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世界上已有的自由贸易协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能算是最纯粹的自贸协定,但是这次的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却是更全面性的,包括货物、服务等等几乎所有的新中两国贸易项目都囊括其中
●新西兰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如此,我们还有严谨的法律保障体系等等。这里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总体来说你会发现新西兰在各项商务基础设施供应上都是相当不错的 ●我们并不会由政府出台一些法律法规人为地强迫中新贸易平衡,而只是遵循自由市场的原则,让两国贸易的发展顺其自然
□实习记者 陈楠
紧邻国际日期变更线,新西兰作为全世界最早进入新一天的国家之一,在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经贸往来上,也同样做到了快人一步。今年4月7日,中新两国代表在北京签署了“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这也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份自由贸易协定(FTA)。此次FTA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是集之前国际上已有的FTA之大成,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中新两国政府可望在经贸、文化、法律等诸多领域休戚与共的态度。就如何在两国构建的“大国家”中互惠互利,《商务周刊》专访了新西兰驻中国大使包逸之。包逸之此前曾担任新西兰驻纽约联合国总部代表、驻瓦努阿图大使及台湾商工办事处代表。来中国之前,他在惠灵顿任新西兰外交外贸部北亚司司长一职时,曾率新方代表团参加了中新两国贸易经济合作框架谈判。 《商务周刊》:新西兰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友好且密切的经贸往来,两国已在4月初于北京举行了FTA签约仪式,这也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份FTA。根据新西兰发行量最大的《新西兰先驱报》报道,在该FTA实行之后,新西兰的对外贸易将增长2.25亿美元,同时节省关税1.2亿美元。那么您怎么看中新两国的此次合作? 包逸之:这次新中两国签署的FTA意义深远,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份FTA。实际上,从2004年12月开始,当胡锦涛主席与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在智利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峰会)会晤时,两国首脑就为促成此次的FTA协定做出了很多努力。此后又经过了15次卓有成效的谈判,直到2007年12月所有的相关内容才最终被敲定。此次的FTA协议内容共1000多页,今年10月将正式执行。它的意义还远不仅如此,之前世界上已有的FTA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能算是最纯粹的FTA,这次新中两国的FTA却是更全面性的,包括货物、服务等等几乎所有的新中两国贸易项目都囊括其中。 此次的FTA不仅有广阔的涉及领域,还增加了两国贸易的可能性。在此次签署的FTA大框架下,每个行业每年都会以不同比例降低关税,如等差数列一般,最终将关税降至零。因为每种产品的起始关税不同,每年削减的百分比也不同,所以它们最终达到零关税所用的时间也就不尽相同。比如从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奶粉将会在12年之内将关税降为零,这是此次FTA中用时最长的产品。对于由中国出口到新西兰的商品来说,到2016年这些商品就将在新西兰享受到零关税的本地商品待遇。总之,两国的企业都可以在对方的国家享受到当地企业的待遇。可以这样说,这次的FTA也将对未来世界各国之间制定的FTA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商务周刊》:新西兰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发达国家,而且还是第一个与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关系的西方国家,是什么原因让新西兰走在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之前? 包逸之:对任何一个商人来说,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这里拥有惊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成熟的市场等优势,这些优势会使外国企业的对华投资变得容易得多。同时,中国市场现有的产品很多尚处于未成熟阶段,这是中国市场需要加强的地方,而这对于新西兰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商机,比如新西兰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行业,都可以在现在的中国市场上找到发展的机会,同时,中国的旅游、教育等行业也是新西兰的目标市场。 《商务周刊》:说到教育,近几年来中国赴新西兰留学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新西兰成为了很多出国深造人员的首选国家。我们可以把这理解为新西兰对于中国的教育出口吗? 包逸之:是的,新西兰的教育行业可以说是世界水平的。现在,一共有大约2万中国留学生在新西兰就读。在中国,现在也大约有1200名新西兰留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由于新西兰人口数量要远少于中国人口数量,所以两国到对方国家留学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其实是差不多的。这些有留学经验的人员在回到本国之后可以作为两国之间知识、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的桥梁。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留学生到新西兰求学,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在新西兰攻读博士学位的外国学生只需交纳与当地学生相同的学费,而没有其他任何的附加费用。 不仅如此,为了更进一步促成中国青少年对于新西兰的认识和了解,在刚刚签署的FTA里,我们还提出了一个“WorkingHoliday”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我们将向中国青少年提供1000个名额,使他们有机会在新西兰渡过为期1年的假期。在旅途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做兼职的方式挣取自己的旅费。这有些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游学”,用两年的时间通过实践了解新西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商务周刊》:目前,中国的畜牧业发展相对落后,而新西兰的畜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专业化的高水平,在这方面新西兰的畜牧业可以给中国提供哪些参考? 包逸之:新西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土地和丰沛的水资源等,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严谨的相关法律为依托,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也是使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新西兰的畜牧业进入工业化已有130年的历史了,它在新西兰的经济中一直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至今依然如此。新西兰有足够的知识和资本,这些都可以投入到在中国和新西兰的生产中。比如说,一个非常有名的新西兰公司,他们在新西兰做一些产品的设计、营销工作,而将生产环节放到了中国。这就像一种“大国家”的尝试,新西兰有了家,中国也有了家,大家在这个大家庭里互助互利。 《商务周刊》:中国近两年都保持在新西兰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上。2007年中新货物贸易总额为75.5亿新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西兰向中国出口19.6亿新元,同比增长4.3%;从中国进口55.9亿新元,同比增长12.6%。对于这样的贸易逆差,贵国会采取何种平衡贸易的手段? 包逸之:我们并不担心和中国贸易上出现的逆差,因为新西兰是在和整个世界进行经贸往来。我们并不追求对单独国家的贸易平衡,而是在整体上衡量新西兰的贸易。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新西兰的国际贸易赤字并没有我们看到的新中两国贸易这样严重。 事实上,上述数据都是对有形货物的统计数据,而旅游、教育等服务贸易收入并没有算在其中。以教育为例,每年新西兰仅向中国提供的教育服务就有10亿新元的收入。当然,这笔收入并没有平衡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但是就像刚才说的,我们并不会由政府出台一些法律法规人为的强迫新中贸易平衡,而只是遵循自由市场的原则,让两国贸易的发展顺其自然。 《商务周刊》:为了吸引中国投资者,欧洲很多国家都似乎在摩拳擦掌发动一轮又一轮的宣传攻势。相比较其他欧洲国家,新西兰认为自己的优势在哪里?针对来自中国的投资者,会有哪些特别的政策和措施呢? 包逸之:新西兰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如此,我们还有严谨的法律保障体系等等。这里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总体来说你会发现新西兰在各项商务基础设施供应上都是相当不错的。 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我们并没有一些特殊的政策或措施给予优待。不过来自中国的投资者还是可以享受到一些有别于他国的好处,因为我们刚刚签署的FTA双边贸易协定中有很多对于两国互惠互利的条款。 事实上,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来说,还应该注意一些来自政府的“约束”。比如说,一些想在新西兰本地建厂房的企业,要先向新西兰政府买土地,但是,出于整体均衡发展和一些历史原因等考虑,一些土地是不被允许开发利用的。在新西兰确实有一些诸如此类对于外国投资者的限制,但是并不是很多。 《商务周刊》:中国政府最近出台了《劳动合同法》,很多人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使用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也间接地降低了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对此您怎么看? 包逸之:事实上,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很多国家都已经或者正在做的事情,中国政府这样做是有益于经济整体发展的。在如今中国这种劳动环境下,劳动者的权益需要有所保障,而且我认为《劳动合同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是一部有关社会民生的立法。新西兰早在100多年前就采取了类似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法案,而与之相关的内容在刚刚签署的FTA中也有所体现。事实上,中国政府在制定《劳动合同法》的过程中,新西兰政府曾经就本国劳工权益保障方面的经验与中国政府进行过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商务周刊》:2008年1月,新西兰央行行长波兰德表示,全球核心通货膨胀压力将持续。同样,中国也正在经受近十年来最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这次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会对中新双边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 包逸之:通货膨胀是世界性的问题,由此带来的包括贸易上的诸多问题让很多国家都头疼不已,这一轮的全球通货膨胀不会马上停止,对于各国政府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新西兰政府和其他政府一样采取了如提高利率等方法防止通货膨胀,现在新西兰的利率水平为8.25%。这样做虽然对股市是一种伤害,但是对于控制通货膨胀来说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人民币升值的同时,新元对美元的汇率也在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更大,这意味着人民币与新元的比值上升,即新西兰元比人民币升值得更快。这种现状对于新西兰的出口影响非常大。就新中贸易而言,我们要向中国厂商收取更多的人民币来支付数额不变的新西兰元价格。按原价出货的新西兰厂商没有受到影响,但是这对于从新西兰进口的中国厂商来说就是一种损失了。而这就像贸易逆差一样,是两国贸易的一部分。当然,如何克服它也是新西兰政府的职责之一,我们正在为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