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情况 存款保险制度不宜实施



    文/王国刚

  中国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并不紧迫,如果近期实行,其积极效应有限,而负面效应可能更加明显。因此,目前不是出台这一政策的有利时机

  近来,相关决策部门认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已指日可待。这一制度不仅直接关系着数亿储户的利益,而且关系着相关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体系的未来发展。然而,我们认为,该制度尚有一系列条件并未成熟,不宜简单实施。

  存款人缺乏必要的选择机制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情况 存款保险制度不宜实施

  存款保险制度将存款分为被保存款和未保存款两部分。对被保存款来说,存款人的资金基本没有风险,但对未保存款来说,就存在一定风险。由于这种风险不是由存款人本人导致的,因此,一旦发生风险,吸收存款的机构就应承担这部分存款损失。但因吸收存款的机构在经营危机发生时已无力全额兑付,所以,他们在吸收未保存款时,应提供与高风险相对应的高利率条件。但在目前存款利率尚未市场化的条件下,无论是存款人还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缺乏化解风险的能力。

  从存款人角度看,如果对被保存款实行利率下浮(即低于基准利率)的措施,不免造成“成本转嫁”等诸多猜疑,由此引发一些被保存款人的不满意见。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条件下,未保存款的储户资金缺乏足够的选择余地,只能继续以存款方式进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这种具有“强制”色彩的存款,如果完全不考虑信用保障问题,一旦某家商业银行发生经营危机,就可能引发某种程度的社会问题。

  假定被保存款为10万元,对于存款超过10万元的储户来说,会将资金分别存入不同的商业银行谋求保障。这种现象普遍展开,不仅将造成金融机构资源浪费,经营成本上升,而且还将引发储蓄存款“大搬家”,导致相应风险。由于我国目前并无个人支票等金融工具可用,储户需要大额支付,就要分别从各家金融机构提款,不仅费时麻烦,而且有着难以预期的风险。

  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大打折扣

  目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提高至11.5%,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06%,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仅有1.89%,金融机构的政策性负担已相当重。在此背景下,再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存款保险费,在不产生收益的情况下,这部分资金的利息支付和经营成本却毫不降低,金融机构如何补偿这些额外损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继续提高的趋势,在此情况下,不宜再实施存款保险制度。

  从保障机制上看,存款保险制度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有着一定的共性。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意味着目前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不足以防范存款人的挤兑风险,但这一假定是缺乏依据的。另一方面,无论是存款保险制度还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都是用存款人的资金来保障存款人的利益。与此不同,1988年以后,巴塞尔协议要求金融机构的股东,运用他们的股权资产保障存款人利益。这一制度在近年的银行监管中已基本到位。同时,银监会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监管措施,再急于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究竟急在哪里?

  值得一提的是,存款保险制度并非万能,它不仅无力防范和解决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而且在一些大型商业银行集中发生经营危机的时候,它也力不从心。央行启动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其他措施予以救助,仍将不可避免。

  小型存贷款机构左右为难

  目前,除个别尚处于股份制改革或资产调整过程中的商业银行,大部分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已大大改善,这些银行占存贷款金融机构的比重高达9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尚未有出现经营危机的可能。真正的问题在于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这些金融机构而言,实施存款保险制度,面临着两难选择:

  如果按照存款保险制度的要求(差别费率),收取存款保险金,那么,将有相当一部分存款人转存于大中型商业银行。从可用资金和经营成本考虑,小型存贷款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倒闭。这与支持“三农”、建设农村金融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

  如果要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对这些小型金融机构实施特别的优惠政策(如财政资助等),那么,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便被打了折扣,主要商业银行也会以此为由,对存款保险制度提出质疑。

  存款保险监管中的体制摩擦

  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必须确立相应的监管机制,由此,涉及到存款保险机构的定位,监管部门的确定,以及监管机制的选择等事项。这些事项的明确本来是比较简单的,但在我国金融分业体制的行政摩擦中,情况则比较复杂。

  从监管部门的确定看,如果存款保险机构定位为银行业,那它应由银监会监管;如果存款保险机构定位为保险业,则应归口由保监会监管;而它的证券投资行为,在银行间市场由央行监管,在证券交易所市场则由证监会监管。

  在目前政策研讨中,有观点主张将存款保险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归入央行监管。但央行的主要工作是实施货币政策,保障币值稳定,除监管银行间市场外,并不具有直接监管金融机构的功能。如果由央行直接监管存款保险机构,不仅与央行的职能不协调,牵扯其许多精力,而且很可能与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监管部门产生新的摩擦。

  重视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

  一项好的政策需要选择有利时机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如果时机把握不当则可能事与愿违。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并非处于有利时机。且不说我国经济、社会层面存在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就是金融体系内部也存在着诸多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深层次问题。实行存款保险制度,还需要创造一系列条件。

  积极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在实行存款保险制度条件下,未保存款的资金应可投资于除存款之外的其他金融产品,其以债务性产品为主。由此,需要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和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

  发展有利于储户资金调整的支付产品。在实行存款保险制度条件下,随着储户资金分存于不同的金融机构,仅靠信用卡来满足储户资金的调整和支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储户的个人支票等支付产品发展状况。

  着力降低不良资产,建立防范不良资产形成的机制。虽然多数小型存贷款金融机构通过风险管理,已建立了防范不良资产形成的机制,但由体制、政策和人为因素导致的不良资产还时有发生。在这些方面问题没有有效解决的前提下,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实际上面临着严重风险,其运作起来也可能难以达到制度设计的预期目的。

  中国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并不紧迫,如果近期实行,其积极效应有限,而负面效应可能更加明显。因此,近期出台这一政策不是有利时机。

  王国刚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40901.html

更多阅读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细则 养老保险并轨实施细则

甘肃省劳动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甘劳发[1998]30号 1998年2月25日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国务院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2014年推出“没有悬念”

     央行称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市场人士认为:   种种迹象显示,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呼声颇高的存款保险制度今年推出势在必行。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近期召开的2014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央行称“存款保险制度各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值得期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关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时表示,中国要积极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培育发展,还将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中国将要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说法,流行已经十来年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有望年内出台

     专家建议财政部注资,央行、银监会协调监管  种种迹象表明,在利率市场化和民营银行试点推进的大背景下,金融改革深化与金融风险防范框架建设正在同步推进。  9月初,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接受《求是》杂志专访时表示,目前各项

声明:《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情况 存款保险制度不宜实施》为网友薆情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