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 对当前宏观调控及货币政策的思考



 文/贺强

 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 对当前宏观调控及货币政策的思考
  自2004年4月以来,为了抑制我国经济过热现象,政府动用了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到目前为止,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也产生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从宏观调控的时间来看,本轮宏观调控时间过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在我国十几年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已经实行了三次宏观调控:

  第一次宏观调控是在1988年。由于抢购风潮,物价上涨,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胀率达到18.1%。因此,管理层提出了治理整顿三年的政策。由于宏观调控较为及时,从紧政策实施不到三年,就将通货膨胀压了下去。

  第二次宏观调控是1993年。由于经济过热,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94年全国的通胀率达到24.1%,于是,政府又一次推出了治理整顿三年的政策。这一次,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整整收紧了三年,才将严重的通货膨胀压了下来,经济过热的局面得到了控制。

  而第三次宏观调控是在2004年4月。由于我国经济再次出现过热的迹象,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促使政府采取了连续收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到目前为止,本轮的宏观调控已经三年半之久,从宏观调控政策的趋势上看,在短期内政策没有松动的迹象。今年10月23日,央行表示要适当加大调控力度。本轮的宏观调控,有可能持续四年以上,可以说这是历史上宏观调控时间最长的一次。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从1988年至今,我国经济运行十九年的时间,而宏观调控的时间就达到十年以上。为何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总要不断地进行宏观调控,如何理解小平同志讲的“发展是硬道理”,对以上的问题非常值得思考。

  从宏观调控的手段来看,本轮宏观调控手段单一。本轮的宏观调控是以货币政策为主:从2003年9月至今,我们已连续1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从7.5%已经提到13.5%,达到历史最高点;从2004年10月至今,我们已七次提高存款利率,八次提高贷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98%已提至3.87%,一年期贷款利率从5.31%提至7.29%。宏观调控的频率越来越高,宏观调控的力度越来越大,但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也是值得思考的。

  从宏观调控的结果来看,本轮宏观调控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2004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对抑制商品价格上涨、防止经济过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想象,如果不加强宏观调控,我国的经济运行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过热现象。及时的宏观调控才保证了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不断加强宏观调控的过程中,生产资料价格、消费品价格、股票价格及房地产价格却不断上涨,宏观经济有从偏快转向过热的危险。国内各类商品价格之所以持续上涨,除了有国内经济持续高增长以及国外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等原因之外,宏观调控本身是否存在需要调整的方面,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轮宏观调控何以不尽如人意?

  总体来讲,本轮的宏观调控虽然及时有效,但是并不完全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量: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而我们的宏观调控都是以调控总量为主。例如,我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的上涨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与其他消费品价格持续下跌并存,是物价结构性上涨,而不是物价普遍性上涨。我们采用调控总量的调控方法调控物价,针对性不强,在调控效果上必然大打折扣。

  二是货币政策调控是间接的,重点在于调控总量。而财政政策调控是直接的,可以调节结构,而我们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调控政策手段单一,主要是依靠货币政策调控,而没有加大财政调控的力度。

  三是汇率政策上的结汇售汇制,导致人民币大量投放,成为加剧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流动性过剩又是引起商品价格与资产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流动性过剩实质是资金过剩,是资金大量积压在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巨额存差就是一个典型的表现。我们不断提高存款利率,促使社会资金不断流入银行。而不断提高贷款利率和提高准备金率,以及央行不断发放定向票据,直接压缩了贷款规模,加剧了资金在金融机构的积压,加剧了流动性过剩。

  四是宏观调控的重点在于调控供给而不是需求,收紧银根,收紧地根,导致越调控,越严控项目,供给越紧,需求越旺,价格越涨。

  特别是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越加强调控,价格越暴涨。道理很简单,收紧货币政策、加息、提准备金率,减少了房地产开发资金,增加了运营成本,造成房地产开发贷款困难。而商业银行却把房贷看成是优质贷款,大量放贷,甚至是贷上加贷。强大的杠杆效应造成巨大的房地产需求。同时,收紧土地政策,导致可供土地减少。而“招拍挂”的实质是使稀缺化、垄断化的土地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来分配,造成土地价格暴涨。

  提高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我们提出下列几项建议:

  ——改变传统的调控总量为主的宏观调控模式,将总量调控为主向结构调控为主过渡。

  ——强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财政政策在调整经济结构中的作用。

  ——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彻底改革结汇售汇制,减少相应的人民币大量投放,缓解流动性过剩和外汇巨额储备的压力。

  ——在调控供给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对需求的管理,将宏观调控的重点由调控供给转向调控市场的供求平衡。

  在房地产调控方面,温总理在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将房地产与十七大强调的民生结合起来,强调要认真落实关系民生的各项政策,全面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努力控制房价过快上涨。要想有效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在需求过旺的情况下,只能适当加大供给。一是为信誉程度较高、实力较强的房地产开发商适当增加房地产开发贷款,适当控制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向房地产开发商贷款比住房抵押贷款周期要短,风险要小;二是从政策上开通房地产开发的多种融资渠道,在房地产基金以及房地产信托等方面的政策需要进行调整;三是适当增加土地供给,探讨集体土地商品化问题,改革“招拍挂”方式,控制土地价格非理性上涨。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1810.html

更多阅读

对高校人才培养中若干关系的思考 高技能人才培养思考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对高校人才培养中若干关系的思考2011-12-22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的人才需求不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同,有共性规律,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当前,随着大众化进程,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很

货币政策的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分析

     一、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有直接的影响。货币政策通常采用存款准备金制度、 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

声明:《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 对当前宏观调控及货币政策的思考》为网友够了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