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政策限制了供给增长,使供求关系愈加紧绷。紧缩政策该结束了。
采访=许凤婷 迟冰 撰文=迟冰
在现金流之困中,除去企业自身的问题外,宏观经济因素对此有哪些影响?成本上涨、宏观紧缩的环境是否有利于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通过专访,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中国国情与发展研究所经济学研究员清议从整个宏观背景上,为我们做了解答。 《数字商业时代》(以下简称DT):近期,不少企业被报道由于现金流短缺而面临经营危机。除去企业自身因素外,您觉得宏观经济因素对此现象的影响有多大? 清议(以下简称清):紧缩的政策出现了问题。当财富的40%以上被央行囤积,肯定会陷入资金流动性不足。从根本上讲,这种方法并没改变流动性过剩,是把流通性抽紧,人为操作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高利贷蔓延。紧缩给出口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超过人民币升值。浙江的情况令人触目惊心,把我们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给毁了。央行从紧的政策该结束了。 过去我们盲目相信芝加哥学派的观点,他们讲通胀在何时何地都是一个货币现象,显然背离现实。实际情况是需求明显增长,原来20%的高需求人群,转向80%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增长。人口基数大,增长量也会相当大。 货币政策从从紧过渡到适度从紧甚至稳健,最迟是奥运会以后,否则会出大问题。从紧政策实行了五年,快到头了。 DT:目前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涨、宏观紧缩的经济环境,是否有利于淘汰一批不适应经济发展方向的企业,甚至有利于促进企业间的并购整合? 清:愿望和结果可能是两码事。我们的愿望是能筛选出那些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也就是那些能满足供给需求、环保,并且有一定价格优势的企业。 因为现在总体的情况是供不应求,为了应急,只能让小企业也去运转。比如煤炭紧张了,小煤矿就被允许恢复生产。由于总供给不能满足总需求,所以本来希望淘汰掉的一批小企业,反倒可以开工。 宏观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达到双方平衡。而我们现在的供给增长慢于需求增长。国内的居民储蓄过去几年快速增加,百姓的钱要取出来花了,需求就增长了,目前的供给却跟不上。正确的做法是储蓄和投资必相等,因为今天的储蓄是明天的消费。你要满足明天的消费,就要把今天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以便增加明天的供给,实现明天的供求平衡。 我们的从紧政策、货币的价格干预政策,所有的都在限制增加供给。企业资金紧张,不要说扩大再生产,连维持简单再生产都很困难。这就逼着企业去借高利贷,企业融资成本增加,结果比人民币升值给出口企业造成的压力还要大。 DT:具体对出口制造业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清:由于供给不足,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剧增。这些都加大了出口制造业的压力,比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要大得多。很多企业,尤其是专门面向出口市场的,现在问题很严重。又人民币升值,又资金短缺,只有去借高利贷。 但是要注意,企业还是会硬撑下去。中国人有句土话:“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苦”。中国制造业流行的一句话:“红字接单,黑字出货”,就是按照亏本的价钱把订单接进来,然后靠自己少赚一点儿,少吃一口,把货再交出去。这样的结果就直接降低了GDP,经营者收入减少了,所得税减少了,所以GDP滑坡了。让企业这样去撑是非常有害的,撑到一定程度就是减产、裁员,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