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驶得万年船,做生意防骗,陈洪有高招
□本刊记者 顾卓
做生意上当受骗几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曾经有一位成功的网商有一回被“邀请”去中国西部某县城签合同,这位网商去了之后,对方摆出了吃大席的阵势。他一看,知道是遇上了骗吃的,于是席间借口接电话,走出房间,翻墙逃跑。 类似的诈骗行为紧紧盯住了寻找商机的商人们,所以,商人不“交学费”几乎是“不正常”的。 到了电子商务时代,商业骗术又在发生着升级。一方面企业为推广自己而把所有联系方式都公布在互联网上,便于骗子查询;另一方面,骗子又开始利用互联网展开了新型的骗术。随着高智商骗子的加入,有些骗术的“局”已经设得非常巧妙了。 做生意,防得住骗,就相当于不做错事。不做错事,自然就能赚到钱。所以,做生意防骗,已经成了成功商人的第一课。 说起防骗,杭州曼顿食品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洪有很多心得。陈洪算是资深商人了,1994年,陈洪下岗后,就开始了在商海的打拼。多年以来,一直在机械贸易领域开拓,经历了作厂家办事处、与人合伙开办公司和自己开办贸易公司,有着丰富的商业经验。 陈洪又是一位资深网商。最初,他做生意主要靠在行业媒体上投放广告的方式,效果尚可。到1999年前后,他发现投放广告的效果正在下降,同时,投放广告的成本却上升了,他不得不寻找更有效的推广方式。当时的互联网上,并没有像样的电子商务平台,陈洪经常做的事,是利用消息群发类软件,向各种BBS、黄页等群发广告,直到阿里巴巴平台出现。 回忆起为什么停发信息,陈洪解释道:“以前没有像样的电子商务平台,不得已只好群发信息,但群发信息的方式,很多网站不欢迎,并且也会降低企业的层次。而在阿里巴巴发布的信息,在搜索引擎上已经能够被找到了。” 彼时互联网上的内容稀缺,几乎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这给了陈洪很好的机会。加入阿里巴巴之后,陈洪还经历了从免费会员到收费会员的转变。随着阿里巴巴提供的供求信息以及会员发布信息的展示形式都与会员是否是收费挂钩,不付费“混”不下去了。陈洪的互联网免费之旅从此终止。如今,陈洪的生意中,90%来自互联网,65%都是外贸生意。 千万不要上门签约 多年经商,陈洪总结出一条原则:千万不要去客户那里上门签约。“客户在签合同前都要到供货商那里考察的,但凡要求你上门与他签约的,一般都是骗子。”陈洪说,在他多年的贸易生涯中,仅有一次与对方是通过互联网完全谈成了生意,双方的签约也都是在网上完成的,谁都没有去对方的所在地。而一般也只有老客户才可能如此放心地与对方做不见面的生意。 没有使用电子商务之前,陈洪就有过去客户所在地而被骗的经历,“去过好多地方,其中有一回就被骗了500多元饭钱。”陈洪说,待到上了网,因为骗子更加容易获得供应商的信息,因此这类骗子越来越多,“你在网上的推广效果越好,能遇到的客户也越多,但招来的骗子也同样多。”陈洪说,“骗子行骗的惟一方式就是想尽办法把你骗过去签约,其实去的人没有想过,现在做外贸没有这么简单。” 互联网则催生了更高明的骗术出现,高智商的骗子正在加入。就在不久前,一位生产商因为合同纠纷找陈洪咨询,她在阿里巴巴与一家镇江的公司谈某零件的加工生意,该公司是5年的诚信通用户,按理说有着很好的诚信指数,在最初谈判时,对方也显得很专业。为此,她前去镇江与对方谈生意。过去了,对方并没有向她收钱或是讹餐费,却告诉她这个单子很大,他们只是负责考察的中介,可以推荐她去苏州的公司具体谈,如果生意谈成,他们收取一定的回扣作为介绍费,如果没有谈成,就不收费。她接着又去了苏州,果然很顺利地谈成了生意,拿到了不错的价格。对方问她:你是否能做下来这个单子?如果能做,就交15000元的合同保证金。 到这份上,这位生产商乖乖交了钱。等把合同拿回来,她才发现不对了,在合同中写了一条,要求她提供一定数量的,满足100%品质要求的产品,而懂行的人都知道这种零件的特殊性,只要对方愿意,总能在这种产品中挑出毛病来,使之无法达到100%的合格率,这样,合同就无法执行下去,这位生产商不但已经交了15000元的合同保证金,还可能因此受到更大的牵连。而那家苏州公司与镇江的公司实际上是一伙人。镇江公司并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他在阿里巴巴的诚信通会员记录继续保持良好,可以再次行骗。事实上,就在这位生产商被骗的同时,那家苏州公司以同样的手段与另外两家生产商签订了类似的合同。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做生意,尤其是外贸生意,其交易链条往往很长,即使是企业使用的产品,也往往未必是与最终用户直接进行交易,而可能是贸易商来交易。因为交易链过长,因此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007年,陈洪同越南一位客商做生意,对方是一家贸易公司,为越南的一家工厂采购一批机器。生意谈得差不多了,对方提出了一个要求:当货物送到了海防港时再付款。陈洪考虑了一下,货物到海防港之后可能发生的事实在是太多了,于是坚决不同意,而提出要求:对方先付30%预付款,货到上海港外贸仓库后再付60%的货款,剩余的货款,当机器调试完毕后再付。对方见陈洪坚持,也就勉强同意了陈洪的做法,付清了90%的货款。但当机器到达越南后,对方却又不断挑毛病,最后拒付剩余的10%。这样一来,陈洪就损失了18000元。 但事实上,越南那家真正要使用机器的工厂其实并不愿意贸易公司这样做,因为这些机器涉及到保修,陈洪提供的机器有1年的保修期,而合同中写明了,假如对方货款未付清,保修义务就不再履行。在这次交易中,越南方面的贸易公司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进行了欺骗,结果是陈洪和越南的工厂都遭受了损失。不要轻信网上信息 “现在互联网上的来料加工信息全都是骗子的行为。”陈洪说,互联网上有大量的,由行骗方提供原材料,找加工商加工的信息,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往往很容易加工,而支付的加工费又很高,但在交易时,要求加工方支付一定的保证金,或者原材料押金等。而当产品加工出来时,他们就会找各种借口指责产品不达标而拒收。 除此之外,一些行骗者还做起了“旅游”生意,这些行骗者声称自己掌握有国外一些项目的信息,然后组织国内企业前去考察投标。而实际上,这些信息要么是已经公开的,要么不存在。受骗的企业往往乐意向他们支付高额的费用前去考察,结果却什么都得不到。 就连行业网站也出现了诈骗者。陈洪告诉记者,尤其是在北京,这类诈骗者特别集中,他们在互联网上收集那些过期的供求信息,甚至是假造供求信息,要求企业付费成为会员之后才能察看这些信息。而当企业付费之后,查看到的信息要么是过时的,要么就是对方的同伙继续唱双簧,形成新的骗局。国内已经有大量企业误信这些“行业网站”的信息,轻者遭受了数百元损失,重者甚至轻信对方,要求其帮助融资、找大项目,甚至上市等,花费了大量金钱,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其实中小企业做电子商务,最重要的就是防骗。”陈洪说,联想到国内的很多中小企业都害怕做内贸,而因此选择与欧美客户做生意,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往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先有骗术,然后才会有防骗的办法。但是,骗术其实不离其宗。把已有的骗术研究清楚了,新骗术也就能发现得更快、更容易预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