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因经济而生,也需要由经济而解
文/张鹏
“保护全球气候是一项神圣和崇高的事业,因此必须跨越自私、自利和唯利是图,少一些美丽的词藻,多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2007年12月1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部长级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气候变化工作的副主任解振华这样富有激情地发言。 不到一个月之后,中国政府毅然宣布自今年6月1日起禁止超薄塑料袋的生产,并禁止超市和商店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同时宣布将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为淘汰类产品,禁止在全国生产、销售和使用。 中国政府在环保问题上的言行合一,在全球舆论中带来很好的压力舒缓作用,使得中国在面对最近愈演愈烈的“拿环保说事儿”时,增强了一定的抵抗力。而在环保问题上“态度有问题的”美国却正在成为国际舆论口诛笔伐的反面典型。 美国为什么这样“执迷不悟”?关键在于任何关于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严肃方案都会威胁到美国经济的发展,也威胁到美国式生活的继续。而且美国认为它目前在全球变暖问题上所做的一切并不能带来根本性改变。 按照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观点,美国政府的不合作举动是因为它相信解决环保问题只能通过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来实现。因为从长远角度来看,在新的清洁能源科技上的投入能带来丰厚的回报,而这种回报也是大规模技术创新的支撑力量,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问题。所以归根结底,美国观点也许并没错,其被称作“可耻的固执”实在是因为太过算账的结果。但是反过来想想,西方对中国的环保责任的指责,则有着明显太不算账的味道。 抛开政治层面的博弈不谈,环保是个道德问题,但也是个经济问题。由道德角度决定目标和方向,而由经济角度决定手段和路径,这也许是最合理的选择。美国的问题是太看重迈哪条腿更有效率而导致踌躇不前,而中国在坚定地迈开环保脚步后,思考效率和成本就成了关键。 从产业角度来看,仅仅从道德层面来推进环境保护是不现实的,而在政策上和经济上的强制制度必然会带来巨大的附带伤害成本。其实在中国政府明确的环保方向下,“不惜代价”并不意味着要用最大的代价,目前在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一批把环保从成本变成收益的企业和商业模式,而这些都是在环保大方向下可以有效“降低代价”的机会。这其实应该成为政府、社会和企业界共同支持和推进的关键力量。 让环保变成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正向经济链条,是最终用较低代价解决环保问题的关键。环境问题因经济而生,也需要由经济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