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界逐渐进入由40岁左右的人当家的“四十世代”
作者:牛文文
第五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发布的时刻,编辑部特意对这个榜单折射出的企业界“五年风云”作了回顾。一个最大的变化,其实是年龄。五年前榜单25位入选者,50岁以下的有11人,占44%,今年的榜单,50岁以下的增加到16名,占64%。中国企业界逐渐进入40岁左右的人当家的“四十世代”。 还有另外一个佐证:2007年接近尾声,《中国企业家》全年24期杂志当中做了12个国内企业家封面报道,除何享健、朱敏两人在60岁左右外,其他10位封面人物,全部是40岁上下的“四十世代”:郭广昌(1967)、杨元庆(1964)、谭旭光(1961)、郁亮(1965)、王传福(1967)、段永平(1961)、李宁(1963)、马化腾(1971)。 一个国家最活跃的企业主要掌握在40多岁的企业领袖手中,“四十世代”开始担当企业界中坚,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日企业界最大的不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摆在中国企业界这批“四十世代”面前的,是什么样的使命呢?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面临一些根本性的挑战,这些挑战,也正是“四十世代”在未来5到10年需要面对的历史性使命。 第一,“中国制造”升级版。全球主要经济体对“大批量、低价格、大路货”的传统版“中国制造”,已由欣赏、鼓励转为警惕。贸易保护主义、环保要求、汇率压力,这些“天花板”直接考验着在过去20多年里曾经为中国赢得全球工厂地位的制造企业。“向世界重新证明中国”,找到一种更加与社会和谐、更加与全球经济和谐的新商业模式,是杨元庆、李书福、施正荣、谭旭光这些制造业“四十世代”的历史性重任。 第二,“中国服务”创立者。30年发展积累的“财富效应”,正在深刻改变国内市场的需求结构,从制造大国到消费大国、服务大国、投资大国的转变,可能在未来5-10年里加速实现。基于“穷人经济学”建立起的“脱贫商业哲学”,已经不太适应未来内需升级的要求。马云、郭广昌、陈天桥、陈东升、李宁,这些服务业新领军者,能够在全球打响“中国服务”的品牌吗? 第三,“社会企业家”。从“企业家的企业”到“股东的企业”再到“公众的企业”,是人类商业文明演进的共同线路。西方企业在这条路上走了200多年,可是只有30年历史的中国企业现在不得不急行军通过。一方面是破坏性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一方面是和谐至上的时代大趋势,“四十世代”必须有比前辈们更高超的平衡感,更宽阔的社会视野。柳传志公开和私下都曾为那些认为“成功只是个人成功”的年轻一代企业家担忧,呼吁他们在个人消费和行为方式上考虑公众感觉,让社会的空气再湿润些。 四十世代,准备好了吗?