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与文字时代 读图时代下的网络媒体



 

 

 

 

 

 

 

文/常凌

   文字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怀疑这一点,想象原始人在还没有文字的时候所经历的痛苦绘画过程,我们能够体会到文字的发明所带来的信息交流速度和质量的提高。从最初的一个图画的时代进入到一个文字的时代,然后现在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又有回归图画时代的趋势,不过这里的这个图画已经在很大意义上不是原始时期我们所指的图画了。

    我们正处于一个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形象为中心的文化转型的时期,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日益被图像和符号所包围,批量生产复制的图像在不断挤占、征服甚或凌越文字,充斥耳目的视觉影像对传统的文字阅读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读图时代来临

  据CNNIC2007年1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宽带上网用户已经超过1亿,达10.4亿,也就是说,我国网民中76%都已经告别“拨号”的窄带时期,那么这么庞大的用户,必然给网络媒体带来景大的商机,文字阅读已经无法满足网民的需求,视觉阅读成为一大趋势。

  我们为什么喜欢图画的交流呢?在这个个性张扬,标新立异的地球村时代,网络的发展造就了我们的最新的交流方式。从最初ICQ带来的新奇感到MSN的霸气,一直到今天我们在用国产的QQ。这个各自圈地的过程也是让我们对QQ类型的即时通讯工具形成依赖的过程。

  这个过程同时也是电子存储技术突飞猛进的过程——从最初的软盘介质到光存储介质,从最初的多少K到多少M再到多少G,我们经历的这个过程是让我们瞠目结舌的。这种技术的飞跃使得图片的存储变得没有技术的障碍。互联网和宽带的普及解决了上网速度的问题时,也给网民带来心得烦恼:网络读图的风尚现在不止是流行,而是快泛滥了。

  对于重要的信息,我们为什么是通过阅读,而不是观看,来获得呢?互联网兴起之初,人们一度有一种错觉,以为大众观看电视图像的习惯,会被上网浏览文字的习惯取代。随着技术条件变化,这个结论的含义需要进一步厘清。事实上,统计数据并没有错。但大众转到网上,是出于需要交互性,而不是排斥图像。个性化交互的Web2.0到来时,恰逢网上视频的带宽瓶颈解决。这要求我们改变窄带时期的文本思维,跟上图像思维的潮流。

  从网络游戏到动漫音乐,从重读老照片到名著文本的精美插图,从央视春晚的视觉盛宴到“超级女声”的集体狂欢……光怪陆离的影视文化和网络艺术形成了对文字阅读的合围和挤压之势,以图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成为当代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和无法规避的符号。

  受众不是在阅读文字,而是观看电视、电影中快速移动的影像,在浏览网络中应接不暇的图片,在注视着这个瞬息万变的图像世界。我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被形象包围的世界,原本狭隘的公共空间变得愈加逼仄。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网络主宰的世界里,读图时代已经到来。

  读图困境

  浏览器的发明,绝对是互联网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我想,当初浏览器的发明者,无论如何都想像不到,这玩意引发了互联网一场怎样的革命。但是浏览器的发明,直接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浏览危机——也可以称之为信息爆炸危机。浏览器最主要的功能,是能简单方便地显示海量的信息。尽管互联网本身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互联网信息爆炸已经提前到来——众所周知,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传播观念,它把图像、声音、文字以及其他传统意义上的各种传媒融合在了一起。

 读图时代与文字时代 读图时代下的网络媒体
  文字信息能促进人的思考,而图象信息更多地让人认可这个现实世界,不利于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和反思。当世界通过视觉机器变成了纯粹表征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世界里,不再有本质和现象、真实与表象之分,表象本身就是真实,并且是一种比真实还要真的“超真实”。

  作为一种直观性、形象性的“感受型”媒介,网络传媒在为受众提供包罗万象的图像信息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阅读和思维方式。由于视觉文化的普泛化、娱乐化和格式化,它于不知不觉中消蚀着受众阅读印刷物的精致和耐心,使受众习惯于浮光掠影的被动选择和机械接受,满足于浅层的表象观察,耽于耳目之娱,而疏于深层思考,形成思维惰性,造成感觉钝化、弱化甚至丧失。

  在电子媒介时代,高度发达的数字技术凭借自身优势打造的图像符号已形成了一种“图像”霸权,图像崇拜成为现代文化的盛景,视觉享受凌越文字阅读成为人们的新宠。读图作为一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由前几年的快乐阅读,正变成一种强迫阅读。打开一个网站,弹出的、闪烁的、漂浮的等等形形色色的图片所压抑,如果是一本杂志拿在手上,因为密实的文字而无法引发阅读兴趣,并一翻而过,觉得无可厚非,但是,当我们面对一家网站,面对的是强迫浏览。而消费文化的平面化和娱乐化、意义的深度消失和纷乱场景的拼贴意识,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心理和阅读方式。

  近年来网络世界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快餐化”、“浅阅读”的特质,“读图”是其中一个备受青睐的宠儿。随着读图概念的深入人心和出版市场的成熟,“读图”的疆域正不断地扩展,一些纯文学、纯学术和思想类的著作也开始加入到“读图”的行列中来了。随着此类“读图”式文学和学术著作种类、数量的增加,一个新的话题开始浮出水面:“读图”有没有界限?或者说,是否不论任何内容都可以“读图”?

  在早先的网络媒体中,大多遵循着这样一条规则,就是图片和文字互为补充,内容具有相关性,必须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体。但随着“读图”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市场空间和效益开始显现,“读图”的概念开始泛化了。加入图片的网页似乎是“好看”了,但图已经不是在和文形成互动,而是对阅读形成了干扰,甚至对文字的意义造成了消解。

  “读图时代”媒体的责任

  不知什么时候起,有人把读图说成了一种阅读时尚,于是有人惊呼:网络和读图时代已经来临,并预言着将指引人生的方向。

  那些极力鼓励读图的人以为,图片在传播中的直接性和具备的视觉冲击力,符合了今天信息社会的要求。而对读图时代别有用心的人则认为,当读图成为一种视觉的消费方式时,人们就不会也不愿意再对图片本身的意义去深究,这不仅在蚕食着图片的意义和蹂躏着真正的摄影与创作,还进一步冠冕堂皇地蚕食着人们的阅读和靠阅读才能得来和进行的思考。

  网络媒体带来的虚拟化正在全面地改变甚至颠覆着我们的行为和心理,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它可能导致“现实倒置”,一切成了模式、形象与符码,“想象界”与“真实界”的距离完全消失,幻象与真实相互混淆,网民面临“真实感的消失”。在追求访问量和吸引力的驱动下,由网络媒体和消费娱乐所主导的行为模式的“符号”之下,“一切变得既是分离的又是毫无差别的,每个人都狂热地追随着大合唱式的时髦模式,世界变得越来越难以把握和理解”。某种程度上会给受众带来令人不快的阅读障碍。

  网络时代诞生的读图难道真的是一种进步?如果不跳出进步主义的法则,就会落入形式逻辑的圈套中,键是怎么来看这种进步,进步并不就只是技术进步,要看技术进步到底为谁造福,技术被谁利用怎样利用了。

  大众传播的时代,传媒的作用即普及化庸俗化的一面是由大众传媒的传者和受者的文化趣味决定的。为此,网络媒体要充分发挥作为把关人的角色,积极发挥自身的传播视觉信息、教育、引导功能,通过对信息有目的的采集、选择和编辑,优化视觉传播。

  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为新闻图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网上图片的传播现状却不尽人意。应注重网上编辑语言的探索,以凸现图片强势,扩大传播效果,但切勿泛滥,努力调整软硬新闻和图片新闻的比例。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人,要提高其趣味性、可信性,在互联网上建立宣传制高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1954.html

更多阅读

互联网消费者行为 互联网时代下的消费者的“变”与“不变”

互联网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正如央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描述的那样,互联网可以与十七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相提并论。此话不假,互联网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真正的基础设施,就像电力和道路一样。互联网不仅仅是用来提高效

新媒体时代危机公关 网络时代下的危机公关

中国13亿人口中有6亿以上互联网用户,且互联网用户处于精英阶层,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更是社会消费群体的主体,所以网络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已居于各大媒体首位。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企业的管理工作,对外的公关宣传,都有明显向网络媒体倾斜的趋

互联网时代品牌塑造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如何铸造品牌?

企业想在某个领域长足发展,品牌建设必不可少,建设品牌除了最初的品牌设计,最主要的就是媒体推广了。如今,看报纸的人少了,因为他们手机上就有手机报或网络新闻;听广播的除了出租车里的师傅们,也很难找到了;人们也不像以前那样粘着看电视了,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 大视频时代下的跨屏传播

     大视频时代  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电视和网络视频行业开始了一次全新的变革。就终端而言,电脑屏向电视屏和手机屏融合,使得电视和手机成为新的网络视频终端。在内容上,三屏共享视频资源,使得电视网的内容与互联网的内容共享于更

构建决策树 构建大数据时代下的决策分析体系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市场变化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这是当今市场特别是消费品市场的重要特征。要获得竞争优势,就要求企业比竞争对手要更快速响应、更深刻洞察市场变化、产业运行、技术更替,因此决策

声明:《读图时代与文字时代 读图时代下的网络媒体》为网友靠谱的小男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