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三大政策“救市” 1994年7月30日,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 背景:这次救市是在低迷行情持续一年半之后,市场信心处于极度涣散的状态,管理层突然出台了三大利好,将市场从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市场反应:股指从333点跳空高开1个月后涨到1052点,涨幅为204.13%,成为我国证券史上股指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随后是长达一年多的下跌之旅,最终于1996年1月19日见底512点。

1999年“5·19”行情 1999年5月19日,管理层推出了“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6月14日,证监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复性的;6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 背景:1999年5月9日发生了美军“误炸”我国大使馆事件,上证指数跳空下行逼近千点。 市场反应:历史上有名的“5·19”行情展开,网络概念被市场暴炒,其后两年时间里,上证指数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并于2001年6月14日达到最高点2245.44点,随后便展开了长达4年的熊市之旅。 2002年暂停国有股减持 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股市减持国有股的规定。 背景:2001年开始,在国有股减持的触发之下,股市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不断下坠,管理层万般无奈只能亮出最后的政策底牌。 市场反应:引发“6·24”井喷,但次日即见顶回落,继续漫长的熊途。 2004年“国九条”出炉 2004年2月2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出台。 背景:2003年4月,“非典”流行,行情回落。 市场反应:正处于反弹途中的股指越过2003年高点1650点继续上行,至2004年4月7日见顶。 2005年股改 2005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背景:2004年4月7日大盘见顶1783点,随后一路下跌至2005年6月6日的998点。 市场反应:造就了从998点到6124点这一轮大牛市行情。 2008“4·24”行情 经国务院批准,2008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3‰降至1‰。 背景:从2007年10月股市雪崩式下挫以来,市场如大旱望云霓,盼望印花税下调,相信这一措施将给股市带来极大的提振作用。 市场反应:4月24日沪指狂飙304点逼近3600点,两市个股全线飘红,下跌家数只有2家。但行情究竟能持续多久?我们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