傅老刘显得有些孤单,一到冬季,偌大的土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

  2006年老刘随着盐碱地治理项目来到这里,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刚到这里的时候,放眼望去,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在盐碱地里种草植树,能行吗?”当时他对这个项目能否有效益表示怀疑。

  现在,他轻轻地抚着一株沙枣树,“还行!去年栽的,今年都长到2米多高了。”

  在这块上百公顷的土地上,远远看去,大地一片泛黄的枯叶能让人想象到夏季曾经的草场繁盛,不过走近了,还是能看到过去盐碱地的踪迹,部分干涸的土地上仍旧凝结着白乎乎的盐碱。沙枣树、羊草在这样的地表上顽强的成活。

  而就在前几年,早年间有着“鱼米之乡”和“骏马之乡”美称的大安市,盐碱地面积达24.76万公顷,占到土地总面积的50.76%。

  “一出门便是大片白得耀眼、几乎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偶尔能看见一两簇黑红色的碱草,在风沙中摇曳。有风的时候,碱面儿随风而起,白色的烟尘铺天盖地,四处弥漫,没有绿草,没有鸟鸣,有的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有人这样描述当年的情景。

  大安市发改局贲成国局长向《中国经济周刊》回忆说:“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加重了大安耕地、草原‘三化’程度,大安市盐碱化以中、重度盐碱地为主。12万亩良田成为废弃耕地,近百万亩草原成为不毛之地,6个自然屯上千人口被迫搬迁。”

  “大安盐碱卤水硝,谁干谁‘粘包’(不好处理,惹麻烦)。”这曾是过去大安干部的心态写真。

  不光大安,在吉林省西部的洮南、长岭等市县,一些村屯的农民背井离乡,沦为生态灾民,盐碱地治理成为一个广泛难题。

  作为世界三大盐碱地之一,吉林省西部是东北地区苏打盐碱化最严重的地区,据资料显示,吉林省西部盐碱地面积96.90万公顷,主要分布于白城市的洮南、洮北、镇赉、通榆、大安,松原市的长岭、乾安、扶余、前郭、宁江,四平市的双辽、梨树,长春市的农安等13个市县。其中轻度盐碱地6.07万公顷,中度盐碱地46.41万公顷,重度盐碱地面积为44.42万公顷。

 剑灵粮仓西北部 看吉林西部盐碱地如何变成米粮仓
  原吉林省生态办主任、现任吉林省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协会会长的贾广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长期以来,吉林省西部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开采,致使草原退化、盐碱化和沙化的‘三化’现象日趋严重,该地区草原‘三化’已成为吉林省西部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给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压力,长期下去,对全省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治理草原‘三化’尤其是盐碱化已成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从长远和战略的角度看,西部盐碱地治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西部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更涉及到我省中部商品粮基地的发展。而且,西部‘三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周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高度重视。”

  向盐碱地进军

  2002年4月17日,贾广和很清晰地记着这一天。

  这一天,吉林省“西部治碱工程”正式启动。

  而在此之前,吉林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各方面专家学者和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在西部盐碱化土地治理的问题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实施西部治碱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技术储备。

  “由于盐碱化加剧导致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加剧了西部的贫困程度,使很大一部分农民群众走入了贫困——脱贫——因灾返贫的恶性循环,西部贫困的根源是生态贫困。”贾广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西部治碱工程的实施,可使西部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不但可以改善西部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可为当地的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由于盐碱地的改造,优化了西部地区资源配置,可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向二、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促进西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从宏观方面说西部治碱工程可以为全省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提供有利的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力。”

  西部治碱工程计划从2002年—2010年,分两个阶段,采取工程、生物、化学、管理等措施,对西部盐碱地进行全面治理。

  吉林省生态办曹立克处长告诉记者,在过去的2002年—2005年为工程第一阶段,共治理盐碱地66.67万公顷,使得盐碱地总体退化趋势得到遏制;轻度盐碱地植被恢复,50%变为优质草原;中度盐碱地植被基本恢复,50%变为可利用草原;重度盐碱地植被有所恢复。这一阶段工程措施主要是结合实际进行围栏;生物措施对轻中度盐碱地补播各种耐盐碱草种,对重度盐碱地采取人工种碱茅、羊草、栽柽柳,以及以稻治碱,以苇治碱等。同时采取化学措施,针对不同地块和植被、土壤类型,采用石膏、石灰石、工业废弃物及生化试剂等进行探索式治理。第二期(2006年—2010年)将治理约30.23万公顷重度盐碱地,将力争使盐碱化面积基本消除,植被恢复。轻度盐碱地在植被恢复的基础上变成优质资源;中度地区恢复植被,80%变成可利用资源;重度地区植被基本恢复,30%变成可利用资源。

  西部治碱工程实施以来,吉林省生态办共投入6800多万元生态省建设专项资金用于西部治碱工程建设,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投资1亿多元,带动全社会投入资金4亿元。因其公益性,政府加大了投入和扶持力度,在投资、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盐碱地生态经济开发企业支持和优惠,为盐碱地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盐碱地华丽变身

  “西部治碱工程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以工程项目建设为中心展开的。初期尽管有企业的参与,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开发行为,而是以国家和政府财政补贴为主要投资来源的一种公益性事业,其主要目的是恢复生态,间接辐射带动发展相关产业。追求的主要目标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没有作为该工程的主要目标,没有进行深度产业化开发。”吉林省生态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随着盐碱地治理工程的深入,吉林省开始拥有一批从事盐碱地生态经济产业开发的企业,并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市场主体。

  吉林省生态办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吉林省华雨草业在大安市姜家甸草原15000公顷的西部治碱工程项目保护性治理初见成效,2005年产饲草7560吨,全部销售完毕并远销到韩国,企业实现净利润20多万元,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而且辐射带动当地农户从事到草业生长加工产业链中,增加了农民收入,并拉动周边运输业的发展,实现相关效益30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统一”。

  企业的积极参与给西部治碱工程建设注入了活力,“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了西部治碱工程的进程。

  随着盐碱地治理的有序展开,2006年,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生态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根据规划,2006年—2010年退化盐碱地植被面积将恢复10万公顷。同时,规划中的盐碱地生态经济产值将达到30亿元。建成草产品加工生产线和特色产品加工生产线,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加工企业10个,盐碱地生态产品20—50个;初步形成耐盐碱顶级植被草业生态经济产业链、高产优质绿色农产品生态经济产业链、安全健康盐碱地功能食品加工产业链等,创建盐碱地生态畜牧业、盐碱地生态渔业、盐碱地生态农业、盐碱地功能食品加工生产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进了洮南府,先喝二两土,早上不够晚上补”,这是当年吉林省西部洮南的民谚。在吉林省西部生活工作了四十多年的洮南市市长许广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西部治碱工程启动以后,洮南市每年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种植100万亩的山杏,白刺等适合当地条件的经济作物来发展碱地经济。现在,西部地区的干旱情况和湿地面积有了很大的改善,盐碱地面积逐年减少,同时风沙、沙尘暴天气也明显减少。”

  大安市发改委一位官员告诉记者,现在大安市盐碱化的草场已得到了历史性的恢复,草场植被得到了恢复,随着盐碱地产业化开发力度的加大,盐碱地的生态效益日益突出。

  盐碱地生态经济成热门

  与当年的满目荒凉相比,如今盐碱地日渐走俏成为了“香饽饽”——吉林省西部正因为广大的盐碱地而面临着诸多商机。

  目前,国际市场上每年牧草产品需求的缺口在1000万吨左右,其中70%的需求集中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之前主要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苜蓿草粉和颗粒饲料,但跨海运输费用昂贵。吉林草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又与日、韩毗邻,与东南亚等地交通便捷,海运通畅。

  “如果抓住商机,振兴草产业,将有巨大的创汇创利空间。”贾广和认为,吉林省目前有出口创汇能力的草业加工企业寥寥无几,即使有出口能力的规模也太小,企业吃不饱。

  但这种状况将很快彻底改变。“大集团、大公司既可参与投资建设草场,改良盐碱地,也可在养殖业、产品的精、深加工及销售上做文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标准,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并通过成片治理,扩大规模,改善生态环境,真正做到经济效益反哺环境效益。”

  吉林省西部有充足的光热资源、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茂密的牧草资源、广阔的盐碱地资源,这些自然条件适宜动物生存和作物生长,为治理盐碱地、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

  “吉林省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已经成为一个热门!”吉林省生态办苏柏山副处长告诉记者,今后的几年内,吉林省将集中治理其余46万公顷盐碱地,同时变废为宝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为实现这一目标,吉林省将投入15亿元,着重发展优质牧草产业化种植、盐碱水特色养殖、碱性功能食品开发、盐碱地功能植物产品开发、盐碱地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等十大重点工程。

  “一些企业大量租赁、购买盐碱地来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以往1公顷在21元—40元之间都没人种的盐碱地,现在找到一个大面积的地块已经很难。”苏柏山副处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吉林省10个贫困县有5个在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盐碱化是西部经济贫困的主要根源。自2002年西部治碱工程启动以来,全省已有50.3万公顷的盐碱地得到了治理,占吉林省盐碱地总面积半数以上。

  盐碱地变身大粮仓

  2007年9月,随着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启动,这一计划投资62亿元,增加耕地405万亩,年增产大米33亿斤的计划在吉林西部镇赉、大安、松原三个项目区实施。

  吉林省省长韩长赋表示:“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一定会实现预期目标,昔日的盐碱地会成为富饶的粮仓。”

  这是吉林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据介绍,吉林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水等自然条件好,但由于当地年降水量少,土地盐碱化、沙化严重,有1100万亩土地未能有效利用,开发潜力大。吉林省委、省政府采取土地开发整理与“引嫩(江)入白(城)”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等工程配套建设同步推进的方式,让荒碱滩变良田,让干旱中低产田变高产稳产田,从而提高吉林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既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土地占补平衡作出重大贡献,又将从根本上改善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涉及白城、松原两个市的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项目分镇赉、大安、松原三个项目区实施,项目区总面积558万亩。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增产优质大米33亿斤,为当地农村增加农业产值33亿元;惠及项目区20多万农民,将使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由1000元左右提高到8000元左右。

  “相信4年以后,西部将会成为‘鱼米之乡’。”吉林省省长韩长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3170.html

更多阅读

剑灵会员怎么开通 方法 剑灵心悦会员怎么开通

剑灵会员怎么开通 方法——简介剑灵会员是中国版专属推出的一款服务,开通剑灵会员可以享受尊享会员标志、专属姓名颜色、运气疗伤仅需18秒、提升50%的活力值存储上限、提升5%的恢复、提升2%的防御这六项服务。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就恨不

剑灵怎么删除角色 剑灵灵族职业

剑灵怎么删除角色——简介玩剑灵老是用一个角色玩的太无聊了,创建了多个角色,新建的角色玩着没有味道又不想要了,删除吧!需要进入游戏才可以删除的,下面我来演示一下剑灵怎么删除角色?剑灵怎么删除角色——方法/步骤剑灵怎么删除角色 1、

猴岛剑灵抢码器使用方法介绍 剑灵角色介绍

  最近有一款剑灵抢码器特别受欢迎,那就是猴岛剑灵抢码器,很多朋友不知道猴岛剑灵抢码器怎么用,接下来这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详细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压缩包中有蓝钻、红钻、黄钻、粉钻的抢码器,大家有啥钻就用哪个吧,打开抢

剑灵怎么看延迟 剑灵怎么看延迟和帧数

剑灵怎么看延迟——简介剑灵怎么看延迟!剑灵怎么看延迟——方法/步骤剑灵怎么看延迟 1、第一步肯定是登录游戏,登录好之后我们打开任务管理器win7可以直接按ctrl+alt+del(小数字点)或者在下方的任务栏空白处右击就可以看到任务管理器

剑灵螺旋迷宫BOSS打法详细攻略 崩坏3螺旋迷宫怎么过

剑灵螺旋迷宫BOSS打法详细攻略——简介副本作为剑灵的一大特色,设计师在这上面也是不遗余力的想让玩家能够体验搞高质量的副本,而不是流水一样的日常副本。所以剑灵里面的副本也是非常讲究的,那么攻略往往能够让你事半功倍哦。剑灵螺

声明:《剑灵粮仓西北部 看吉林西部盐碱地如何变成米粮仓》为网友贪恋剧情小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