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度对蛋白质摄入的上升、美国的乙醇生产,拉动粮食需求结构性上涨。新耕地又暂时无以为继,软商品牛市刚刚开始,全球需要新的 “绿色革命”,才能纾缓粮价上升。
作者:陶冬
今晚上床前,请学一个新词——agflation,是agriculture和inflation的组合,意为农业通胀(简称“农胀”)。这是影响你及家人生活的新趋势。笔者认为,全球软商品大牛市刚刚开始,这是一个类似于已经出现的石油、工业商品牛市,也许是一生才遇上一次的大牛市。 软商品是指农产品和肉乳产品,即食品。《经济学人》食品价格指数过去两年飙升75%,为25年来罕见。不过,以扣除通胀的实际价格衡量,大多数软商品价格较1970’s的峰值仍低30%以上。近来的急涨具有价格恢复的性质。 全球粮食已经连续6年供不应求,小麦、大米、玉米、大豆、油籽、肉类的库存,都处于二次大战以来的最低纪录,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价格飙升。有趣的是,这一切并非作物失收所致。来自伦敦国际粮食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谷物总产量达到16.6亿吨,同比增长5.4%,是历史上第二好年景。 最大原因是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居民对蛋白质摄入需求出现较大增长。过去5年,中国肉类和乳类消费增长12%和22%,而全球其他地区的肉类消费仅增1.6%,乳类消费还略有减少。生产一克蛋白质,需要平均需要4克谷物饲料。中、印蛋白质需求的增加,导致谷物消耗大增。工业化同时带来耕地的减少,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流失。 另一大原因是美国制造乙醇。2007年,美国乙醇生产消耗玉米8500万吨,是2000年的5倍多。美国(全球最大玉米生产国)所产玉米中有三分之一用于生物制油。可悲的是,一个人一年食用的玉米,仅够SUV(多用途面包车)加油一次。玉米涨价,带动农民将其他农地转种玉米,其他作物供应减少,价格上升。此外,气候因素对软商品供求可能会有短期影响。 笔者相信,农产品供应紧张在相当一个时期不会真正消除。中国和印度对肉乳的需求势必上升,全球油价难有大回落,美国减轻对海外石油的依赖的国策,不会因布什下台而改变。欧洲还在大幅削减对农产品的补贴,会更多地从区外进口农产品,厄尔尼诺现象仍将持续。更严重的是,全球变暖可能使2020年全球作物产量比目前少六分之一。 此外,软商品应该是国际资金追逐的下一个目标。商品基金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以及传统资金的投入,毫无疑问会推动软商品价格的上升。如今各国央行由收紧银根转为“放水”,许多当年很红的投资产品(如CDO)又已消失,太多资金追逐越来越少的可投资资产。笔者相信,许多农产品投资工具不久会面世,进一步推高农产品价格。 有人认为,硬商品是硬的,消费掉便无法再生;软商品是软的,消费掉第二年还会再有。这种说法在一般情况下成立。如果某国软商品需求有1%的增加,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增加农地来应对。但占人类人口40%的中、印出现饮食结构变化,则世界需要极大的新增农地。 全球还有两块大的处女地——一块在巴西中部,一块在俄罗斯,但那里都没有道路相连,基础建设没有10年不会成型。 由此看来,短期内很难大量增加农产品。食品价格上涨,通胀升温,将是一个全球现象,短期很难根治。与一般通胀不同,“农胀”源于供应和需求结构失调,紧缩货币并非对症之药。同时,如果“农胀”时间持续过长,往往会触发工资上涨,带动物价全面上涨。 通胀名声不好,不过也有益处。“农胀”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全球3/4的贫困人口在农村,“农胀”可能会许多人带来就业的机会,帮助他们脱贫,并刺激农村消费。 软商品价格上涨,其实是一种相对价格的变化。人类历史中,有数千年以农业为主导。随后的工业化带来了远高于农业的生产力提高,农业于是式微,软商品的价格上涨也就远落后于工业品价格。笔者不敢断定,这种趋势是否彻底结束,但至少在今后10年的软商品价格值得看好。 中印食品需求的增加、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势必在国际上造成“挤出现象”。部分在非洲运作的国际组织已经出现经费不足,粮食援助中断的事情。这个问题处理不好,随时可能爆发饥饿,甚至战争。 在需求出现结构性上升,新耕地暂时无以为继的情况下,提高生产力是纾缓粮价上升的重要手段。世界需要新的“绿色革命”,相信转基因产品的应用、推广会加快。 (作者为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师,本文为个人观点,并非任何劝诱或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