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实体经济影响程度是判断次贷危机是否已经见底的重要标准。而这一点,本身是个不确定性极大的问题。
王艳华
“我希望那些说困难已经结束的人是对的,而我多少有些疑虑。” 2008年4月10日,戴着厚厚眼镜、学者气息依然十分浓厚的美林证券新任CEO约翰·赛因(JohnThain)在北京君悦饭店亮相时,谈到次贷危机,他明确表示对其前景持不乐观的态度。 他新执掌的美林证券是次贷危机的最大受害者。一个星期后,美林证券公司宣布,今年第一季度亏损达到21.4亿美元,折合每股亏损2.19美元。相比较而言,上年同期美林证券实现了21.6亿美元的净利润,合每股收益2.26美元。这一亏一盈,相差就是每股4.45美元,下降幅度不可谓不大。这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林公司连续第三个季度的巨额亏损。跟其他公司一样,亏损之后最简单快捷的止损措施之一就是裁员。在此报告发布的同一天,美林证券发表声明称将计划裁员2900人。标准普尔和惠誉都将其评级降为“负面”。 一般情况下,当一家公司处于亏损境地的时候,公司的高级管理层都会信誓旦旦地看多市场前景以提升投资者的信心。但赛因是一个例外,这位前纽约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认为,一直以来,人们看到的经济放缓是基于收益数据的,但是尚未看到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比如房价的下跌、原油价格的飙升、食品价格的上涨以及失业率的提高等。信贷紧缩的影响将从收益层面转移到实体经济层面。 与此相反,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博士则明确认为,“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全球资本市场的寻底已经成功。”虽然不排除二次探底的风险,他仍然认为,美联储为美国金融风险的消除起到了有效的作用。这位前美联储的经济学家,在最近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表示。 其实,虽然出现巨额亏损,但美林证券的情况并不是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种种迹象都显示,这个华尔街的巨头仍然深陷泥潭。但赛因指出,由于拥有128亿美元的额外流动资金储备,因此美林证券的“资本状况仍然良好。”3个月前,这位华尔街的传奇人物曾经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到花旗就任,要么去美林履新。赛因最后在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很显然,这两家伤痕累累的华尔街明星公司都对他寄予厚望。 君悦饭店的亮相,是赛因就任美林证券CEO后的首次中国之旅。中国之行是他被美林证券寄予“救火”重任中的一次重要的行动。 很显然,在“金砖四国”(巴西、印度、中国、俄罗斯)中,中国市场仍然是这位新CEO特别看重的一块金砖。赛因指出,中国有很多创业型公司正在进入全球市场,美林证券是中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重量级承销商之一,可以帮助这些公司筹集资金或是管理财富。来到北京之后,赛因的日程即被系列会谈排得满满当当,即将开展的这些会谈有可能会为将美林证券拖出泥潭做出不小的贡献。因为赛因虽然没有透露太具体的会谈内容,但是他表示“到目前为止,一些会谈都是富有成效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市场没有风险。在龚方雄看来,目前中国市场的风险应该分级别而论。首先是全球流动性的风险,即次贷危机引发的相关金融危机,其次才是中国面临的通胀问题和经济发展放缓的风险。“市场经济犯的一个错误是把流动性和基本层面的问题混在一起来谈,它们实际上是一个分开的问题。”龚方雄认为次贷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正在从目前的金融行业向实体行业渗透,这个过程正是危机见底,最坏的形势已经结束的标志。从金融层面展开向实体市场渗透的时候,全球流动性危机就基本消除了。如果不能把这流动性问题和基本层面问题分开,甚至把很多流动性的问题转换成一个基本层面的问题,那显然你就抓不到这个市场的底部。香港市场从底部反弹30%左右,这让龚方雄认为,虽然基本层面的问题继续存在,虽然存在很多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但全球流动性的风险已经基本消除。 然而,危机将如何传导到实体经济并对实体经济造成什么程度的影响,本身是个不确定性极大的问题。如雷曼兄弟在最新一期的研究周报中所言,“金融状况通过漫长而多变的滞后作用影响经济,因此过去9个月里状况的恶化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会在经济中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