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十分敏感时期。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伤亡及经济损失;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这些都在考验宏观调控手段的准确把握程度及应变能力。在当前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经济的走向似乎扑朔迷离。本文作者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及发展动力并未发生变化,经济仍处于良性发展中。需要指出的是,宏观调控手段需在财政、产业、贸易政策等多重协调配合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激励效应的杠杆作用,解决供给效率、要素流动的效率问题,这才是治本之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胡少维
由于美国陷入了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能否短时间内出现反转目前存在比较大的争论,导致大多数机构调低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如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最新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为3.7%。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也出现了忧虑。同时,在美元大幅贬值的背景下,以美元计价的全球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原油期货价格突破130美元大关,矿产资源价格居高不下,粮食价格也大幅上涨。这导致了国内以食品类为主的资源类价格上涨,使得目前的通货膨胀形势非常严峻。由此,中国经济可能出现“滞涨”的声音在社会上开始抬头,不过我们分析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机制性、结构性等矛盾,2008年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比较多,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并未发生变化,无需对中国经济前景过分悲观。 其原因在于,支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因素并未改变:比如,城市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率逐年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尽管工业占GDP的比重已然比较高,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仍处加速期,离完成工业化还有一段距离;改革效应仍会持续,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从历史经验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史看,只要改革能够持续,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其释放的效应是比较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在教育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本,虽然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会“立竿见影”,但却是支撑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不会停止。同时,支撑本轮经济周期持续景气的一些基本变量也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一是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劳动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积极、政治稳定和中产阶层兴起等重要条件依然存在;二是宏观调控措施更为成熟和有效,可及时熨平经济中过热或过冷的苗头;三是渐进性和持续性的经济改革措施,极大释放了长期被压抑的增长潜力,制度红利充分得到挖掘,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保证了效率的发挥;尽管去年房地产政策,房地产经营模式,还有中国的货币政策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房地产持续的发展态势并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有相当潜力而且潜力越来越大的市场;结构差距依然较大,为中国经济发展留出了巨大空间,中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和服务业占GDP比重都与发达国家相差约30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同时这两个30个百分点的差距意味着中国消费和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结构差异突出,发展的内在冲动比较大,中国目前仍是一个发展十分不均衡的国家,城乡和地区差异较大。富裕起来的城镇人口为满足奢侈消费和投机消费而努力,城镇间和农村里那些低收入人口为摆脱贫困奋斗,而当市场的力量已经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生较大作用的情况下,特别是当市场的力量与地方基层政府的力量联合起来时,即使是中央政府的力量,往往也难以抑制来自市场的强劲动力。 另外,从短期需求角度看,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因为在资源环境和土地成本上升而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背景下,将导致投资收益水平有可能下降,企业投资动能会有所减弱。同时,国家强调节能减排、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政策效应会不断释放。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不可能逆转,短期内引致投资冲动的内在机制仍难以根本扭转,因此,即使投资增幅出现下降,也会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从净出口方面看,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外贸摩擦不断加剧、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其对GDP增幅的贡献度将有所降低。而从消费方面看,其本身增长就具有内在稳定性,加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收入预期信心的增强,特别是城市中产阶层的不断壮大,未来几年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考虑到我国丰富的劳动力和劳动生产效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等因素,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可能性极大。当然,短期风险也不容忽视: 一是出口数据的低位徘徊。如今,我国出口占GDP的比重接近40%,贸易依存度(进出口之和与GDP之比)接近70%。这两个数字远远高于美国、日本(被认为是出口导向的)等大国,以及大多数规模较小的经济体。尽管中国可以承受一时的出口萎缩,但更长时间的萎缩则可能是灾难性的,因为出口的长期萎靡必将会拖累消费、投资等其他部门的增长,并会严重阻碍中国的技术进步。 二是通货膨胀压力难以化解。今年一季度CPI达到了8%,4月份当月达到8.5%,数据告诉我们,现在中国经济面对的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从CPI持续上涨的原因看,食品价格上涨依然是首要因素。事实上,自2006年9月开始,世界主要粮食产品价格出现了暴涨,小麦价格上涨了一倍以上,玉米上涨了五成以上,小麦和玉米的价格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高价。到了今年,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也突然暴涨,从2007年底的每吨360美元涨至今年3月的760美元,涨幅超过100%。可以讲,目前整个世界都面临通货膨胀。在资源短缺、供给不足的大背景下,加上国际游资的疯狂炒作,短期内商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难以回头,这将给我国带来很大的压力,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希望稳定物价水平,但在全球化的今天,要想独善其身,难度可想而知。 三是全球经济正在面临周期性调整的风险,会与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共振效应。 特别是,一些长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也有待缓解,比如,收入结构不合理,即政府与企业收入增幅相对较高,居民收入占比较低,有资料显示,过去15年中国的工资上涨是全世界最快的。但本轮经济周期以来,中国税收与企业盈利大幅增长,居民收入增长仍然远低于政府与企业的收入增长。投资、消费结构仍不协调。与各国比较,中国目前的投资率明显偏高,消费率明显偏低。这种支出结构的风险是,一旦国外需求大幅下滑,势必造成大量的产能过剩,企业盈利下降直至面临关闭风险,带来失业增加、经济衰退。2006年以来,支出结构有所改善,但仍不协调。如果中国的生产成本逐渐上升,跨国企业的国际战略改变,中国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就会变得更为脆弱。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中国具有低人力成本优势,但缺少技术创新。中国成为全球加工制造大国,造成了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多。而且,为了使产品保持长期的低成本优势,生产企业削减成本,在环境治理、劳工福利、安全保护、产品质检、知识产权研发等方面投入不足。由于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低附加值的链条,生产利润实际上大部分被国际资本和专利技术拿走,本国居民留下的是劳动力报酬低、消费低和生活环境改善缓慢,整个社会福利损失较为严重。在高投入—低附加值产出—低消费的增长模式下,经济发展将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从而制约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已从1993年的0.407上升到2004年的0.47,接近拉美地区水平,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居民收入分配失衡,不仅影响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而且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对经济发展形成威胁,其风险不容忽视。 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我们认为,应着眼于长期利益和短期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政策措施,并针对新情况,考虑预期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时调整相关政策: 在2008年出口增长出现减缓的情况下,积极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保持今年消费回暖的势头。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推动农村消费升级。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繁荣,发掘和释放消费市场的内在升温动力。 进一步完善投资结构。政府投资把重点落实到环境、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国计民生工程,而不局限于交通道路等基础硬件实施。同时,从税收制度上进行调整,减税让利,给企业以更多的投资自主权,政府从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给予政策上的指导,通过产业政策调整投资结构和方向。 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性,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目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是综合性的问题,单单依靠某种政策手段很难达致目标,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矛盾,需要各项政策形成合力,实施若干不同类型的组合政策,才能达到政策的制定意图和执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