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生命的奇迹:星巴克拯救了我的生命》
第二章四月--现实的打击 〖〗"假设我们都是完全相同的人, 我们政见相同、信仰相同、道德标准相同, 我们喜欢同样的音乐、艺术、食物和咖啡, 我们看上去那么相似。 听着让人厌烦吗? 差异不应该成为隔离我们的鸿沟。拥抱差异吧。 尊严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人格。"

--比尔·布鲁梅尔,纪录片导演 写于一杯星巴克大杯脱咖啡因卡布奇诺第二章四月--现实的打击00〖〗 坐立不安地过了好几个礼拜,克莉斯多一点消息也没给我。我每时每刻都在有意无意地焦急等待着她的电话。我不断地去78街和莱克星顿街交叉口的那家星巴克,我们相遇的那一家,希望可以看见她,可是她再也没有出现。 我还在为了市场营销而打电话给潜在客户,可我的语音信箱还是空空如也没人回复。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份工作,什么工作都行。我刚遇到克莉斯多的时候,对到星巴克工作还不怎么当真。但这几个礼拜,我一直在等她的电话,却没有一点可以给我带来希望的其他选择,于是我意识到星巴克给了我一个途径--可能是唯一一个途径--来解决我脑瘤手术的费用,来养活我的小儿子和其他的孩子,来维持我自己的生活。我所面对的现实是,我老了,却几乎难以过活,我离开了我的前妻、我们的大房子,积蓄殆尽,而且恐怕连下个月的租金也付不起了。我甚至比几周之前还要沮丧了。只要电话一响起来,我都差不多在祈求是克莉斯多打来的。 我面试的时候出了什么错吗?我不知道。我说错什么了吗?还是我的性别、种族、年龄,使得克莉斯多不想和我一起工作? 我坐在那里期待电话的时候,过去几十年我所做的电视广告掠过我的脑海。我一向毫不犹豫地淘汰掉那些稍欠完美的人。笑容太灿烂、或者不够灿烂的男演员,口音不好的年轻女郎,都会被我撤掉。请人的时候,我会选那些和我相像的人,和我有相似背景的人。现在,日子一天天过去,而克莉斯多却一直没有打电话来,我的心渐渐沉了下去--可能她的做法也和我一样,简而行之,避开那些不是同类的人。 民族多元化是现在的热门词汇。但我认识的人中,很少有真正游离于自己的阶级和背景之外的--特别是在雇用要天天在一起工作的员工时。在美国商界,民族多元化是个抽象的目标,每个人都会说,可是却很少有人能付诸实践。更确切地说,民族多元化仅仅是个要隐晦而言的词,因为政府可能随时都在监听人们的言辞。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克莉斯多非常需要新店员,或者她非常有勇气,来给我一个工作机会。是不是很讽刺呢,我希望克莉斯多可以比我自己来得仁慈宽厚? 我强迫自己不要再去想了。后来,一天早晨我在大中央车站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 "迈克吗?" "是啊。"我带着一丝怀疑。电话那端的声音好像我并不认识。 "我是克莉斯多。" 我谨慎的态度立马就变了。 "噢,你好啊!"我热情地说,"很高兴接到你的电话!" "你还需要一份工作吗……"她踌躇了一下,然后又冷漠地说下去,"在我手下工作?"听上去她很希望我拒绝,然后她好继续她下面的工作了。我猜她有一长串新雇员名单要处理,而里头她觉得最难以共事的那个人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