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兴庭

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在近日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知识产权研讨会”上,信产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主任赵天五认为,“国内的一流企业和三星差距在15年到20年。”随后,有关人士更是抛出惊人观点——中国90%的实用新型专利都应该撤销。 美国众达国际律师事务所高级法律顾问王翔在分析中国公司在海外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纠纷案件后指出,“一家中国企业自称拥有400多项专利,而我们审查发现这些专利中只有4项发明专利,其余的几乎全是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而且多于半数的专利要么无效,要么侵权。” 窥一斑而见全豹。虽然我国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商标的年申请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中国专利申请总量一度突破300万件,但中国还远不是专利强国。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这3种类型的专利虽然在《专利法》上平等受到保护,但在现实中,发明专利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中国的专利泡沫,是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吹”起来的,很难经得起国际竞争的考验。 在《专利法》上,对发明专利要进行特别的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而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新专利只需进行形式审查。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门槛相对较低,可操作性强,是否“创新”,往往“事在人为”。在一次广交会上,就有商家手捧专利证书,投诉其他厂商生产“长得像马的马玩具”是侵权。马、牛、羊、狗等外形本是自然造就,十二生肖也是自古有之,可这竟然被一家企业当作外观设计获取了专利。 这种“垃圾专利”不但没有维护市场秩序,反而妨碍了市场的有效竞争。在美国,垃圾专利的数量也非常惊人。有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企业对目前的专利质量不满意。当下,不断有中国企业在美国被控专利侵权,有些案件就明显属于恶意诉讼。 为保持专利的稳定性、相关性、有用性,维持专利的公信力,美国国会近年出台了《专利质量提高法案》、《专利改革法案》等,对现有的专利审批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面对国内的垃圾专利,是该挤一挤泡沫了。而如何在专利保护和防止滥用专利权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则是对我们的最重要的挑战。 彭兴庭,行业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