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航空公司排名 民营航空无奇迹



记者/毕爱芳

蒙受压力远超预想,合纵连横应变求存

    两家民营航空公司——“春秋”的第一架飞机于2005年7月起飞,“东星”迟至2006年5月方始首航——均在短期内实现赢利,令外界瞩目。

  总部位于上海的春秋航空公司(下称春秋航空)近日宣布,2006年总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赢利逾2000万元。不久,总部设在武汉的东星航空公司(下称东星航空)亦宣告,2006年销售收入达1.35亿元,净利润630万元。

  “好消息”的另外一面,则是萌芽中的国内民营航空业2006年整体陷入困境。自2005年3月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首航迄今,新成立的民营航空公司已有13家,投入运营近10家。除了在2006年岁末已称赢利的春秋航空和东星航空,多数仍后继乏力;他们各施手段求存,或彼此兼并,或投靠国有航空公司,或遍寻境内外资本投资入股。

  种种迹象表明,在2005年一度高调进入民航市场的民营航空公司,在2006年蒙受的压力远远超乎预想,诸如资金告急、竞争加剧、政策掣肘、高油价、价格战、飞行员匮乏,种种打击扑面而来。业界和投资界更倾向于认为,诞生不足两年的民营航空不可能创造奇迹。

  春秋航空在公告业绩的同时,宣布它将引进境外投资者。

  这家私人企业的大股东以往一直拒绝外资入股,不愿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如今看来,似乎对控制权的执着已让位于迫在眉睫的资本需求,而后者正为全行业所急需。

  这也是中国民营航空业与生俱来的软肋。它将伴随这个雄心勃勃却又势单力薄的新的市场参与主体,走向波谲云诡的一年。

  赢利与亏损

  1月17日,在上海虹桥机场候机楼附近一栋不起眼的楼房里,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磊接受了《财经》记者的采访。

  这幢显得简陋的宾馆的二层,是春秋航空的总部所在地。公司的销售、客服人员都挤在同一个房间里办公,繁忙而嘈杂。

  “我们的办公环境,大航空公司的人看了一定会大吃一惊。”年轻的新闻发言人说。

  降低一切可以降低的成本,正是这家以“廉价航空”著称的航空运营商的生存之道。据春秋航空统计,2006年1月-11月,公司安全、正常执行6007个航班,输送旅客约102万人次,平均客座率95.4%,顾客服务满意率93.2%,总营收4.85亿元,赢利超过2000万元。

  “我们董事长说过一年后要赢利,我们实现了这个目标。”张磊说。

  春秋航空能够在运营首年实现赢利,被同行认为与其背后的春秋旅行社的稳定客源支持密切相关,因此不具备普遍意义。

  国内最大的国有航空集团南方航空公司的一位高层表示,春秋航空的账面赢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这样的业绩能否维持三到五年。他表示,以往的会计方式是将飞机维修费用作提前拨备。三年一中修,五年一大修,这项成本不小。

  “现在会计方式改为‘发生制’,要等到三五年后实际修理时花了多少钱再入账。”这位高层告诉《财经》记者,“因此,是否真正赢利,要看三五年后他们能不能拿出这笔修飞机的钱。”

  在他看来,航空公司的主要支出是飞机费用和燃油成本,这对于国有和民营航空公司都是一样的。低成本经营给民营航空带来的效应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因为在规模上远远无法匹敌占据国内航空市场80%的南航、国航和东航等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民营航空在规模成本控制上还处于劣势。

  张磊向《财经》记者证实,春秋航空和美林、高盛、花旗等都商谈过引资问题,但目前尚未签署任何协议。他强调,春秋希望引进的是财务投资,而非战略投资——后者意味着公司控制权可能落入外资之手。即便如此,如果比较一年多前的相关表态,这家颇具个性的航空公司对引资的态度也悄悄发生了改变。

 

 中国民营航空公司排名 民营航空无奇迹

  2005年10月,61岁的春秋航空老板王正华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新加坡航空公司2004年曾有意购入春秋航空40%的股份,在中方控股的前提下接受公司的日常经营,而他当时说服公司其他股东,拒绝了这一提议,“头两年,总要让我们自己干一干。”

  当年,这位信心十足的民营企业家曾抱定“三、五、八”的计划,即春秋航空的飞机数量在此后三年以三架、五架和八架的速度增长,“自力更生”地稳健发展。但如今规划已有调整,今年春秋航空计划将飞机数量扩充至10架。

  去年10月,中国政府集中向法国空中客车公司采购大批飞机,仅有四架客机的春秋航空一举申购20架空客A320客机,最终获批购买10架。这至少需要募集30亿元资金。春秋航空希望在2008年之前完成这项私募,甚至计划在2009年上市。

  态度转变的背后,是民航业势不可挡的规模化竞争,对堪称最佳业绩民营航空公司的春秋航空是如此,对于大多数陷于困境的民营航空公司而言,更是关乎生死的大问题。

  引资两难

  低成本并不是民营航空公司制胜的法宝,进入这个行业的首要前提是尽可能大的投资规模。

  目前,大多数民营航空公司的注册资本不过1亿元,这已成为其生存竞争的瓶颈。突破瓶颈之道在于融资,但各家公司的私人股东们在创业初期难以筹措更多的资本,而新开张的民营航空也缺乏足够的业绩,并不容易获得银行的间接融资。因此,引进外资成为这个行业最为热门的融资渠道。

  2004年组建的鹰联航空,向来被认为是最具开放姿态的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公司在表面上由广东商人李继宁绝对控股,但知情人透露,李在很大程度上是替新加坡的投资方代持股份,囿于外资投资中国民航业的股权比例限制,外方采取此种方式曲折进入。

  成立之初,鹰联航空多次宣称,多家外资均对其有极大的投资兴趣,而他们也与境外投资者展开了积极的谈判。但直至2006年末,境外战略投资人并未如期前来,而幕后的新加坡投资方也因与中方的重重矛盾,迟迟不予增资。

  另一家最早实现首航的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早在2005年中就吹风要引入外资。

  当年8月,奥凯与大韩航空签订了一份合作意向书,后者携另一韩资机构意向入股奥凯49%。但最终未果。

  奥凯航空董事长刘捷音事后披露,大韩航空当时提出在合资公司董事会中的席位必须与中方等同,并由韩方派人出任公司总裁,而中方对此不能接受。

  “因为都是同行,就有一个谁为标准的问题。”刘捷音向《财经》记者表示,“大韩航空进来,即使它们不控股,这个矛盾也很大。”

  民营航空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屡屡受挫的现实,打破了业界自2005年以来普遍的乐观预想——似乎民营航空注定成为外资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似乎中方必将在引资谈判中占据主导权,似乎这是一个一边倒的卖方市场。

  事实显非如此。美林集团一位董事对《财经》记者说,航空业是不容易赚钱的行业,很难说境外投资者会对其趋之若鹜。“说句笑话,航空公司实际上是在给飞机制造商和银行打工。”

  一方面,飞机非常昂贵,很多航空公司要花很多钱购买飞机;另一方面,大多数公司都要靠银行贷款买飞机,需要支付巨大的资金成本。

  他指出,外资投资中国民航,主要关注这个行业的产业政策,国内航空的基础设施,以及被投资航空公司的发展潜力。“在中国很多大城市,航线资源都已经被国有大航空公司用满了,民营航空公司很难拿到利润相对丰厚的航线。”他说。

  在全球范围来看,整个航空业过去几年都不景气,投资者已经变得非常谨慎。

  目前国内真正成功的引资案例来自深圳航空公司。

  2006年8月,深航与德国汉莎航空合资组建的翡翠国际货运航空公司举行首航;12月,深航又与美国梅萨航空合资成立了一家支线航空公司。这两次合作,都采取了中方占股51%,外方持股49%的方式。在业已投入运营的翡翠国际货运航空公司,日常运营已经全部交由外方打理。

  与2005年后涌现的众多民营航空公司不同,1993年即已成立的深圳航空一直是国有航空公司,总资产超过150亿元,拥有43架飞机的完整机队。直到2005年5月的一场股权拍卖中,深航65%的国有股权才以27亿元的价格落入两家民营公司手中,公司性质随之变更。

  “深航成立13年来,没有一年不赢利,这正是外资看中我们的地方,也使得我们在引资谈判中更有回旋余地。”深圳航空控股股东汇润投资的一位高层告诉《财经》记者。

  这一高起点令所有其他民营航空公司无法比拟。“因为没有历史的积累,中国的民营航空确实还相当薄弱。”奥凯航空总裁刘捷音承认。

  “民航战国时代”

  资本规模严重制约着年轻的民营航空公司的发展,日益剧烈的行业竞争更令这些公司备感度日艰难。“飞行员、机务员,什么都缺。很多大机场时刻饱和,油价也高。”刘捷音说。

  自民营航空进入国内航空市场后,价格战升级已不可避免。春秋航空的票价平均折扣为3.8折。2006年5月,号称“不走廉价路线”的东星航空因其“买机票送旅游”的优惠,遭遇其他十余家航空公司的联合“封杀”。市场抵制的结果,是“禁止机票代理人销售东星机票、禁止与东星签转联程”。

  价格战的战火延续至年底。2006年12月14日,春秋航空济南分部因其“1元机票”涉嫌不当竞争,收到当地物价局的行政处罚通知。几乎同时,总部设于昆明的祥鹏航空也因其开通一折电子客票业务而遭同行“围剿”。

  此外,航线政策已经严重影响到民营航空的利润空间。国家民航总局自2002年施行严格的航线分配政策,仅允许基地设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航空公司经营三地的始发航班。政策持续至今,令总部散布全国各地的民营公司无法进入利润相对丰厚的干线市场。

  “要求飞深圳,被安排到珠海;要求飞北京,却被安排到天津。”一位民营航空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抱怨说。

  继2005年奥凯航空、春秋航空首航之后,2006年又有东星航空、华夏航空等六家航空公司开航,飞行员短缺的问题持续牵动着各家新航空公司的神经。去年6月15日,六名东航青岛分公司的飞行员在东航上海总部绝食抗议,要求辞职;直至11月,其中三名机长才成功“转会”至东星航空。东星航空要向每位机长支付210万元的“转会费”,且承诺此后月薪远高于其在东航的待遇。增长的成本和压低的票价,无疑给民营航空带来了更大的资金压力。

  部分民营航空公司已开始面临生存压力。2006年8月,总部位于重庆的鹰联航空公司被上海一家公司起诉,要求其归还借款本息1482.62万元。随后,鹰联航空的账号被法院冻结。公开数据显示,鹰联航空去年7月-8月累积欠缴民航基金和机场建设费高达3500万元。另有消息称,鹰联航空的航油欠费也已高达数千万元。生存已成问题。

  生存危机已影响公司高管的合作,2006年7月,鹰联航空聘请的外籍总裁因与董事长李继宁发生激烈冲突,被突然解职,在业内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荡。

  在经过一年有余的市场拼斗后,民营航空内部已经出现分化和重整。

  2006年3月,吉祥航空的母公司浙江均瑶集团大举入股奥凯航空的股东——北京奥凯交能投资有限公司,由此在奥凯航空间接持股超过30%。至此,引进外资不成的奥凯航空,已被民营航空的同行所兼并。合并后,奥凯航空和吉祥航空计划对彼此的航线网络进行对接,实现代码共享及更多资源互通,提高彼此的抗风险能力。

  陷入资金困境的鹰联航空,也开始谋求与国资背景的四川航空集团公司合作。2006年11月20日,川航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成为鹰联航空的新股东,占股20%。川航派员进入鹰联航空董事会,参与公司管理。

  同在这个月,还未开航的昆明航空的股权已经发生了变化。两位民营股东的股份已经缩减到60%,四川航空从其手中受让了另外40%的股权。

  “当年美国航权的开放,一夜之间令所有的人都可以做低成本航空公司,但失败率其实很高,可能高达70%-80%。”英国万高航空咨询公司的ChrystalZhang说。

  2006年9月2日,春秋、吉祥、东星、鹰联、奥凯五家航空公司的老总齐聚成都,商量如何“把民营航空坚持做下去”。但由于大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尚未开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206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本土管理咨询公司排名 中国本土广告公司排名

北京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和君创业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和君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华夏基石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汉普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外企太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上海企源科技有

中国各航空公司的标志及其含义 全球航空公司logo大全

1、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凤作为航徽。凤是一只美丽吉祥的神鸟,经此作为航徽,是希望这神圣的生灵及其有关它的美丽的传说给天下带来安宁,带给朋友们吉祥和幸福,带来幸运和欢欣。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志2.中国西北航空公司公司标志:“地球和飞

中国云计算公司排名 云计算是跨国公司“洗脑术”

  他热衷于车联网、智能交通,认同“管车要比管路更加重要”,却认为同是产业热点的云计算是跨国公司的“洗脑术”;他摸爬滚打干了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保持现实主义至上的革命本色,又大胆尝试RFID等新技术的应用。  32年前,20岁的马军

中国民营企业排名 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镜子

  纵观万通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中国民营企业在起步、发展和蜕变、转型不同阶段所遇到的种种机遇、折磨、痛苦、欣慰,都被万通占全了。因此,解剖这个麻雀,对于研究中国民企有着典型意义。  在万通

中国民营物流企业排名 做大做强民营物流

中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尽管目前很多民营企业成为中国物流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如何做强做大,如何真正拥有竞争实力,成为中国民营物流企业发展中的“瓶颈”。民营物流企业在市场占有率和营业额

声明:《中国民营航空公司排名 民营航空无奇迹》为网友我喜欢你没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